摘要:新派新闻讯历经近两百年岁月的古楼保存完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景观老树屡见不鲜,一年四季绿意常在、果实不断的果蔬园支撑起产业振兴的梦想。3月22日,记者在潍坊昌乐县朱刘街道小东庄村采访时发现,这里既有让人回味悠长的沧桑感,又有村强民富的新景象,其背后凝聚着一届又一
新派新闻讯 历经近两百年岁月的古楼保存完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景观老树屡见不鲜,一年四季绿意常在、果实不断的果蔬园支撑起产业振兴的梦想。3月22日,记者在潍坊昌乐县朱刘街道小东庄村采访时发现,这里既有让人回味悠长的沧桑感,又有村强民富的新景象,其背后凝聚着一届又一届基层党组织的担当作为。
小东庄村保存完好的古楼
南北大街转角处,一座青砖小楼在红瓦民居中静立,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斑驳的砖墙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这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物,如今成为村民和外地游客经常打卡的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龙介绍,早些年村里有几座这样的古楼和寺庙,后来大多损毁或拆除,但在权属所有人和村集体共同努力下,这座古楼基本保持了原貌。他们还把原先放在院子里的老农具、老家具等搬进古楼,妥善保管,下一步争取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对古楼进行提升改造,使其成为村里的一个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古楼斜对面,是小东庄村“两委”近60年历史的办公楼,相对于村里的民房,称得上古朴了。据朱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范建伟介绍,小东庄村是有名的典型村,历届党支部都力争上游,像年岁如此长且保存完好的村级办公场所,全街道各村庄中仅有几处。
漫步在大街小巷,除了道路通畅、村容整洁外,这里的绿化品位也让记者印象深刻。老楸树、老梧桐不时映入眼帘,与村“两委”办公楼差不多年岁的龙爪槐、红玉兰、白玉兰等树木风姿各异。玉兰树正值花期,尽情怒放,更是为村庄增色不少。“我们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与老树名木多和绿化率高有很大关系。”刘金龙自豪地说。
大棚草莓正值销售旺季。
春天是播种的时节,而在位于小东庄村东和村北的“东庄樱园”内,已到处是丰收在望和收获满满的场景。大棚西瓜和樱桃即将上市,大棚草莓销售正旺,大田里的土地已整好,只待栽植姜苗,播种新的希望。庄园主人刘金斌是一位“新农人”,他告诉记者,自己10年前响应村集体和街道号召,大规模租赁土地发展特色果品,原先光种樱桃,后来加上了草莓、大姜、韭菜,以及桃、梨等露天果品,并自行繁育草莓苗、樱桃苗,产业越做越旺,如今从3个棚扩建到20多个大棚,一年四季绿意常在,果实累累。“樱园不是以前的樱园了,既有精品水果又有高端蔬菜,大伙儿都改叫‘东庄果蔬园’了。”刘金斌笑着说。
刘金斌在大棚里查看西瓜长势。
果蔬园的诞生,彰显着基层党组织摒弃“靠山吃山”思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治村理念。村党支部书记刘金龙对往事记忆犹新:“当年是‘资源立村’,靠开山采石发家致富,‘一天四两土,今天不够明天补’付出了沉重代价。后来我们在街道支持下,允许土地流转,培育种植业、养殖业,不仅增加了生态成色,还促进了村强民富。”
“起初有的群众不认可,我们村干部就逐家逐户做工作,最后达到了100%同意,这几年的收成让他们更加心服口服了!”村干部刘义升说。
新派融媒体记者:孙希明/文图
来源:新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