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举行第70届开学礼,约1,300名学生出席,标志2025-26学年的开始,亦代表一众新生在浸大展开探索知识和个人成长的蜕变之旅。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劝勉新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贡献。
浸大举行第70届开学礼,标志一众新生在浸大展开探索知识和个人成长的蜕变之旅。典礼由浸大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黄英豪博士主礼。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举行第70届开学礼,约1,300名学生出席,标志2025-26学年的开始,亦代表一众新生在浸大展开探索知识和个人成长的蜕变之旅。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劝勉新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贡献。
今年入读浸大的新生是一个多元、汇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反映大学不断致力营造一个国际化和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以培育面向国际、具备跨文化视野的未来人才。除了本地学生,新生来自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内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美洲、欧洲以至全球其他地方。
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在开学礼上,劝勉新生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贡献。
开学礼由浸大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黄英豪博士主礼。新生在活动上了解浸大的教与学,并获取其他有助他们迎接丰盛校园生活的重要资讯。
浸大校长卫炳江教授致辞时指出,学生所拥有的才华、能力和观点在浸大将得到重视和接纳。“浸大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致力于全人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教学和研究。我们积极连结人文与科学、艺术与科技,以推动合作、启发洞见,以及跨界别的创新。”
卫教授表示,从本学年开始,每位浸大学生将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我们视人工智能为人类智慧的伙伴而非替代品。我们经过精心设计,将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之中,让各位同学能熟练地运用人工智能,并具备能有意义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智慧。”
浸大校董会暨咨议会主席黄英豪博士(前排中)、校长卫炳江教授(前排左四)及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博士(前排右四)欢迎新生。
他续道,浸大扎根香港,珠海校园亦位处大湾区核心地带,网络和足印远超疆界。大学与逾380间伙伴院校的交流计划,让学生有机会深度理解不同文化,培养具备环球视野的思维,为成为全球公民和未来领袖作准备。他表示:
申请入读本科课程的非本地生人数录得双位数增长,足证我们日益国际化,突显浸大作为亚洲跨文化学习首选学府的地位。
第 70 届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全文
踏上跨学科之旅
各位同学、同事: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热切欢迎各位出席香港浸会大学(浸大)第 70 届开学典礼。今天不仅是新学年的开始,也标志着你们迈步踏上探索知识和个人成长的蜕变之旅。在这段新旅程中,你们将遇上各种考验极限的挑战,拓展视野的经历,以及帮助你们在现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机会。
作为浸大的新成员,你们加入了区内最具活力、生机勃勃的学府之一。你将成为这个多元并且朝气洋溢的社群的一分子。这个社群包括浸大香港校园超过7,000名本科生、近5,000名研究生和逾1,100名教学人员,以及珠海校园(即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超过8,700名本科生、逾1,200名研究生和近600名教学人员。在浸大,你所拥有的才华、能力和观点将得到重视和接纳。我们将一起实践共同愿景: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的福祉作出贡献。
浸大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致力于全人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教学和研究。我们视大学为一个让思想交汇升华的活跃生态系统,而非单纯把不同学科集合在一起的地方。我们积极连结人文与科学、艺术与科技,以推动合作、启发洞见,以及跨界别的创新。在这里学习,你们学到的不仅是个别学科的专有知识,还有应对环球挑战所需的技能和兼容并蓄的思维。
浸大跨学科教育模式的有力例子之一,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确保所有学生都接触到新兴科技。从本学年开始,每位浸大学生将具备基本的人工智能素养。为什么?因为人工智能不再局限于专注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和专家,它已成为一股变革的力量,重塑着医疗以至金融、创意艺术以至体育运动等不同行业。就如读写能力一样,应用人工智能现在已经成为提升学习、释放生产力的基本技能。在浸大,我们视人工智能为人类智慧的伙伴而非替代品。在合乎伦理准则的论证和批判思维的引导下,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正因如此,我们经过精心设计,将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之中,让各位同学能熟练地运用人工智能,并具备能有意义地应用人工智能的智慧。
当然,人工智能只是我们跨学科模式的其中一个面向。浸大的愿景并不局限于科技领域。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建立全球网络、深入认识现实世界的机会。我们扎根香港,珠海校园亦位处大湾区核心地带,但我们的网络和足印远超疆界。大学与逾380间伙伴院校的交流计划,让你们有机会深度理解不同文化,培养具备环球视野的思维,为成为全球公民和未来领袖作准备。我鼓励你们充分利用大学与合作伙伴缔结的环球网络,积极参与交流计划,探索不同国度的文化和新视角,学习宝贵的技能,并与世界各地的同侪建立长久的连系。作为世界与本地的纽带,浸大既是通往亚洲的门户,也是迈向国际舞台的跳板。同时,申请入读本科课程的非本地生人数录得双位数增长,足证我们日益国际化,突显浸大作为亚洲跨文化学习首选学府的地位。
赛马会创意校园于今年初正式启用。这是一个令我们引以为傲的重点发展项目,彻底改变了校园生活的概念。“CARE 舍堂村”是该校园的核心部份,“CARE”代表“住宿教育创意空间”(Creative Arena for Residential Education),体现了我们融合生活空间与学习环境的愿景,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互动交流,共同生活、学习和创造。这个展现了浸大不凡抱负的校园,将于本学年开始全面投入使用,希望大家一起亲身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本学年对浸大别具意义,因为我们将于2026年庆祝建校70周年。这是浸大一个重要里程,彰显我们70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我们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向所有成就浸大辉煌的人士致敬,包括教研人员、职员、历代校友、不同持份者,以及同样重要的你们——也就是学生。你们将成为浸大的承传者,把我们的价值一直延续。你们每一位透过学习、研究和服务,将塑造和彰显浸大的精神。让我们以兴奋的心情,期待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
你们在浸大所接受的教育,不仅为你带来一纸学历,还能助你塑造自我、寻找人生目标,并引领你迎接更多可能。请大家走出舒适区,参与你感兴趣的活动,结识能够助你拓展视野的同学,向教授寻求指导,并积极与社区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你或会对自己的成长和意想不到的成就感到惊讶。这些进步和成就,不仅能帮助你在职涯取得成功,还为你做好准备,日后为社会、国家和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最重要的是,当你们在数年后穿上毕业袍时,我深信你们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不同面向均获得全方位发展,具备创意思维、慎思明辨、善于沟通,成为有诚信与远见的领袖。
我再次诚挚欢迎各位加入浸大。祝愿你们在浸大的日子充满欢乐、启迪、难忘的回忆,以及丰盛的成长。很高兴你们加入浸大社群,期待与你们在校园见面!
谢谢各位!
来源:微言校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