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我们如果想学习了解墨菲定律,或者买书,或者网上搜索,但往往是一大堆的繁冗的内容,很久才能触及到核心的知识,费事不说,最后未必能抓得住关键的东西。
还是那句话:deepseek就是一把刀,只有你决定它是切菜还是去砍人!
在不断使用deepseek的时候,越来越爱这个家伙了,无限的可能性,到处都是惊奇的元素。
过去,我们如果想学习了解墨菲定律,或者买书,或者网上搜索,但往往是一大堆的繁冗的内容,很久才能触及到核心的知识,费事不说,最后未必能抓得住关键的东西。
截止目前,我对墨菲定律的理解,仍然局限在“只要错误有存在的概率,那么错误就一定会发生的”。当我和deepseek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后,才更深地理解了墨菲定律和deepseek,“只要错误有存在的概率,那么错误就会发生”,这只是一个前摄的条件,而防微杜渐,对错误导致的结果进行止损,这才是墨菲定律想要得到的结果。
炒股其实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当你在这个行业里呆的久了,你甚至对赚钱这样愉悦的事情,都不会感到兴奋的。
你也许会期待更大的盈利,来刺激你的成就感。于是,你就会像我一样,对那些在股市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产生兴趣,或者因此而崇拜他们的。
于是我让deepseek搞了一个全球前十的股票交易大师的排名榜,以飨读者,同时也快慰一下那些走在孤独的交易道路的孤独的灵魂。
我们轻松点,毕竟这不是一个官方的东西,甚至就是一次茶余饭后的消遣,只是为了我们自己思想中的好奇。
在这张小纸条里,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影子,有段永平、徐翔、赵老哥、林园、张磊,这确实值得庆幸的。我们其实还是比较自私的,比如某一个全球排行榜,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是代表实力的,如果没有我们中国,我们一定会有失落感的。就是这个股票交易大师的排名榜,我们依然寄托了希望,可是在最后,这些人却被deepseek淘汰了。
机器就是机器,没有人的感情!
以下是全球公认的十大炒股大师及其核心成就与投资理念的总结(排名不分先后,按影响力及历史地位综合排序):
1.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 称号:股神、奥马哈先知
- 成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60年投资生涯中年化回报率19.9%,远超标普500指数。通过价值投资法,长期持有可口可乐、苹果等优质公司股票,个人财富超千亿美元。
- 理念:强调“护城河”与企业内在价值,主张长期持有、避免亏损。
2.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
- 称号:金融大鳄
- 成就:量子基金创始人,1992年做空英镑获利20亿美元,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获利超百亿美元。2023年以86亿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富豪榜。
- 理念:反身性理论,利用市场失衡进行宏观对冲。
3. 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
- 称号:华尔街投机之王
- 成就:1907年做空美股获利百万美元,1929年大萧条前再次精准做空获利1亿美元。其著作《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被视为技术分析经典。
- 理念:趋势交易与情绪管理,强调“市场永远是对的”。
这三个人,巴菲特、索罗斯、利弗莫尔排在前十是毋庸置疑的,他们一则有骄人的战绩,另外就是他们有被人不断模仿复制交易理念和技术。
4.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 称号:成长股投资大师
- 成就: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化收益率29%。主张“投资你了解的公司”。
理念:结合基本面分析与灵活调仓,注重企业成长性。
彼得-林奇排在第四,而下面这一位是日本人是川银藏,我好像很陌生了。
5. 是川银藏(日本)
- 称号:最后的投机家
- 成就:日本股神,借70日元本金赚取百倍利润,成功预测铜矿股与地产泡沫拐点,晚年仍保持高胜率。
- 理念:高抛低吸,精准判断市场周期与供需关系。
分别排在第六至十位的是:
6. 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
7. 威廉·江恩(William Gann)
8. 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 9. 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10.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Andre Kostolany)
这是deepseek通过网络的信息整理出来的,应该是比较公允的事实。
其他重要人物
-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量子基金联合创始人,擅长大宗商品与全球宏观趋势。
- 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英国最成功基金经理,管理基金20年年化回报率20%。
- 徐翔(中国):A股“总舵主”,从3万元起家至百亿身家,以短线操盘著称。
我把这一部分也加入进来,就是源于我那可悲的虚荣心,谁都明白为什么,看破就不要说破了
这些大师虽风格迥异(价值投资、技术分析、宏观对冲等),但均以长期稳定收益与深刻市场洞察力著称。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严格的风险管理、独立思考能力与对市场周期的精准把握。
说到严格的风险管理,就不能不涉及到两个比较有名的定律,一个是墨菲定律,另外一个就是鳄鱼法则,墨菲定律来自爱德华.墨菲,而鳄鱼法则来自维克托·斯波朗迪。虽然两个规则都是基于止损建立的,但我觉得墨菲定律更高级一些。墨菲定律是基于错误的必然存在,而鳄鱼法则更偏向于在错误中挣扎,一个是先知先觉的,一个后知后觉的。
而那些排名前十的股票交易大师,所有的风险管理都是建立于墨菲定律之上的,防微杜渐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上乘的交易规则的发现者,却不能入选交易大师的排名榜,为什么?
有两个叫墨菲的人,都比较有名,一个是爱德华.墨菲,另外一个约翰.墨菲。
在股票交易中,墨菲定律非常有名,而约翰.墨菲也是非常有名,他写一本书叫《期货市场技术分析》,提出了交易技术的十大法则。所以,人们往往会混淆了墨菲定律的发现者,认为墨菲定律必定来自约翰.墨菲。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墨菲定律的发现者是爱德华.墨菲,他是一名美国空军工程师,从未从事过股票的交易。
所以,爱德华.墨菲没有被排入全球前十的股票交易大师,也就不奇怪了。
而墨菲定律也不是针对股市交易发现的,而是来源于工程机器制造中的错误的机制,股市只是其一个延伸的领域。
简单说了这些以后,我们就和deepseek一起探讨一下墨菲定律的核心是什么?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是20世纪中叶提出的著名心理学与工程学原理,核心可概括为 “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那么它最终一定会出错”。
这一法则虽非严格的科学定理,却在技术、管理、投资及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引用,用以警示风险、预防意外。
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美国空军工程师 ,1949年在火箭加速实验中因传感器安装错误导致数据异常,总结出“如果存在多种出错方式,人们一定会选择最糟糕的那种”。
它的经典表述是: “凡可能出错之事,必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最坏的情况往往在准备不足时发生”。
核心观点:
风险放大效应: 复杂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微小错误可能叠加成灾难性后果(如航天器发射失败常由多个小故障引发)。
时间与概率的悖论: 即使小概率事件,只要时间足够长或尝试次数足够多,几乎必然发生(例如长期投资中“黑天鹅”事件)。
人类行为偏差: 人们倾向于低估风险,忽视“最坏情况”,导致问题发生时措手不及。
这就是墨菲定律的初始的诠释,但是应用于股市后,它就已经变成警示风险的一个重要的原理。因为股市的价格往往是多方向的,比如上涨、下跌、或者震荡,当你选择一个方向继续交易的时候,而其他的方向仍然有存在的可能性概率,这是谁也不能回避的事实。
所以交易中出错就是必然发生的,而且时间周期越长,错误发生概率就会越大。
而止损的原则就是基于墨菲定律而形成的,墨菲定律解释错误的必然性,而止损就是对错误的纠错。
墨菲定律的本质是 风险管理的哲学工具,提醒人们以系统性思维预见问题,通过科学方法降低失败概率。正如投资大师索罗斯所言:“重要的不是正确预测未来,而是知道如何应对错误。”
在使用deepseek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完全因为deepseek的无限可能性。他就像一个神奇的智能机器一样,只要你给他提供了信息的素材,然后给出一个指令,deepseek就会自觉去完成的。比如今天全球股市前十位的交易大师,或者对于墨菲定律的深刻理解,都是基于deepseek完成的。
其效率也是非常显著的。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来源:行走吧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