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解除社区矫正的万某专程返回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司法所,将一面印有“秉公办事 执法如山”的锦旗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这份迟到的谢意,凝结着司法所两年间对其不离不弃的帮扶与指引。
3月21日,解除社区矫正的万某专程返回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司法所,将一面印有“秉公办事 执法如山”的锦旗交到工作人员手中。这份迟到的谢意,凝结着司法所两年间对其不离不弃的帮扶与指引。
2023年2月,万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初入矫正期时,他情绪低落,与父亲长期积怨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对生活失去信心。为此,刘干事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每周开展法律知识“微课堂”,用案例解析提升其法治观念,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其焦虑情绪,同时经多次调解,化解了父子矛盾,促成父子敞开心扉、重拾亲情。
“刘干事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我,不仅帮我修复了家庭关系,还对我进行物流工作技能培训。”万某回忆道。如今的他已从迷茫的矫正对象蜕变为自食其力的物流主管,父亲逢人便说:“是司法所让我的儿子真正‘回家’了。”
据悉,王家营司法所近三年累计帮扶346名社区矫正对象,通过“一人一策”精准矫治、技能培训等举措,实现解矫人员零再犯罪。扎根基层6年的刘干事,经手的矫正对象超百人,她表示:“看到他们顺利回归社会,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一面锦旗,承载着迷途者的新生轨迹,更诠释着基层司法工作者“严管厚爱”的初心。(唐萍 王月)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