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滨小新已准备就绪,请求入列。”3月21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的“滨江机警”队伍迎来了一位特殊新警员——智能警务机器人“滨小新”。它和警队的老成员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成为战友了。
橙柿互动 见习记者 邱婵姝 视频 施德勇 通讯员 王怡蔷
“报告,滨小新已准备就绪,请求入列。”3月21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公安分局的“滨江机警”队伍迎来了一位特殊新警员——智能警务机器人“滨小新”。它和警队的老成员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成为战友了。
警员“滨小新”来自哪里?
“滨小新”身高1.3米,体重80公斤,是宇树科技的一款机器人,银灰色机身,身着战术背心,警徽印在胸前,头部是可升降云台摄像头,可以环视四周。
滨江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民警赵俊强警官介绍:“我们对它进行了二次升级,在警务运用中可以执行平常的巡逻任务,也可以进行人机交互。”
据介绍,“滨小新”既可以单独执行任务,也可以和特警队员一起巡逻。它有自主化意识,在无人情况下,如果群众需要帮助,可以向“滨小新”提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我们特警队员会在它身边,后续将会开发更多的功能。”
橙柿互动记者了解到,“滨小新”的应用场景、功能研发都由北航杭研院和全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完成。
研究院技术专家表示,“滨小新”是由滨江公安与研究院面向奥体警务专用场景搭建的自主人机交互系统,该系统基于国产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具备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并融合奥体专属知识库进行高效的增强检索,让人形机器人具有丰富的语言能力,可以自然流畅地与人沟通,更适用于奥体日常公共安全、民众服务和大型赛事引导和保障的实际需求。
警员“滨小新”有哪些功能?
赵警官介绍,在奥体中心举办演唱会、赛事期间,机器人可以部署在入口、观众区及主要通道,承担信息查询、引导服务和安全巡逻任务。“滨小新”不仅能够准确识别问题,还能基于当前位置提供最便捷的路线指引,并协助处理突发事件,为大型活动保驾护航。
“我是‘滨江机警’‘滨小新’,需要帮助吗?”入列仪式结束后,“滨小新”在奥体中心场馆群迎来首次实战考验。英国游客Ash用英语问它:“Excuse me,where is the nearest restroom?(请问最近的卫生间在哪里?)”“滨小新”应声立即转回头,切换为英语回答:“The restroom is 30 meters ahead on your left,next to the souvenir shop.(前方30米左侧洗手间,位于纪念品店旁。)”
Ash惊喜地竖起了大拇指:“我在英国还没有看到过‘机器人警察’,你问它什么问题,它马上就会有反馈,我觉得在这里看演唱会看演出,有机器人可以问路,真的很有用。”
“‘滨小新’,可以和你握手吗?”几位外国友人围着“滨小新”不断提问,记者看到,“滨小新”缓缓抬起右手和大家握手,拥有基本的交互能力。
赵警官说,“滨小新”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可以让警务工作更加高效。“它不仅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异常行为,还能通过语音交互为市民提供实时帮助。如果有游客迷路,‘滨小新’不仅能快速给出最优路线,帮助我们提前做好布控。”
“之前演唱会那几天人流量特别大,我们通过无人机、无人车、机器狗等设备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巡防网络,确实为我们的警务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非常期待新成员‘滨小新’的加入。”
“滨小新”将会在3月25日国足世预赛时执行任务
橙柿互动记者了解道,“滨江机警”成员中,无人机主要负责空中鹰眼,无人车和机器狗负责地面巡控,将地面信息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与刚刚入列的“滨小新”共同构成了空地一体的立体巡防体系。
入列仪式现场,与“滨小新”共同亮相的还有警用AR智能眼镜,这款眼镜可以让警员随时调取全域监控画面及无人机画面。英国游客Ash迫不及待地戴上眼镜体验了:“哇,我的左眼可以看到钱塘江。”
“指挥部后台系统可以实时把无人机画面呈现在眼镜上,我们现在有30个画面,以及全区的所有的监控都可以投在眼镜上,为执行任务节省很多的时间。”赵警官感慨道,“有了这些‘科技尖兵’的辅助,我们的工作会更加精准高效,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一定会明显提升。”
赵警官透露,3月25日,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将举办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男足对阵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届时“滨小新”会到场执行任务,安排在二楼平台以及周边商场,为群众解答问题。
来源: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