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蒋纬国,是蒋介石的次子,虽然有传闻称其生父为国民党将领戴季陶,母亲为日本女子津渊美智子,后由蒋介石收养。
蒋纬国,是蒋介石的次子,虽然有传闻称其生父为国民党将领戴季陶,母亲为日本女子津渊美智子,后由蒋介石收养。
但从一些史料来看,蒋介石对蒋纬国仍视如己出悉心栽培,尤其在注重军人素养的培养方面,而这也影响了他后来投身军旅的选择。
在蒋经国的口述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父亲很信任我,也很了解我,我们父子之间没有保留,也没有顾忌。我与父亲相处的那一段时间,是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们之间不只是父子的感情,也有长官部下的感情,到后来变成好朋友,他一有烦恼就会找我去陪伴他。
由此可见,蒋纬国对蒋介石是尊重和敬爱的,而在他眼中,两人的关系是亦父亦友。
据悉,蒋介石有一次和蒋纬国争论选择干部的标准,究竟是道德重 于学术,还是学术胜于道德。
最终两人争论了两个星期后,蒋介石还 是接受了蒋纬国的意见。
其实蒋纬国的军旅生涯蛮丰富多彩的:1936年他被蒋介石送到德国学习军事。翌年,又进入德国第98山地兵团里服役,曾参与德军进军奥地利和捷克苏台德区。两年后,又进入慕尼黑军校步兵科深造。
所以说在军事科学上,有理论知识的蒋纬国经常帮老蒋写过很多东西,当然,在执笔之前,他会先与老蒋讨论,多半是在聊天时他提出一个观念或贡献一个方法,老蒋同意后,他就会先写出来,等到第二天早晨七点钟两人散步时再呈给父亲。
整个过程看上去父子情深,非常融洽。
其实相比蒋经国,早年蒋介石对纬国怜爱有加,他以“经儿可教,纬儿 可爱”来形容少年蒋经国与蒋纬国的不同特性,应该说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并且从老蒋早年日记中涉及蒋纬国成长的内容,处处显示出父严子爱的真切感情。
比如1919年7月14日蒋介石记道:“纬儿狡慢, 问训一次。事后心甚不忍,恋爱无已。”
可见蒋介石教训 过淘气的蒋纬国后,又觉得过于严厉而于心不忍,这 是父亲面对调皮爱子的普遍心理。
不久之后蒋纬国生病,蒋介石记了自己的担忧,“纬儿寒热未退,心 甚忧虑”。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蒋纬国又顽皮弄伤 指头,蒋介石怜爱之余,竟然迁怒于姚冶诚,责怪其照顾不周。
其实作为一个父亲,蒋介石也担负起重要职责,他对纬国的教育从幼年时就抓得很紧,不仅亲自为纬国制订课程表,而且还为他购书。
通过老蒋日记可看:“下午,与纬儿外出购物、入浴祭祖,陪纬儿外出游览。”
而在过年期间,蒋介石还白天带纬国购物、游玩,晚上则亲 自督促孩子读书,释疑解惑。
当然,聪明伶俐的纬国在学业 上进步,很令蒋介石宽心,他曾记:“下午在家课纬儿, 出外十日,纬儿品学皆有长进,心甚喜也。”
甚至蒋介石在 外期间,时常给只有六七岁的纬国写信,关心其成长。
1923年8月16日,蒋介石从上海启程去俄国。启航后,蒋昏沉欲睡,后来他在日记中记录:“船中时闻小孩声音,以为纬儿呼吸,甚至梦中惊觉。天性之于人,殊不可思议也”。
同年12月,蒋介石返回故乡,多次记了辅导纬国学习,共读《西游记》及游玩于山水间。
1926年2月,当姚冶诚带着11岁的纬国从上海去广州探亲,蒋介石非常兴奋,在当天日记中他记道:“晚餐吃酱蹄,与冶诚、纬儿等围坐言笑。近日来,以今为最欢也。”
1922年春节期间,蒋介石一人在南方,倍觉孤寂,曾感慨道:“纬儿与诚(姚冶诚)、璐(陈洁如)三人,有一在此,亦作以消遣。”
总而言之,幼年的蒋纬国得到的父爱非常多,而他的天真、活泼,也使蒋介石在尽父亲职责的同时得到许多的慰藉与乐趣
蒋纬国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军校,1939年归国后,正 值抗日战争期间,当时蒋经国到赣南,而蒋纬国在陕西,但回到蒋介石身边的次数较经国为多,给蒋介石不少的慰 藉。
就在1942年年底,蒋介石日记中多次提到纬国,包括回国后投身国民党军队,从基层军官逐步晋升。
其实蒋介石在对蒋纬国的军旅生涯中,既有指导,也有基于政治考量的安排。
例如,蒋纬国曾希望在军队中担任更重要的实战职务,但蒋介石可能因担心其安全或平衡内部关系,对其职位进行了一定限制。
不过,蒋介石也非常支持蒋纬国在军事学术方面的研究,这让蒋纬国后来在装甲兵建设等领域有所贡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时局的变化,蒋介石在两个孩子之中,越来 越钟爱蒋经国,而对纬国不满渐多。这或许是成年的蒋纬国未能达到其要求,更可能是相比之下,蒋经国更能领会老蒋的意旨吧。
不过,蒋纬国还是依然尊重父亲,并且也时常表现出关切。
1951年的一天,蒋介石与蒋纬国一起坐着喝茶。哪知老蒋突然 抹了一把脸,又伸出拳头重重地打在椅子上。
“父亲您累了吧!”
我不累。”
“您是不是有一种无力感?”
“对,我找不到一个字来形容现在的情 绪”。
“父亲,其实我们大家有这个无力感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回想一下我这些部队,哪一个不是我自己训练出来的学生,没有一个不对我尊敬, 个个都是百依百从的,但是等到正式命令交代下去后,不是做不通,就是突然中断。”
原来,彼时身处台湾的蒋介石,对于黄埔系的人“忠勇有余,而智能不足”一直耿耿于怀。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蒋纬国也以儿子的身份参与后事,并在后来的岁月中,通过回忆文章等形式,展现他对父亲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权威的敬畏,也有作为儿子的亲情。
来源:寻史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