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方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整个过程。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07.企业经营决策(上)
考点十三:经营决策的含义★★★
考点十四:企业经营决策的定性决策方法★★★
考点十三:经营决策的含义★★★
(一)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
就是指企业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合理方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整个过程。
(二)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影响的时间: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2.按决策的重要性:企业总体层经营决策、业务层经营决策、职能层经营决策。
3.按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按决策目标的层次性: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
(三)企业经营决策的要素
1.决策者:决策者是经营决策的主体,是决策最基本的要素。
2.决策目标:企业经营决策目标是指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决策目标的确立是科学决策的起点。
3.决策备选方案:决策备选方案的存在是决策的前提。
4.决策条件:决策条件是指决策过程中面临的时空状态,即决策环境。
5.决策结果:决策结果指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典型例题【2024年真题·单选】企业经营决策最基本要素是。
A.决策条件
B.决策目标
C.决策方案
D.决策者
【参考答案】D
(四)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
1.确定目标阶段
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
S(specific)是指目标应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M(measurable)是指目标要可量化,能够准确衡量;
A(attainable)是指目标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具有可实现性;
R(relevant)是指目标要与企业的其他目标相关,互相支撑;
T(time-bound)是指目标要有明确的完成截止期限。
SMART即清晰明确、可量化、可实现、相关、明确截至期限。
2.拟订方案阶段
提供各种可能的方案是决策的基础。拟订方案时要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完备性和方案间的互斥性。
3.选定方案阶段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是决策中最关键的一步。
4.方案实施和监督阶段。
5.评价阶段。
方案执行完毕后,对方案的执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为下一次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典型例题1.【2024年真题·单选】确定目标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其中“S”代表。
A.目标要与企业的其他目标相关
B.目标应清晰明确
C.目标可量化
D.目标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具有可实现性
【参考答案】B
典型例题2.【2024年真题·单选】确实目标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其中“A”的含义是指。
A.目标应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B.目标要可量化,能够准确衡量指目标
C.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具有可实现性
D.目标要与企业的其他目标相关,互相支撑
【参考答案】C
考点十四:企业经营决策的定性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也称主观决策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利用人们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有关材料对决策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头脑风暴法(面对面、开大会)
头脑风暴法又称思维共振法,即决策者明确阐明问题,通过有关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形成创造性思维。
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在一定时间内,“自由”提出更多的方案,不进行任何批评。
缺点: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易屈服于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忽视少数派的意见。
(二)德尔菲法(背对背、不开会)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该方法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预测组织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和整理后作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几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
运用德尔菲法的关键在于:
第一,选择好专家;
第二,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一般10-30人较合适;
第三,拟定好意见征询表。
(三)名义小组技术
名义小组技术是指以一个小组的名义进行集体决策,但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小组讨论,要求每个与会者把自己的观点贡献出来,与会者不允许反驳他人观点,除非解释自己的观点,否则,不可以与其他人交流观点。其特点是背靠背,独立思考。
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对提出的全部备选方案进行投票,根据投票结果,确定最终的决策方案,当然,企业决策者最后有权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方案。
(四)哥顿法
哥顿法又称提喻法。是一种由会议主持人指导进行集体讨论的定性决策方法。
其特点是不让与会者直接讨论问题本身,而只让讨论问题的某一局部或某一侧面;或者讨论与问题相似的某一问题;或者用“抽象的阶梯”把问题抽象化向与会者提出。然后一步步地将会议成员引导到问题本身上来。
优点是将问题抽象化,有利于减少束缚、产生创造性想法,难点在于主持者如何引导。
典型例题1.【2023年真题·多选】下列方法中,可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定性方法有。
A.马尔可夫模型法
B.线性规划法
C.哥顿法
D.名义小组技术
E.量本利分析法
【参考答案】CD
典型例题2.【2018年真题·单选】某烤箱生产企业邀请15名专家进行集体讨论,首先要求专家以抽象化的“烘培”为主题,提出各种烘培方法的奇思妙想;而后将问题具体化为“烤箱功能”,进行深入讨论;最后该企业根据讨论结果做出了决策,该企业采取经营决策方法是。
A.名义小组技术
B.德尔菲法
C.哥顿法
D.头脑风暴法
【参考答案】C
本节回顾
08.企业经营决策(下)
考点十五:企业经营决策的定量决策方法★★★★
定量决策法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优选决策方案的决策方法。根据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划分,定量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是指在稳定可控条件下进行决策,只要满足数学模型的前提条件,模型就能给出特定的结果。
(1)线性规划法
线性规划法是在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会面临资源稀缺的问题,必须考虑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当企业资源限制或约束条件表现为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目标函数表示为线性函数时,可运用线性规划法进行决策。
(2)盈亏平衡点法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所以称为风险型决策。
(1)期望损益决策法
期望损益决策法是通过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并以此作为依据,选择收益最大或者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佳评价方案。
期望损益值=∑该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该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
期望损益决策法计算表
甲方案期望值=40×0.3+28×0.5+20×0.2=30.0
乙方案期望值=36×0.3+36×0.5+24×0.2=33.6
丙方案期望值=28×0.3+28×0.5+28×0.2=28.0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乙方案的期望损益值最高,最终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选择乙方案。
(2)决策树分析法
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它以损益期望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损益期望值,决定方案的取舍。
是风险性决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较适合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是指在决策所面临的自然状态难以确定而且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也无法预测的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
(2)悲观原则(小中取大)
(5)等概率原则(平均值)
例·用五种原则分别计算。
(1)乐观原则选择方案Ⅲ。
(2)悲观原则选择方案Ⅰ。
(3)折中原则
设决策者给定最大值系数α=0.75,最小值系数即为0.25,各方案加权平均值如下。
根据折中原则选择加权平均值最大者,即方案Ⅲ。用折中原则选择方案的结果取决于乐观系数(α)的确定。
(4)后悔值原则
后悔值矩阵
各方案最大后悔值为{50,30,40},取最小min{50,30,40}=30,对应的方案II即为用最小后悔原则选取的方案。
(5)等概率原则
假设各种方案产生概率相同,通过比较每个方案损益值的平均值来进行方案的选择。
仍以上例材料为例,各方案有三种状态,每种状态的概率为1/3,各方案的平均值为:
方案Ⅰ:(50+40+20)/3=110/3≈36.67
方案Ⅱ:(70+50+0)/3=40
方案Ⅲ:[100+30+(-20)]/3=110/3≈36.67
所以,应选方案Ⅱ。
本节回顾
来源:月夜映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