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第七届中国快消品大会上,名仁苏打水凭借“双场景”(“酒前酒后”和“火烧龙”)营销战略,成为全场瞩目的明星。
撰文|李佳蔓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酒前,酒后,喝名仁”。
这一理念直击饮酒人群的健康痛点。
一瓶看似普通的苏打水,何以在中国快消市场的“大撕裂”中逆势崛起,成行业关注焦点?
酒前酒后+火烧龙,
名仁苏打水“双场景”驱动,销量暴涨?
2025年8月,第七届中国快消品大会上,名仁苏打水凭借“双场景”(“酒前酒后”和“火烧龙”)营销战略,成为全场瞩目的明星。
当其他品牌还在传统渠道中内卷时,名仁已跳出框架,将产品功能与具体消费场景深度绑定。
“酒前酒后喝名仁”,场景穿透从“酒鬼”到“吃货”,精准锚定需求痛点。酒前饮用,保护肠胃黏膜;酒中搭配,缓解不适;酒后饮用,加速酒精代谢。
正如网友“重生日记”所言:“喝多第二天喝苏打水真的舒服很多,其他饮料太甜了,苏打水甜度刚好。”这种健康属性,让名仁苏打水成为白酒消费场景中的“标配”。
图源:小红书
而“吃香喝辣柠檬苏打”的提出,则是对“火烧龙”场景(火锅、烧烤、小龙虾)的精准解构。柠檬的清新口感,有效中和食物的辛辣油腻,为消费者带来更舒适的用餐体验。
网友“Talia”评价:“河南人出来说,这个超好喝,也挺健康的。”这种口碑传播,让名仁苏打水在餐饮渠道迅速渗透。
图源:小红书
名仁苏打水的“双场景”战略,不仅停留在理念层面,更通过B、C一体化商业模式落地生根。
在B端,名仁与终端商家深度合作,通过产品陈列、互动游戏等方式提升曝光度。
例如,在陕西安康市场,名仁苏打水进入80余家餐饮店,设置“吃香喝辣挑战赛”“冰桶一把捞”等互动环节,既增加了顾客停留时长,又提升了复购黏性。
网友“同仁堂在逃三七”回忆:“十年前,明仁的六个柠檬苏打水每天上学前都要买一瓶,现在很少见到了。”这种情感联结,让名仁苏打水在终端渠道更具竞争力。
在C端,名仁通过线上传播精准引流,联动本地生活类网红达人探店发声,形成“线下互动产生内容—线上传播扩大声量—流量反哺终端消费”的闭环。
抖音平台上,“吃香喝辣柠檬苏打”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消费者自发分享饮用体验,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名仁苏打水的成功,离不开其母公司明仁药业的技术背书。依托药企GMP生产理念,名仁苏打水采用成熟的冷灌装技术,稳定小苏打活性,确保产品品质。这种“医药级”的品控标准,让名仁苏打水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
正如名仁苏打水全国营销副总监田东建所言:“场景营销是一套包含需求洞察、产品定位、战略落地的完整体系。”
在白酒消费场景中,名仁苏打水与白酒经销商紧密合作,甚至提升白酒开瓶率;在“火烧龙”场景中,名仁苏打水与啤酒、美食搭配,提升用餐体验。
这种“一个动作两个生意”的模式,既赋能终端商家,又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舒适的消费选择。
正如网友“小红薯6516B230”所言:“那个老校长拯救了名仁。”
或许,拯救名仁的不仅是某个人。
图源:小红书
“双战略生态”模式
现下,饮品行业进入缩量时代,难有突破,同时,传统渠道营销模式效率低下,已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满足特定需求的方式。”
名仁苏打水就敏锐洞察市场,发现酒水融合趋势明显,尤其是白酒行业困境下更加开放,这为其进入白酒渠道和场景创造了机遇。
这一战略转变,是产品在场景中成为提供服务的介质,实现了利他思维。
尼尔森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餐饮渠道饮品消费占比达 47%,其中酒类关联饮品增速高达 23%,健康属性饮品在辣系餐饮场景的渗透率较三年前提升 18 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名仁苏打水完成了从“白酒 +”单一生态到“白酒 +”“啤酒 +”双轮驱动的跨越。
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所说:“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是使消费者通过对各种传播工具的接触,能产生清晰、一致并具有说服力的品牌印象。”
名仁就是通过“白酒 +”战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健康饮酒伴侣的品牌印象。
名仁柠檬苏打水清新的柠檬口味,能有效中和食物的辛辣和油腻,为消费者带来舒适用餐体验。在抖音平台,“吃香喝辣柠檬苏打”成为超高话题,名仁成功塑造“啤酒 +”生态雏形,将产品价值与场景需求紧密结合,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所说:“营销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的心智。”
名仁也通过“啤酒 +”战略,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陕西安康市场作为“啤酒 +”战略生态重点试点区域,成效显著。名仁进入当地超 80 家餐饮店,月动销数千箱。
针对“火烧龙”场景,名仁制定一系列营销策略。产品陈列于醒目位置,提高曝光度;开展互动游戏,如“吃香喝辣挑战赛”等,将消费场景转化为互动场,提升顾客停留时长和商家复购粘性;联动本地网红达人探店发声,形成营销闭环;设置宣传展板,增强消费者品牌认同感。
名仁充分运用B/C 一体化理念,将终端商和消费者紧密连接,实现双向互动和精准营销。如营销大师赛斯·戈丁所说:“营销就是创造并传递价值,同时与消费者建立深度联系。”
在陕西市场,“白酒 +”生态同样也是成绩斐然。
以府谷茂盛商贸等大商为代表,名仁与众多白酒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将苏打水融入白酒消费场景;在各类白酒场合,名仁苏打水成为常见搭配饮品;茂盛商贸发挥渠道资源和市场推广优势,与名仁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活动。
名仁升级后的“白酒 +”“啤酒 +”双战略生态,核心目的是“赋能终端、促进动销”。
对终端商家,提供更多销售机会和盈利增长点;对消费者,提供更健康舒适的消费选择。
这体现了名仁双战略生态的多方共赢价值,如同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所说:“每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
名仁的双战略生态,就是对品牌价值的长期投资。
快消品能不能“抄作业”?
其他快消品,是否也能通过精准场景切入,找到新增量?
其实,场景营销正成为快消品破局增长的新方向。它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深入挖掘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通过精准切入场景,实现产品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从而找到新的增长点。
当下消费市场,“新玩法”层出不穷。
去潮流店组装个性化自行车,在咖啡时光里体验“文物修复”,于怀旧街巷欣赏魔术脱口秀……
这些新颖的消费场景为何如此受欢迎?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新场景是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像体验式、潮流式消费,巧妙融合娱乐、策展、潮玩等内容,让年轻人在互动、沟通、分享中,不仅收获商品与服务,更获得情感满足。
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显示,今年情绪释放成为影响年轻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消费热点。
本来生活平台报告也表明,消费需求愈发精细,从高频刚需转向“复合型需求”,健康饮食深入人心,“无负担”产品备受青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消费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柳学信认为,企业应加快适应,引领发掘新趋势,政策也需给予支持,优化消费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措施》,正是顺应消费场景变化新趋势,旨在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从需求侧看,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成长性最好的中等收入群体,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等传统消费,培育智能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新场景,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从供给侧看,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提速,打造消费新场景有助于提升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推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
文旅体育消费近年也火爆,“city不city啊”火遍社交媒体,入境游热度攀升,国内年轻人旅游新方式不断涌现。
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消费新场景打造。四川加速数字化场景营造,成都春熙路商圈等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推出“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拉动消费成效显著。北京利用山区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消费配套,培育近山消费新场景,还重点培育街区、亲水等消费场景。
场景,已成为品牌高效连接消费者的必选之路。
品牌和企业愈发注重通过产品洞察消费者需求与情感,而场景是承载这一价值的重要介质。
Foodaily自2018年起每年发布年度十大消费场景,今年携手小红书解读消费场景。
研究发现,人群结构变化叠加需求分级带来新增量场景,新中产、未婚人群、老年人群对更好生活、情绪情感、健康的需求,催生诸多品类新机会。
食品饮料消费场景从功能向情绪、体验需求演进,年轻消费者通过食品饮料疗愈自己,催生相关品类关注。
社交关系变化带来新食饮场景需求,体验型社交消费受关注,传统送礼文化变化,新兴送礼品类涌现。
场景不仅是品类创新机会的新视角,也是品牌营销的新阵地。
许多优质产品面临与用户链接痛点,场景可作为定位点推动心智打造和品类占位。如“卡士餐后一小时”“每日坚果”等品牌行为,通过场景营造占位。
用户消费动因转变,食饮行业营销战役从品类之争转向场景之争,场景承载产品/品牌信任价值,推动产品与消费者连接转化。
结语
“营销的本质,是找到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切口,以场景为锚点,构建商业生态闭环。”
从“酒前酒后”到“吃香喝辣”,名仁苏打水用一瓶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场景即增量,创新即未来。
来源:氢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