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痛风大叔被判定关节畸形,懊恼不已,怪自己海鲜啤酒不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10:58 1

摘要: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55岁的李大哥最近听到医生说自己脚关节已经畸形,整个人脸都僵了。

他心里头翻江倒海,一边想着这些年吃的海鲜喝的啤酒,一边懊恼自己一直不当回事。

他还记得最开始只是大脚趾有点肿胀,一走路就疼,可他当时觉得男人嘛,忍一忍就过去了。

结果几年下来,脚趾头变形,鞋子都穿不上,走几步路都像在刀割。

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直以为只是小病的小痛,最后会搞得自己差点连工地都上不了。

但真出事以后,去医院查身体,各项报告一看,不只是尿酸高这么简单,医生说他这关节畸形是痛风石长期沉积造成的,骨头都已经变形,部分软骨完全坏死,周围组织也有明显炎症反应。

他那时才开始认真回忆起这十几年来的生活:吃饭无规律、夜里喝酒吃夜宵、爱吃内脏、不爱动弹,每次痛风发作靠止痛药撑过去。

他一心想着等忙完这个项目再休息,哪知道身体早就不答应了。

不过讲真,真让他病情发展这么快的,不光是吃喝,背后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问题——他20多年没换过工作鞋。

他在建筑行业干活,常年穿钢头鞋、重底鞋,还以为这种鞋耐穿、安全。

但这些鞋脚型单一、压迫性大、透气差,穿久了脚底湿疹、拇指外翻、脚部血液循环变慢,全都来了。

有研究发现,长期穿不合脚或功能性不强的鞋子,会导致脚部关节长期受力不均,甚至微循环障碍,这就给尿酸沉积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土壤。

研究机构“中华足踝外科联盟”曾在2020年调查过一批中老年工人,发现有超过43%的痛风患者都有穿着不当引起的脚部结构异常,这类人群中关节畸形发生率比普通痛风人群高出65%。

李大哥就是典型代表。

他并不胖,吃得也不算特别夸张,但脚部长期压迫、运动量少、加上年龄导致代谢慢,这三样凑一起,尿酸根本排不出去。

他不懂这些,也没想着去研究自己鞋子穿得合不合适,只知道一忙起来整天不坐下,脚肿了忍忍就过去了。

有一回痛风发作特别重,他左脚整个肿得像馒头一样,结果还是硬撑着干完了一个星期的夜班。

后来他在病床上说,这不就是个普通脚痛嘛,咋就搞成这样了?

但有医生就解释过,脚部长期负重又不活动,会使得局部血液流速下降,而尿酸这种东西平时靠血液带走。

一旦血流变慢、局部温度下降,它就开始结晶,沉积在关节边缘或者软组织上,久而久之形成痛风石。

如果脚部还有炎症或者外伤,那更容易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进而损伤关节结构。

其实很多人误会了,以为痛风就是吃海鲜、喝酒惹出来的。

李大哥也这么以为,觉得只要戒了啤酒、少吃点虾蟹就没事了。但事实比他想得复杂多了。

研究发现,人体的尿酸排泄有两个主要通道,一个是肾脏排尿,一个是肠道代谢。大部分人只关注水喝够了没,却忽略了肠道菌群的健康。

李大哥十几年来基本不吃水果,蔬菜也不多,肠道菌群早就失调。

便秘成了常态,一周不拉屎也觉得正常。

2022年《Gut Microbe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健康肠道菌群中有一类能降解嘌呤的菌种叫Akkermansia muciniphila,这个菌在痛风患者肠道中普遍减少。

而这类菌越少,尿酸代谢越差。

研究覆盖了3000名亚洲男性,发现肠道菌群越紊乱,尿酸水平越难控制,就算饮食控制得好也没用。

而像李大哥这种生活方式,早就把肠道生态破坏得一塌糊涂,便秘加重,毒素堆积,尿酸根本下不来。

还有一个点更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微量元素的缺乏。

李大哥的血检报告显示,他体内锌和镁含量明显偏低。

这不是小事,锌在身体里有调节抗氧化和免疫反应的作用,镁则关系到300多种酶的正常工作,包括尿酸的代谢通路。

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有过一项统计,镁摄入不足的人群痛风发作频率高出42%。而在中国,40岁以上男性中,缺镁率接近60%。

李大哥天天在外面吃盒饭,主食多、蔬菜少,肉是加工的居多,微量元素根本摄入不了。

而且这类人群常常伴随一个更麻烦的问题:慢性脱水。

他不爱喝水,常年靠喝饮料、啤酒解渴。

其实很多中年男性都有这个习惯,不喜欢喝白水,觉得没味儿。

久而久之,身体慢性脱水,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就被严重影响。

尿酸这种物质本来就溶解性差,水一少,更容易在体内形成结晶。

医学上早有说法,每天摄水量少于1500ml的人群,尿酸控制难度成倍上升。

可这种常识,李大哥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觉得自己不渴就是不缺水,完全不懂得身体早就在报警。

但还有一个角度,是谁也想不到的,那就是他每天工作时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也可能让他痛风恶化。

有研究提出,长期吸入水泥粉尘、金属粉尘,会刺激肺部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影响全身免疫系统。

2021年在《环境毒理学》上发表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尘肺早期患者的尿酸水平普遍偏高,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这种长期微炎状态,会促使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而且对关节损伤更严重。

李大哥常年在工地干活,戴口罩也是这几年才开始认真一点,那些粉尘早就一点点进到肺里了。

这个因素很多医生都不说,原因是研究还在初期阶段。但这确实是个值得警惕的方向。

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人,本身免疫系统和代谢系统就容易出问题,加上本身饮食不当、作息混乱,痛风的恶化速度比一般人快得多。

李大哥自己也说,以前一个月发作一次,现在一周一次,止痛药吃得胃都出毛病了。

医生说他现在最好的方案也只是控制,不可能完全恢复原样了。

他腿上有个地方的皮肤都变薄了,痛风石顶得快穿出来。

他这才真切感受到身体垮掉的滋味,不是一下子,而是每一次不重视的累积。

现在他经常问别人:是不是早点管住嘴、换双好鞋、多喝水,就不会搞成今天这样?

其实答案不只是这些。

如果他当年知道粉尘、便秘、缺镁、穿鞋这些看似无关的小事也能把痛风推向深渊,也许就会在某个节点停下来想一想。

只是多数人根本没这个意识。

那问题来了,像他这种人年纪大了、代谢慢、基础已经差了,是不是就注定无法逆转?

有没有可能让身体重新恢复排尿酸的节奏?

答案是,有可能,但非常艰难。

要想让身体重新启动代谢功能,最关键的是提高基础代谢率。而这不是靠运动就能搞定的,而是要让肌肉量回到一个新的水平。

研究表明,肌肉组织是主要的能量消耗器官,基础代谢率每提高100kcal,尿酸水平平均下降0.8mg/dL。

也就是说,如果能通过力量训练把肌肉量提高5%,就能让尿酸排出效率提升15%左右。

问题是,中老年人力量训练很难坚持,肌肉合成效率也低。

这就需要营养配合,包括优质蛋白的摄入、维生素D的补充、矿物质的平衡调节,还有肠道菌群的支持。

这是一整套系统,而不是简单“吃点药”或者“少吃点肉”就能搞定的。

李大哥现在也开始每天做拉伸、吃粗粮、查资料、控制情绪。

他走得慢,但起码开始在走。

这比他过去那些年盲目扛着好多了。

想彻底把身体救回来,得先从一点点小的细节开始补起来,而不是指望一次性反转乾坤。

只要意识还在,身体就有可能慢慢走出旧路,往一个新方向去。

[1]陆军帅,高礼层,徐小彬,等.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23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