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普艺 | 明末闵齐伋本《西厢记》图文关系研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30 01:12 2

摘要:本文系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2023届研究生杨普艺的硕士学位论文,题为《明末闵齐伋本〈西厢记〉图文关系研究》,指导教师为刘益春教授。现特刊登绪论部分,以期与版画史研究同仁共享研究成果。

本文系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2023届研究生杨普艺的硕士学位论文,题为《明末闵齐伋本〈西厢记〉图文关系研究》,指导教师为刘益春教授。现特刊登绪论部分,以期与版画史研究同仁共享研究成果。

闵齐伋本《西厢记》现藏于德国科隆博物馆,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闵齐伋刊印而成。闵齐伋号寓五,因此又称为“寓五本”,共有21幅图。闵齐伋出生于明代吴兴望族,世代刻书出版为业。就技法而言,此书用彩色饾版套印而成,为中国木刻版画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闵本《西厢记》原民国时期由德国在华医生Adam Breuer购得,在1960年代初,又由其子售予欧洲知名汉学研究中心--德国科隆大学下属的“东亚艺术博物馆”。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明代戏曲高度发达,“许多文人宦绅都以养家庭戏班为乐,而专业营业剧团的活动亦达到兴盛,这一因素就促进了戏曲剧本创作的繁荣,”这其中以《西厢记》《牡丹亭》《邯郸梦》《红梨记》等戏曲为典型。

戏曲剧本创作的繁荣直接推动了戏曲书籍版画插图的发展。以《西厢记》的版画插图为例,其带有版画插图的版本众多。从元末明初“图文并置”的《新编校正西厢记》残页本,直至晚明崇祯年间《绣刻北西厢记》,共计约53个版本(数据来源台湾学者马孟晶的论文《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文末统计表)。《西厢记》的研究一直是版画界的热点,而闵齐伋本《西厢记》更是作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此本“现藏于德国科隆市东亚艺术博物馆,刻印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由吴兴闵齐伋主持刊刻的六色套印本,整本共二十一幅图,完全采用插图的形式表现。

本人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探索,已有数年了。该刊本中所采用的饾版套色技法使画面形成了淡雅色调,其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器物间相互构成的意境又极大拓展了明代戏曲版画的表现力。随着笔者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此套西厢图将走马灯、景德瓷、傀儡戏等元素融入画作,如此新颖的构思使之成为众多《西厢记》刊本中的独特存在。

《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莺莺像《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四图《赴斋》《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十二图《订约》《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十九图《拒婚》二、研究现状

明代刊刻的《西厢记》数量繁多,其中闵齐伋本《西厢记》在一众刊本中的地位尤其之高,这得益于它采用了彩色套印与饾版技法。此外,插图借用了扇面、卷轴、铜镜、青铜器、屏风、挂轴、傀儡戏等元素和其背后暗含的物象文化,二者共同构建出了极具创造力的《西厢记》版本。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研究一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学界和艺术界都以此为重点研究对象。

《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一图《投禅》

《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二图《遇红》

国外研究现状:

1977年在德国科隆市东亚艺术博物馆郭乐知馆长的努力下,闵齐伋本《西厢记》最终得以影印本的方式而呈现于世。学术界首次对闵齐伋本《西厢记》展开研究的学者为此馆副馆长Edith Dittrich,他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中的图像作了专门探讨,并且对彩色套印的历史等相关问题也进行了解释说明。

此后,1983年美华裔学者Dawn Ho Delbanc发表论文《科隆藏闵齐伋本〈西厢记〉画册》对闵齐伋本《西厢记》插图结合原戏曲文本进行了基本的说明分析。后1988年日本学者小林宏光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饾版套印技法进行了详尽阐述,并深入研究了每页图像内容的象征含义。随后,他将闵齐伋本《西厢记》与陈洪绶本《西厢记》进行比较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出版意义之一,在于它旨在与前一年出版的陈洪绶本《西厢记》相抗衡。

国外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研究还有:2010年Jennifer Purtle发表的《Scopic Frames: Devices for Seeing China in 1640》提出闵齐伋本《西厢记》是晚明视觉文物的印刷图画,并且它放弃了传统刊本采用的文本叙事图像的模式,转而开启了新的视觉插图形式。

《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明崇祯十二年,武林本

国内研究现状:

1985年,画家顾炳鑫将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影印版本带回国内,并出版了《明刊彩色套印西厢记图》,他对此本进行了初步介绍,并指出其中运用了饾版、拱花的版画技法,最终推论出闵齐伋既为作者又是刻工。其后使得国内诸多学者得以了解到此本,由此展开了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大量研究。

另外有部分学者展开了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版本以及作者的综合性研究,并结合图录和明代整体版画史进行了对比,其中为周芜《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等。

蒋星煜先生在他的《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中也写到了关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文章,此中有详细介绍该本在德国的具体收藏,另外还对插图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说明。2000年,张国标的《徽派版画与吴兴寓五本西厢记>考》一文对顾炳鑫先生认为闵齐伋同为作者和刻工论的看法表示质疑,另外也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为《六幻西厢》的论证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其后2005年,范景中先生的《套印本和闵刻本及其〈会真图〉》认为闵齐伋本《西厢记》并不作为《西厢记》的附图而存在,而是独立为一本,且它属于《六幻西厢》丛书中的一种。

董捷《版画及其创造者—明末湖州刻书与版画创作》说明了闵齐伋本《西厢记》这一风格出现的原因以及当时刻书行业流行的风尚。另外他还有一本著作《明清刊〈西厢记〉版画考析》还对此本的高度以及之前学者的研究进行了一些探讨。赵春宁的《〈西厢记〉版画》对明刊本《西厢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讨论,其中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版画地位略有说明。

台湾学者马孟晶《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视觉、图文叙事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论证出了此本插图虽仍旧存在文本的叙事性,但是就画面构图视觉性而言,已经与之相异。台湾另一学者,林惠珍的学位论文《明刊〈西厢记〉戏曲版刻插图研究》对闵齐伋本《西厢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论证,并对之前学者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梳理。

此外,一些学位论文也对闵齐伋本《西厢记》进行很深入的研究,比如:2005年蒋文仙《明代套色印本研究》中提及了闵齐伋本《西厢记》套色的特点、价值、刻工等;2013年张晓华《从“耳目之玩”到“读图时代”—德藏闵氏〈西厢记〉刻本的启示》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图像视觉性进行了研究;2014年丁馨《闵氏〈西厢记〉插图研究》探讨了闵齐伋本《西厢记》插图的内涵与意义;2014年陈研《如幻会真—闵齐伋刊〈会真图〉研究》论述了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绘刻时间、视觉图像的追溯、装帧、思想等;2018年邢雨《对明代版本的〈西厢记〉插图艺术形式的基本研究》提及了闵齐伋本《西厢记》时空性的特质;2019年陈煜《语图叙事研究》对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图文关系进行了说明。

研究评述: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以著作和论文的形式没深入展开了对闵齐伋本《西厢记》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以图像、语图关系的研究。但是国内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的研究起步还是相对较晚,更多的学者们都集中在于对明代整个戏曲版画的研究上。直到近些年,更多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的出现并被国内学者所运用,学者们才开始对戏曲版画的语图关系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单就对闵齐伋这一刊本的基础上,还是没有太多。本人在前人学者们的研究基础上,并横向与明代整体《西厢记》刊本进行对比,以闵齐伋本《西厢记》图文关系为中心点展开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首要聚焦于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图文关系,以此为中心点,广泛延伸至整个明代《西厢记》的刊本,旨在对明代《西厢记》的整体面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同时,深入挖掘图文关系的更深层次,论证闵齐伋本《西厢记》中图像作为叙事媒介的独特性,并通过对比研究,揭示闵齐伋本《西厢记》相较于明代其他刊本的优势之处。

更进一步地,从闵齐伋本《西厢记》插图的角度切入,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隐喻。笔者将基于插图中的元素,通过剖析画面中器物的象征意义,探究闵齐伋本《西厢记》插图如何巧妙地借助物象文化来精准传达戏曲故事的情节。此外,本文还将分析明代社会的流行风尚及传统戏曲道具对闵齐伋本《西厢记》画面内容产生的深远影响。最终论证出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图文关系完成了从“说图”到“图说”的转变。

最后,笔者将汲取闵齐伋本《西厢记》中的绘画表现手法,融入个人创作中,以期在实践领域中得到应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闵齐伋本《西厢记》在图文关系及其画面元素象征意义的研究领域。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闵齐伋本《西厢记》的图文关系,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将其置于明代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图像间的横向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文献学的研究手段,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注重史料与古籍版本的收集与整理,并将这些成果融入论文的撰写过程之中。

研究过程分为两大步骤:首先,通过对比不同刊本《西厢记》的图文排版,笔者归纳并提取了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整理出图文关系在历史演变中的具体表现与结果。其次,专注于闵齐伋本《西厢记》中的物象文化,借助明代流行的风尚与习俗,深入探究该本中画面器物元素的出现原因,总结画面中戏曲砌末的来源,探究其刊本中的文化隐喻。以此完善并支撑本论文的核心观点。

《西厢记》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本 第六图《邀谢》

各版本《西厢记图录》

《新编校正西厢记》

元末明初

新刊大字魁本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

明弘治十一年(1498)

京师金台岳氏

《西厢记杂录》

何钤刻

明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七年)

《西厢记五剧》

明天启年间

(明)淩濛初解證 1621-1627

《词坛清玩西厢记》

明天启元年1621

金陵本

《董解元西厢》四卷

金董解元撰 明汤显祖评

明天启年间 吴兴闵氏朱墨套印本

《新刊考正全像評釋北西廂記》

明万历年间

文秀堂明

《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

明万历年间

刘龙田乔山堂本

《新刻徐文長公參訂西廂記》

書林歲寒友明[1368-1644]

《重锲出像音释西厢评林大全》

明万历二十年

熊龙峰本

《重校北西厢记》

明万历二十六年

继志斋陈邦泰本

《元本出相北西廂記》

武林起凤馆曹以杜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元本出相西厢记》

玩虎轩本

明万历后期

《环翠堂乐府西厢记》

明万历后期

环翠堂本

《全像注释西厢记》

罗懋登

明万历年间

《元本出相北西廂記》

武林起凤馆曹以杜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重刻訂正元本批點畫意北西廂》

武林本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

《新校注古本西廂記》

山阴香雪居 朱朝鼎

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

《西厢记考》

明江东洵美辑 唐寅钱榖画 夏缘宗刻

明万历刻本

《硃訂西廂記》

明天启崇祯年间

金陵本

《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

陈继儒评 明末书林萧腾鸿师俭堂刊本

明万历四十六年

《北西厢记》

何壁刻本

明万历四十四年

《西厢记五剧》

凌濛初本

明天启年间

《新訂徐文長先生批點音釋北西廂》

明崇祯年间刊本(1621-1644)

《北西廂》

(元)王德信撰-李廷謨

明崇禎3年[1630]

《新镌绣像西厢琵琶合刻》

安雅堂

明崇祯时期

《张深之先生正北西厢秘本》

武林本

明崇祯十二年

《李卓吾先生批点西厢记真本》

李贽评本

明崇祯十三年

《西厢记》

闵齐伋本 第11出图《逾垣》

明崇祯十三年

参考文献:

[1]刘颢:《论明代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17-118页。

[2]马孟晶:《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美术史研究集刊》2012年第12期,201-257页。

[3]小林宏光,施帼玮:《明代版画的精华——关于科隆市立东亚艺术博物馆所藏崇祯十三年(1640)刊闵齐伋西厢记版画》,《美苑》2010年第5期,32-38页。

[4]Edith Dittrich,His-hsiang chi, Chinesische Farblolzschnitte von Min Ch’i-chi 1640, Museen Der Stadt Köln, 1977.

[5]Dawn Ho Delbanco.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Min Qiji's Album in Cologne[J]. Orientations. 1983.(6)

[6]Jennifer Purtle,Scopic Frames: Devices for Seeing China c. 1640[J]. Art History, 2010, 33(1):p.54-73.

[7]顾炳鑫、程十发:《明刊彩色套印西厢记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1991年版。

[8]周芜:《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9]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

[10]蒋星煜:《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1]张国标:《徽派版画与吴兴寓五本西厢记>考》,《美术观察》2000年第12期,61-64页

[12]范景中:《套印本和闵刻本及其会真图>》,《新美术》2005年第4期,77-82页。

[13]董捷:《版画及其创造者:明末湖州刻书与版画创作》,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

[14]董捷.:《明清刊西厢记>版画考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5]赵春宁:《西厢记>版画》,《艺苑》2007年第7期,14-18页。

[16]马孟晶:《耳目之玩——从西厢记版画插图论晚明出版文化对视觉性之关注》,《美术史研究集刊》2012年第13期,201-257页。

[17]林惠珍:《明刊西厢记>戏曲版刻插画研究》,淡江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8]蒋文仙:《明代套色印本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5月。

[19]张晓华:《从“耳目之玩”到“读图时代”—德藏闵氏西厢记>刻本的启示》,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3年7月。

[20]丁馨:《闵氏西厢记>插图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4年4月。

[21]陈研:《如幻会真—闵齐伋刊会真图>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4年3月。

[22]邢雨:《对明代版本的西厢记>插图艺术形式的基本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4月。

[23]陈煜:《语图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9月。

杨普艺

西安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2018.09《当下“拆”字解读》第二届全国版画与设计展

2019.09作品《囊中之物》一带一路·西部版画新力量 版画作品巡展

2020.12作品《牛气》第二届全国版画家携青少儿共迎新春小版画邀请展

2021.06《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8》香港当代设计奖铜奖

2021.03《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系列第六届中国青年版画展

2021.07《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8》《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7》入选第三届台湾国际大学生年度艺术奖,获铜奖以及优秀奖

2021.09作品《重构·诉求Ⅱ、Ⅲ》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陕西送选作品暨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2021.03,《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参加罗中立奖学金展览

2021.10《重构诉求1》《重构诉求2》第二届铸剑杯纪念人民军工创建九十周年文化创意大赛二等奖

2022.01,作品《重构·诉求Ⅱ》参加融界——陕西省版画邀请展

2022.04,《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西安市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版画作品展

2022.06《游园之无意识的秩序3》收藏于中国版画博物馆

2022.12作品《虎虎生威》金虎啸春—全国版画家携青少儿小版画作品展

2023.05嘉德艺术中心—五彩斑斓的黑与白·复数展览

2024.08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参加第六届虚苑版画新锐奖 获优秀奖

来源:古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