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传河图与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像,历来被认为是《易经》、阴阳五行乃至中华文明之源。太极、八卦、九星等术数学基本概念皆可追源至此。它被誉为“宇宙魔方”。
大家好我是若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河图”与“洛书”
相传河图与洛书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像,历来被认为是《易经》、阴阳五行乃至中华文明之源。太极、八卦、九星等术数学基本概念皆可追源至此。它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与洛书起源:
河图——龙马负图出黄河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照河图推演成先天八卦。
大禹治水时,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龟甲上刻有奇异文字,称为“洛书”。大禹因此治水成功!
也有人说秘图现世于五代末年,道士陈抟在华山云台观发现刻有河图洛书的龟甲,引发朝廷与民间对河图与洛书的争夺。在面对赵匡胤派来的禁军统领,陈抟以"天机不可泄"为由巧妙周旋,将真迹藏于炼丹炉暗格。二十年后,年老陈抟将河图与洛书传授给种放,确保上古智慧在乱世中得以延续,最终在坐化时留下"河洛永存"的箴言。
当时陈抟在将死之际,他将最后一块龟甲投入青铜丹炉。突然观外马蹄声碎,一群身着铠甲的将士出现在观外,为首将领翻身下马,并大声喊道:"奉大宋皇帝诏,请希夷先生即刻入京献宝。"
陈抟用骨瘦如柴手指轻轻拂过案头《易龙图》,书页间夹着的洛书拓片。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犹如在眼前闪过——黄河决堤处冲出的青铜匣,匣中九宫龟甲泛着诡异幽光。当他将龟甲按洛水方位排布时,星斗竟在晴夜自行移位,北斗勺柄直指紫微垣。
"此乃河洛秘数,得之可窥天机。"陈抟轻声自语道。当年他将真迹封存,仅以摹本示人,却仍逃不过新朝皇帝的耳目。炉中龟甲突然爆出脆响,那些承载着先天八卦的甲骨在烈焰中渐成灰白。
等的不耐烦的禁军统领提剑破观而入,老道正将一匣焦黑碎片呈上:"三日前雷火焚观,天书已归紫府。"铜甲武士的佩刀寒光掠过道童惨白的脸,陈抟广袖中的手指却悄悄扣住袖袋里的玉圭——真正的河图正藏于圭中夹层,以二十八宿方位排列的星点透过羊脂白玉若隐若现。就这样,逃过一劫!
二十年后种放跪在师父坐化的蒲团前,月光透过观顶的八卦藻井,在青砖地上投出神秘的九宫格。当他按陈抟临终所示转动香炉第三足,暗格中泛黄的绢帛徐徐展开,上古星图与地脉竟与当世山川完美重合。松涛声里,种放终于读懂师父留在《易龙图》末页的那行小字:"河不在图,洛不在书,存乎天地呼吸之间。"
种放后来将河洛之学传授给穆修,再传至周敦颐、邵雍,形成宋代象数易学体系
再后来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出土的玉龟版,其钻孔排列与洛书数理惊人吻合。
这就是河图与洛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
欢迎评论区留下不一样的看法!
来源:爱美小魔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