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政立足国家战略与海淀优势,聚焦分级分类支持、孵化模式创新、硬科技培育和全球生态打造四大方向,为海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注入强劲动能。此次活动是海淀区“科技发布厅”系列活动之一,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8月29日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发布
《海淀区高质量孵化器政策》
以最高单体支持1亿元的力度
推动孵化器能级跃升
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
新政立足国家战略与海淀优势,聚焦分级分类支持、孵化模式创新、硬科技培育和全球生态打造四大方向,为海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注入强劲动能。此次活动是海淀区“科技发布厅”系列活动之一,充分展现了海淀区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01 政策发布
四大核心亮点引领创新生态升级
此次发布会详细解读了新政的四大核心特征:分级分类、模式创新、硬科技培育和创新生态,旨在构建开放、包容、活跃的全球一流创新孵化生态,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注入核心动力。
支持分级分类提升能级
政策将孵化器分为两类进行精准支持:“高质量引领孵化器”重在引进培育国内外高能级孵化器和垂直领域专业孵化器;“高质量培育孵化器”重在推动存量孵化器提质增效,提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能力。这一分类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中“标准级”和“卓越级”的划分思路一脉相承。
支持孵化模式创新与全链条赋能
政策鼓励孵化器加强源头创造,从技术创新源头介入,挖掘前沿技术,采用“创造项目”方式孵育早期颠覆性项目。同时,鼓励孵化器提升技术加速、资本赋能、商业带动等高水平服务能力,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孵化生态。
支持硬科技孵化与未来产业培育
政策鼓励孵化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度孵化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具身智能、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同时,大力支持孵化器以“超前孵化”模式,在商业航天、光电子、量子等未来产业中谋划布局。
支持人才引聚与全球生态打造
政策支持孵化器建设成为全球科创人才交流的关键枢纽,鼓励多元化主体来海淀建设具有全球视野的高质量孵化器,加强与国际创新高地的深度链接,推动创新要素双向流动。
作为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的率先响应与落地,海淀区启动了新一轮创新生态体系的战略升级。相关人士表示,海淀区研究出台的高质量孵化器政策旨在支撑“1+X+1”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在推动成果转化、培育未来产业、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中的核心作用。
02 政策背景
立足国家战略与区域优势
本次政策的出台,紧密承接了从国家到北京市的战略部署。今年6月新发布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为全国孵化器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面对国家战略导向,海淀区迅速行动,是全国率先将其具体化、政策化的地方政府,展现出高效的执行力和前瞻性。
同时,政策也深深扎根于海淀深厚的创新土壤。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拥有全国领先的“四大优势”。
01 创新策源能力优势: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9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02 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拥有两院院士646人,占全国35.8%;人才资源总量超200万人。
03 创新主体集聚优势:培育了字节跳动、小米等千亿级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占比高达50.92%,稳居全市第一。
04 创新孵化生态优势:拥有奇绩创坛、巢生等各类优质孵化器193家,国家级、市级及标杆孵化器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03 资金精准支持
打造政策“强引擎”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海淀区在资金安排和实施流程上做出了明确规划。
“高质量引领孵化器”采用前置支持,经专家资质认定后按年度目标拨付资金,每家每年最高支持2000万元,支持周期为3-5年,单一孵化器一个周期内最高累计支持1亿元。
“高质量培育孵化器”采用后置支持,根据上一周期运营效果,对综合评分前20的机构给予支持,每家最高200万元。政策资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医药健康、光电子、量子等赛道和领域的高能级孵化器。
根据申报指南,2025年专项申报将于9月24日截止,评审工作预计10月底完成,首批支持资金计划在年底前拨付。
04 现场探访
见证标杆孵化器创新实践
发布会后,媒体代表团实地探访了两家代表性标杆孵化器,进一步了解海淀区创新生态的生动实践。
在奇绩创坛,创始合伙人兼COO栾运明向媒体展示了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和创新成果。奇绩创坛是2019年在海淀发起设立的创业加速与投资平台,致力于在源头驱动创新,为早期技术型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营加速+投资”服务。媒体团参观了孵化空间,并与入驻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赛存生物市场总监范宇、聚流沙科技创始人甘伟冲、星测未来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曹德志、共绩科技创始人付智分别分享了企业在生物科技、基础软件、航天科技、算力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
随后,媒体团前往清智AI创新中心进行探访。清智AI创新中心依托清华大学AI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由清华大学、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及星连资本联合共建,旨在融合“政产学研用投”六大核心要素,打造面向校级层面的AI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清智AI创新中心负责人张鸣晨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和孵化成果。动易科技联合创始人毛书翰、清程极智副总裁徐冰、行云集成电路联合创始人兼CTO余洪敏等企业代表参与了座谈,展示了各自在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05 展望未来
共绘全球创新高地蓝图
本次政策的发布,是海淀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入新阶段。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表示,海淀区将以最大诚意和最优政策,汇聚全球孵化器、创业者及投资人,共同推动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为硬科技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