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觅这两年真是有点猛,8月刚确认要造汽车,计划2027年推出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电动车,9月还要发电视、投影仪,连固态电池移动电源、无人机都在搞,也是想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家里用的”包圆了。
这周最大的感受:老的怕被追,新的敢跨界,行业的确是越来越卷。
一、追觅从扫地机器人跳到造车:新玩家胆子真大,但能成吗?
追觅这两年真是有点猛,8月刚确认要造汽车,计划2027年推出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电动车,9月还要发电视、投影仪,连固态电池移动电源、无人机都在搞,也是想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家里用的”包圆了。
话说回来,追觅敢这么跨界,也是有底气的。截至去年底,它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达6000多件,发明专利占了快一半,电机、传感器这些核心技术确实有积累。只是从扫地机器人跳到造车,跨度实在太大。汽车研发周期长、烧钱快,连华为都谨慎了好几年才下场,追觅能不能把扫地机的技术优势“平移”到汽车上,还得打个问号。不过,现在的家电圈,不就是需要这种敢闯的劲儿吗?
二、华为MateTV要来了:把手机芯片塞进了电视
这边追觅要做全能王,那边华为29日突然官宣:首款智慧屏MateTV定档9月4号发布,还喊出“史上最大Mate”的口号。光听名字就知道,华为是想把手机那套玩法搬到电视上,果然,卡片式界面、滑动切换,配上240Hz的高帧率光标,再加上8毫秒的低延迟触控...“大号”手机可能正在路上。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有博主提前拿到机器拆了,发现这电视居然用上了Mate 70 RS同款的麒麟9020芯片(估计是没基带的版本),要知道这可是旗舰手机才有的配置。
说到底,华为这步棋其实是把手机的技术“家底”用到了电视上,芯片、交互逻辑都是现成的,既省了研发成本,又能让用户上手就会用。而且电视不用像手机那样担心续航和散热,正好能把这颗旗舰芯片的性能发挥出来,说不定以后电视打游戏、办公真能跟电脑一样方便。
三、格力小米“十年旧图”吵翻天:老牌子的焦虑,新玩家的底气
别人忙着跨界、创新,格力和小米架却吵得热闹。
8月26号,格力市场总监朱磊直接在微博上“开怼”,说小米副总裁卢伟冰之前发的“中央空调主板对比图”是故意找茬。朱磊说图里格力的机器是十年前就停产的旧款,内部零件还被人动过手脚,故意摆得乱糟糟,就是想让大家觉得格力做工差。为了证明自己,格力还晒出了2021年自家产品和2025年小米新品的对比:格力用的是零火两位电源接口、CAN总线通讯,小米却还在用老式6位接线和485通讯,连零件焊接工艺都差了一代。
这事儿吵到最后,暴露的是两种玩法的矛盾:格力这种老牌企业,总觉得技术得自己一点点攒,十年磨一剑才叫真本事;小米则擅长把别人的好东西攒一起,用性价比和营销快速打开市场。但双方也确实有点“为了吵架而吵架”的意思。毕竟现在空调市场竞争这么卷,消费者关心的是新机型好不好用、值不值钱,老翻旧账反而显得有点“不务正业”了。
四、格力半年报“不好看”:空调卖不动了?
吵归吵,格力的日子确实不好过。8月29号刚出炉的半年报显示,二季度营收同比掉了12%,净利润也降了10%,主要是空调业务拖了后腿,这块占了总营收八成的“老本行”,收入居然同比降了5%。更让股东心慌的是,格力今年中期宣布不分红了,要知道去年这时候,可是“10股派10元”的大手笔。
格力的压力不光来自小米这些新对手,更来自自己。太依赖空调业务,线上渠道又没跟上,年轻人买家电现在都刷直播间、看测评,格力还守着“工科思维”搞研发,难免跟市场有点脱节。取消分红可能是想把钱留着搞转型,但要是转型跟不上,老本又能吃多久?
五、iPhone 17定档9月10号:Air机型首次登场,能薅到国补吗?
8月27号凌晨,苹果发了秋季发布会邀请函,主题“前方超燃”,9月10号凌晨1点,iPhone 17系列就要亮相。这次机型有变化:以前的Plus版本没了,换成了Air机型,Pro系列摄像头改成横向矩阵排列,看着辨识度确实高。
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价格和补贴,目前线下店部分苹果机型能享国补,单台不超过6000块就能便宜点,但iPhone 17能不能用上还不好说。要是补贴真能落地,6000块的机器实际花5400就能买到,估计不少人会心动。毕竟现在大家换手机没那么勤了,价格合适才是硬道理。
这周看下来,华为想把电视变成“大号手机”,格力为了销量跟小米吵翻天,追觅直接跑去造车了。说到底,行业变天了:老牌子要是还守着老一套,很容易被新玩家追上;新玩家敢跨界是好事,但也得踏实搞技术,别光靠概念。以后拼的可能不只是谁产品做得好,更是谁能把技术玩出花,把用户体验真正搞明白,毕竟消费者手里的钱,只会投给“用着顺手、看着靠谱”的东西,你说是不是呢。
图源网络,侵删
来源:智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