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土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被誉为千古奇文的《破窑赋》中,有一大段内容是对吕蒙正人生经历从大落到大起时的人生感悟,原文是这样写的: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土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大意是说,吕蒙正年少时住在洛阳,白天要去寺院讨要僧餐以养家糊口,晚上就住在寒冷的破窑洞里,缺衣少食,度日如年。上等人憎恨他,下等人厌恶他,人们都说吕蒙正卑贱,可是他并不这样认为,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
现在的吕蒙正,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光拥有鞭挞百官的权力,也有斩杀卑鄙无耻之徒吝啬小人的权力,尽享锦衣玉食、山珍海味,出门壮士执鞭,在家里则佳人伺候,皇帝宠信,下人拥戴,人们都说吕蒙正是大富大贵之人,而吕蒙正自己则认为这一切并不是我个人能力超群,这都是因为自己有好的时运、机遇和命运。
吕蒙正何许人也,他可是北宋初年著名的贤能宰相,连宋太宗赵光义都认为,吕蒙正气量比都他大。吕蒙正一生经历坎坷,由于父亲与母亲不睦,少年时的吕蒙正和母亲被父亲逐出家门,只能在寒窑苦读,直到31岁状元及第命运才得以改变,仕途中三次出任宰相,两度遭贬。在宰相任上,他廉洁奉公,正直无私;被贬职外任,他乐观有为,尽心尽责。他先后辅佐宋太宗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两任皇帝,还是吕夷简、富弼仕途上的大恩人,据历史记载,吕蒙正自己有7个儿子,他不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推荐更有能力的侄子吕夷简;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富言的人,富言的儿子富弼被吕蒙正一眼看中,认定其将来肯定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于是把富弼接到自己府上,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悉心培养。后来吕夷简和富弼都成了北宋著名的宰相,为国家建功立业。因为吕蒙正坎坷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故事被作为题材,先后被写入南宋的说话艺术,又被写入了中国戏曲,在民间广泛传播至今。
人生暮年,认识吕蒙正并认真研读他的《破窑赋》,有一种相见恨晚、豁然开朗的感觉!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