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结束海外行程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时,7000名警察突然封锁现场,依据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将其拘留。这场精心策划的逮捕行动,不仅终结了杜特尔特的政治自由,更将菲律宾政坛的家族权力斗争推向白热化。
2025年3月11日,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结束海外行程抵达马尼拉国际机场时,7000名警察突然封锁现场,依据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逮捕令将其拘留。这场精心策划的逮捕行动,不仅终结了杜特尔特的政治自由,更将菲律宾政坛的家族权力斗争推向白热化。
一、杜特尔特被捕的由来
杜特尔特被捕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家族与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的政治决裂。自2022年胜选后,小马科斯逐步削弱杜特尔特派系势力,包括罢免众议院议长、限制副总统莎拉的权力,甚至启动针对莎拉的弹劾程序。而杜特尔特在2028年总统大选中的潜在威胁,更成为小马科斯的眼中钉。通过配合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小马科斯试图以“反人类罪”彻底清除政治对手。
然而,这场司法行动存在明显程序漏洞。菲律宾自2019年退出《罗马规约》后,国际刑事法院本无管辖权,但菲政府却以“国际刑警组织扩散通报”为名执行逮捕,且未保障被告律师及时介入的权利。法律专家指出,逮捕过程中未举行ICC与菲方的协调会议,涉嫌违反《罗马规约》关于正当程序的规定。
二、马科斯遭亲姐姐公开“背叛”
面对弟弟的“政治清洗”,小马科斯的亲姐伊梅·马科斯选择公开站队。在3月20日的参议院听证会上,她激烈抨击政府行为:“菲律宾不是海牙的殖民地,我们的主权不容践踏!”伊梅强调,杜特尔特作为前总统享有豁免权,其被捕涉嫌将菲律宾司法权“让渡给外国势力”。
杜特尔特的长女、副总统莎拉则将矛头直指马科斯政权:“这次逮捕是对菲律宾主权的公然侮辱。”她揭露政府伪造通缉令,并计划通过法律途径挑战逮捕合法性。尽管莎拉承认父亲“已无法再回到菲律宾”,但其家族仍试图通过国际舆论和本土支持者施压。杜特尔特在荷兰狱中通过视频连线呼吁支持者抵制中期选举,并暗示将在2028年重返政坛“清算”马科斯家族。
三、中美对抗的“第二战场”
杜特尔特被捕背后,国际势力的角力若隐若现。美国长期试图通过ICC打压亲华势力,而杜特尔特执政期间搁置南海争议并深化对华合作,成为美国的眼中钉。此次事件被指是美国推动的“司法政变”,通过制造国际舆论压力,迫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转向激进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3月11日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中方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这一立场与杜特尔特时期中菲合作形成鲜明对比——杜特尔特任内推动中菲关系进入“黄金期”,而马科斯上台后转向亲美路线,导致中菲贸易额大幅下降。
四、杜特尔特家族国内外同时发起反击
身陷海牙拘留所的杜特尔特展现出强硬姿态。他在首次聆讯中质疑检方证据,并播放达沃市禁毒行动实录,展示犯罪率暴跌73%的数据,质问“哪边更像反人类?”尽管杜特尔特阵营揭露马科斯政府贪腐问题,并在棉兰老岛引发分离主义倾向,但其反击面临多重困境:辩护律师团队健康恶化,前盟友被陆续列入“共犯”名单,而菲警方已启动查封其家族资产的程序。
五、马科斯“政治清算”面临失控
伊梅·马科斯的质问引发菲律宾民众强烈共鸣:“如果今天允许外国审判我们的前总统,明天他们将干涉我们的选举!”随着9月23日“确认指控聆讯”的临近,这场司法审判或将演变为菲律宾独立性的一次全民公投。而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王朝的较量,注定成为21世纪东南亚地缘政治变迁的缩影——当国际组织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当主权国家的司法权被随意践踏,所谓的“国际秩序”正在失去公信力。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