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9日讯一弦一木,一音一韵。为了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了济南琴则古琴文化馆,开启了一场与古琴对话的沉浸式实践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9日讯一弦一木,一音一韵。为了让队员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小学四(2)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走进了济南琴则古琴文化馆,开启了一场与古琴对话的沉浸式实践活动。
初识古琴——探寻古韵琴音队员们初到古琴社,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古琴社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气息,仿佛瞬间将人拉回到那个琴音袅袅的时代。 队员们跟随苏老师学习了古琴的起源、古琴的结构特征和古琴的记谱方式等古琴基础知识。
“什么是古琴?它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疑问,琴社的苏老师为队员们娓娓道来。从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到“琴棋书画”文人四艺的排名,队员们听得入了迷,原来这小小的七根弦上,承载着如此厚重的中华文化。
亲身体验——感受匠心之美
古琴作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比其它乐器更多地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信息。队员们在苏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古琴的基础指法“勾”“挑”。他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触摸着琴弦,尝试拨动琴弦。当第一个清微淡远的音符从自己指尖流出时,每个队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一刻,队员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更是琴音背后的匠心之美。
收获与感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苏老师,古琴的声音好像能让我的心静下来。”一位队员这样说。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一次实践活动,不能让队员们立刻成为琴师,但我们相信,一颗名为“文化”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播下。愿这缕古老的琴音,能随时常在队员们心中回响。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