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千年药香遇见青春锐气,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28日至29日,江西省市县青联“传承国粹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火热开展。省市县青联医药卫生等界别的青联委员们走进药企、基地、博物馆,在药香氤氲中触摸中医药文化根脉,共话中医药文化
当千年药香遇见青春锐气,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28日至29日,江西省市县青联“传承国粹精神 弘扬中医药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国药都”江西樟树火热开展。省市县青联医药卫生等界别的青联委员们走进药企、基地、博物馆,在药香氤氲中触摸中医药文化根脉,共话中医药文化发展,用青年视角探寻国粹传承新路径。
寻味药都:从酒香到药香的文化溯源
8月28日下午,青联委员们的首站从国粹“特香”白酒开始。在四特酒公司,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市青联委员项忠煌带着大家穿梭在古色古香的酿造车间,讲解特香型白酒“整粒泡粮、固态发酵”的千年工艺。当看到传统酒曲与现代生产线的碰撞,委员们不禁感叹:“原来老字号的传承,从来都是守正与创新的共生。”
酒香未散,药香已至。走进仁和863科技工业园,葫芦造型的园区设计暗藏“悬壶济世”的深意,70%的绿化景观让中药种植与园林美学相映成趣。在天齐堂中药饮片公司,中医药专家现场演示“樟帮”特色炮制技艺——“酒蒸大黄”的火候把控、“蜜炙甘草”的均匀翻炒,让委员们近距离感受“一两药材,千锤百炼”的匠心。指尖摩挲着泛着药香的饮片,省青联委员谭陈菊感慨:“每一味中药的背后,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生命密码。”
贴近体验:在田野间感受中医药种植
第二天的晨光里,青联委员们的脚步迈向阁山镇的江枳壳种植基地——连片的枳壳树顺着田埂铺展,椭圆形的叶片在风里轻晃,枝头缀满的青果藏着“药都”樟树的生态密码。“我们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光这里就有1500亩枳壳,加上吴城乡的2000多亩基地,能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增收!”
基地负责人边带大家走田埂,边递上新鲜采摘的枳壳叶片,委员们蹲下身,仔细观察叶片纹路,有的用手机拍下挂果情况,有的围着负责人追问“病虫害防治技术”“市场收购价格”;基地负责人还为委员们送上用枳壳泡的茶水,品尝后不少委员当场和基地约定,回去后会对接科研资源、销售渠道,帮着把“江枳壳”的品牌打得更响。
解码传承:在博物馆里读懂中医药的“过去与未来”
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里,时光在药香中慢下来。800余件中医药老物件静静陈列:汉唐的药碾、明清的药店招牌、民国的称量工具,横跨两千年的时光诉说着“药都”樟树的辉煌。在展厅内,樟帮炮制工具复刻模型格外吸睛——铁碾子、铜炒锅、竹筛子依次排开,旁边的图文展板详细拆解“切、炒、炙、煅”等传统技艺的操作要点,医药卫生界别委员还结合自身经验,为大家讲解“酒蒸大黄”“盐炙杜仲”的炮制原理,让抽象的技艺变得直观可感。
“原来樟树药市早在唐宋就成了‘药不过樟树不齐’的集散地!”青联委员周兵指着“药码头”场景复原模型感叹。博物馆里的2000余种中药材标本更让大家开了眼界,从常见的当归、贝母到珍稀的虫草、麝香,委员们边看边记,不时讨论着“如何让年轻人看懂这些‘草木的智慧’”。
思享聚力:青年声音为中医药发展献策
活动的最后,一场“青联思享汇”主题研讨火热开讲。全国青联委员丁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后,委员们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产业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省青联委员孙川提出,药企要在原料方面把好关,药效到位了,中医药传承才更加站得住脚;省青联委员徐菁说,可以用短视频讲樟帮炮制故事,利用新媒体矩阵强化舆论引导,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探索搭建中医药文化推广联盟。委员们纷纷发言,现场气氛高涨,在思想的碰撞中,20余条建议被认真记录,将转化为青联助力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举措。
两天的行程短暂却充实,从车间到田野,从博物馆到童心港湾,青联委员们用脚步丈量中医药文化的厚度,用青春视角探索传承创新的路径。正如省青联秘书长总结的:“传承中医药文化是民族自信的表现,要把中医药和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结合起来。中医药的传承,需要坚守匠心的定力,更需要青年创新的活力,我们青年要不断学习与坚守,才能让它走向世界,助力高质量发展。”这场药都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寻根,更是一次青春誓约——让国粹精神在青年手中薪火相传,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