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中商情报网讯: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进一步耦合,智慧农业将为我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智慧农业定义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智慧农业是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有监控功能系统、监测功能系统、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农业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智慧农业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智慧农业行业发展与创新,《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等产业政策为智慧农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农业行业发展现状
1.智慧农业市场规模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格局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植保无人机市场
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行业规模快速扩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5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194.62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市场
随着智慧农业的战略新兴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产品在2019年后逐渐完成了国产替代,行业随后逐渐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并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以购置补贴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达到8.4万套,2023年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数量达到12.60万套,同比增长5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销量将达到18.22万套。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慧农业投融资情况
近年来,中国智慧农业行业投资事件数量及规模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IT桔子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投资数量16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18.59亿元。2025年1-2月我国智慧农业投资数量3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1.66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慧农业竞争格局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当前,我国智慧农业重点企业包括隆平高科、潍柴雷沃、中化农业、一拖股份、农信互联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智慧农业行业重点企业
1.隆平高科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杂交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作物种业板块。隆平高科主要产品包括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蔬菜瓜果种子、向日葵种子、杂谷种子、农化、棉花、油菜。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下降14.46%;归母净利润亏损4.75亿元。2023年主营产品包括玉米种子、水稻种子,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5.38%、19.2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潍柴动力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内燃机研发、制造、销售重点骨干企业,也是中国柴油机行业首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公司,潍柴动力内燃机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大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发电等大功率动力配套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9.54亿元,同比增长0.98%;实现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同比增长29.23%。2023年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整车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营收占整体的43.85%,智能物流营收占整体的40.88%,农业装备营收占整体的7.4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中化农业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负责集团农业业务整体运营管理,拥有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三大业务平台,并依托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开展农药业务。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一拖股份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农业机械、动力机械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柴油机、零部件。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36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归母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1.4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拖股份围绕“智能装备+精准农业”构建智慧农业生态,通过自动驾驶拖拉机、混动/电动无人驾驶机械、智能收获及烘干设备形成全链条产品矩阵:技术端突破AI导航、无级变速、多燃料适配等核心技术,实现耕、种、管、收、烘全流程自动化;场景端覆盖东北平原规模化作业、西南丘陵山地精细化耕作、海外庭院及稻田机械化,并通过“超级拖拉机I号”等产品打破国外高端农机垄断,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节能、无人化升级,成为中国智慧农业装备国产化的核心力量。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农信互联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以“用互联网改变农业”为使命,致力于构建最有影响力的农业数智生态平台,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农信互联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现代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为农牧企业提供数字化企业管理、智能化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构建联接企业上下游的智慧农业云平台。使企业经营管理在线化、智能化及平台化,最终实现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以达到提升企业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智慧农业行业发展前景
1.智能感知技术重构农业生产效率
基于物联网传感器、高光谱成像和无人机巡检的智能监测体系,帮助农业实现从“经验种植”到“数据决策”的跨越。例如,农田墒情监测系统可实时分析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联动智能灌溉设备按需补水,使水肥利用率提升40%以上,同时减少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为绿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2.AI算法模型强化全产业链资源协同
深度学习驱动的病虫害预警模型、产量预测系统等工具,帮助打通生产端与供应链的数据壁垒。通过整合气象数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信息,AI可自动生成种植计划,指导农户调整播种密度或品种选育,降低滞销风险,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高效衔接。
3.标准化技术输出提升国际农业话语权
中国主导的智慧农业设备接口协议、区块链溯源标准等方案,帮助行业建立技术输出的规范性。例如,在东南亚推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兼容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特性,通过模块化部署和本地化适配,使中国技术方案成为“一带一路”农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选项,增强全球产业链影响力。
来源:小福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