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十世纪的广东美术革新之路——广东美术馆馆藏精品正在展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20:05 1

摘要:“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展览“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正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展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视觉史诗,

也是一场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对话。

“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展览“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正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展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

名家大作齐聚:涵盖高剑父、陈树人、李铁夫、胡根天、关山月、黎雄才、黄新波、李桦、赖少其、杨之光、汤小铭、林墉等一大批近现代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

真迹焕新后集体亮相:2017年接收的718件/套广东省政府珍藏名家书画经专业修复后全面呈现展出,兼具学术与历史价值!

文献与作品一起带你穿越时光:通过广东近现代名家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200余件,回望1900至1978年的广东美术征程。

六大篇章

系统梳理南粤美术现代化之路

展览现场

面对西风东渐下的文化冲突问题,一向处于中国最开放前沿的广东画坛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对当时的中国画家而言,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纷繁复杂的“古今”问题,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西”问题,不但要解决纯粹的艺术问题,还要面对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因而这一时期的中国画,也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局面。在经历中西方文化对峙、冲突、融合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国粹派、融合派、西化派等百家争鸣之格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和以黄般若、黄君璧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两派的相互对峙与融合,共同推动了广东美术的蓬勃发展,使之与北京、上海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坛三足鼎立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通商口岸的广州,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也刺激了当地美术的发展,一批满怀创作激情与救国热忱的艺术家们走出国门,与世界艺术潮流直面碰撞,又雄心勃勃回到这片西画教育近乎空白的土壤,在带回西洋美术的样式和技法的同时,也引进了美术学校、美术展览会、美术出版物、画家社团等一系列美术活动新机制。这批现代美术的拓荒者背负着强烈的艺术时代感和社会使命感,吹响了变革中国美术的号角,他们不仅在美术观念和技术层面为国人带来了启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力求改造国家和民族的一次积极尝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世纪30年代初期,经由鲁迅先生的大力倡导,以进步美术青年为主力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兴起。随着新锐画家的不断涌现,版画团体的竞相成立,木刻运动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在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下,广东木刻艺术就开始“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并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颇有特色的大众艺术。当时广东有大批美术青年到上海等地求学深造,后将现代版画的火种带回原籍,他们凭着对艺术的热忱和民族存亡的忧患意识,以刀为笔,在黑暗中求索,参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拓荒者的行列。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中国成立后,走出“新旧之争”的中国画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如何以笔墨丹青描绘革命历史、讴歌革命成就、展现国家新貌?革命领袖、革命圣地、革命英雄事迹等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经典意味的艺术创作母题,构成了特定时期政治与艺术联袂、现实与理想交融的特殊文化现象。岭南画派凭借其固有的革新精神与深厚传统功底,成为这一探索的核心力量。尤以关山月、黎雄才为代表,在全国各地的写生交流,通过瞻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体味经典革命诗词意像,将红色主题与山水风景、笔墨语言深度结合,将政治主题、集体主义情怀与传统山水形式相融合,在构图、笔墨、色彩上大胆创新,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题材边界与表现力,创作出了一批经典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中国的成立,新社会中的新生活新气象,无疑是美术家创作的“源泉”。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新中国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表现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基本建设的宏大场面大量出现于艺术家的作品之中。艺术家深入到建设和生活一线中去写生,亲眼目睹了真山水中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的情景,在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热情的感染之下,创作了一批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讴歌社会巨变的作品,留下了有着深深时代烙印的文化记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一种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身到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建设当中,人民群众作为时代英雄和创造者成为美术创作的一大主题,艺术家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民群众社会地位和生活面貌的变迁,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重塑了具有时代感的人民形象。这种视觉建构,是一种双向的塑造与确认:一方面,图像作为载体,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抽象政治理念进行具体化、人格化、日常化呈现,使其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这些被精心塑造和广泛传播的视觉图像,又反过来强化、巩固了人民对自身主体身份与国家制度的认同与归属感。从精英审美转向人民美学,以美术塑造全新的人民形象谱系,是新中国艺术创作的核心使命。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广东美术馆将以此展为契机,继续加强研究收藏、藏品活化、文化惠民,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为广东文化高质量发展、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展览展出至10月8日。

展览信息

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

(1900——1978)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新馆四楼15-17号展厅

展期:2025年8月26日-10月8日

策展人:王绍强

广东美术馆新馆

GDMoA BAIETAN Venue

Scan the QR cod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3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南路19号。

Opening hours: 9:00-17:00 from Tuesday to Sunday, No admission after 16:30. Closed on Mondays (Excluding public vacation and exceptional situations)

Address: BAIETAN Venue: 19 BAIETAN South Road, Liwan District , Guangzhou, Guangdong

New Media Platform of GDMoA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