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职场套路”绊倒年轻人的梦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21:19 1

摘要:河南21岁的女生小刘通过招聘,到一家公司做化妆师助理,说好“一个月2000元,学会再涨,管吃管住”。结果上了7天班,非但没有挣到一分钱,还倒欠公司13800元贷款。面对记者的追问,工作人员拒不承认,并要求与小刘单独协商解决。事后,小刘告诉记者,问题已解决,但具

潘玉毅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21岁的女生小刘通过招聘,到一家公司做化妆师助理,说好“一个月2000元,学会再涨,管吃管住”。结果上了7天班,非但没有挣到一分钱,还倒欠公司13800元贷款。面对记者的追问,工作人员拒不承认,并要求与小刘单独协商解决。事后,小刘告诉记者,问题已解决,但具体细节签了协议,不能透露,而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如先前说的那般就此事予以回应。(8月28日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上班没赚一分钱,还背了一身债。这样荒唐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令人震惊。而从近些年的报道来看,当事公司的行为似乎不是个例。那么一个企业何以胆敢无视法律法规,明目张胆地招摇撞骗呢?究其原因,大抵是受利益驱使,将劳动者视为牟利的工具,并且笃定劳动者囿于成本“无心维权”,在“民不举,官不究”的侥幸心理下,失了一个企业应有的“良心”。其行为,既不合理,更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否则,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退还财物,并按每人500元至20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若用人单位的行为给劳动者造成实际损害的,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企业负责人应当依法办企、依法治企,不能当“法外狂徒”。当“无薪试岗”“贴钱打工”“贷款打工”由调侃变为现实,这是打工人的悲哀,更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社会各界应当秉持“刮骨疗毒”的决心予以整治,而不是放任其成为“司空见惯”。

虽然在此次事件中,小刘遭遇“培训贷”的问题在媒体的介入下,通过协商得到了解决。但此事不能协商解决就算完事。劳动监察部门应主动调查该企业的用工行为,查明是否初犯、是否有其他受害者,并依法惩处、以儆效尤。否则走了小刘,还会有小李、小王、小张、小赵继续踩坑。似此这般,必将贻害无穷。

路上有一个陷阱,我们不能掉一只羊解救一只羊,而是要把这个陷阱堵住,不再让羊掉落进去。对此,有关部门应该积极作为,监督相关责任人依法治企、合法用人,并对以培训之名要求或诱导员工付费、贷款等行为加以严惩,以此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也应尝试通过各种方式畅通渠道、提升效率,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让劳动者在利益受到侵害时有苦敢诉、敢维权。当然,劳动者本身也应端正心态,要学会向不合理的现象说“不”,不能为了找工作慌不择路,不能在面对不平等的条约、不合理的对待时忍气吞声,要勇敢地站出来,保护自己。人同此心,才能让“套路”无处害人,年轻人也才能更好地奔赴自己的梦想。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