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对科普界的无边恶意,暴露了他的无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20:50 2

摘要:极左民粹人物项立刚曾经发表过不实言论。2021年6月4日,项立刚发布微头条称“职业科普人,大部分是骗子,科普必须专业化,非职业化,职业科普人,知识都没有,科普什么?”。6月7日,他又发微头条称“今天在中国活跃的科普组织,查一下,十有八九后面有不可告人的人势力”

极左民粹人物项立刚曾经发表过不实言论。2021年6月4日,项立刚发布微头条称“职业科普人,大部分是骗子,科普必须专业化,非职业化,职业科普人,知识都没有,科普什么?”。6月7日,他又发微头条称“今天在中国活跃的科普组织,查一下,十有八九后面有不可告人的人势力”,说他们在蓄意“打击中华文明”“打击中国企业”等。这些言论对中国科普界进行了片面否定和恶意揣测。

对项立刚“科普人多为骗子”谬论的批判,以科学公园为例,我们还原真正的科普精神。

项立刚抛出“职业科普人大部分是骗子”“科普组织背后多有不可告人势力”等言论,不仅是对中国科普界的恶意抹黑,更是对科普本质的彻底曲解。这种无视科普工作者多年付出、用阴谋论污名化整个行业的说法,既缺乏事实依据,也暴露了其对科普事业的无知与偏见。

以“科学公园”为例,这个专注于科学传播的平台,多年来始终以严谨、客观的态度深耕科普领域。科学公园是一个公益性质的网络科普平台 。

2011年8月14日,在杏梁、吴兴川、龙哥、唐博忽、内含子、项栋梁、王麟、铁冰等几十位科学爱好者的倡导下,科学公园微博创立,2011年10月9日科学公园网站上线 。该平台由中国数十名科学爱好者发起创建,目的是义务微科普,让更多人了解最前沿、主流的科学信息及观点,推广理性、质疑、探索、实证的科学精神,澄清错误科学观点,辟除迷信思想,打击各类伪科学骗局 。从破除“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谣言,到拆解“量子波动速读”的骗局;从解读新冠疫情相关的科学知识,到科普疫苗研发的原理与安全性,科学公园的创作者们始终基于扎实的科学依据,用通俗的语言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大众。他们从未追求“歌颂”式的虚假宣传,而是敢于直面公众认知中的误区,用理性分析戳破伪科学的外衣——比如面对市面上泛滥的“保健品治病”骗局,科学公园团队不仅详细剖析产品成分与功效的虚假关联,还梳理出商家的营销套路,帮助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规避风险。这样的科普工作,不是“骗子”的行径,而是守护公众科学素养的“防火墙”,是推动社会理性认知的重要力量。

重要的是,科学公园一直拒绝商业化,坚持零稿费写作。并且,对方舟子这样的极右人物展开坚决的批判。

项立刚对科普人的污蔑,本质上是混淆了“科普”与“歌颂”的边界,更是对“真正科普人”的认知错位。真正的科普人,从来不是权力或资本的“歌颂者”,而是科学精神的“守护者”、公众认知的“纠错者”。他们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敢于用科学的标尺批判伪科学、驳斥谣言、纠正错误认知——批判“水变油”的荒谬,是为了守护科学的底线;批判“伪养生理论”的误导,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批判科学领域的不实宣传,是为了维护科学传播的真实性。这种“批判”,不是无端的攻击,而是基于事实的理性辨析,是科普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体现。

科普的本质,是让科学走出实验室,走进大众生活,帮助人们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做出判断。它不需要阿谀奉承的“歌颂”,也容不下毫无根据的“抹黑”。像科学公园这样的科普平台,以及无数默默耕耘的科普工作者,他们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流量明星的热度,却用一篇篇严谨的文章、一个个生动的科普视频,在谣言与真相之间筑起屏障,在迷信与理性之间搭建桥梁。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科普人——他们以批判为武器,以真相为目标,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使命,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

项立刚的谬论,既否定不了科普工作者的付出,也掩盖不了科普事业的价值。在伪科学仍不时兴风作浪、公众科学素养亟待提升的当下,我们更应认清这种错误言论的危害性,坚定地站在真正的科普人身边,支持他们用批判的精神、科学的态度,为社会注入更多理性与真相的力量。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