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过历史比较法分析中美经济周期的背离与收敛,指出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通胀、资产泡沫等问题与中国2021年相似,各项政策开始重视供给侧;而中国则类似2021年前的美国,疫情冲击下深度调整,各项政策开始重视需求侧。中美两国在政策应对上存在相似性,但差异显著。未来
本文为西京研究院发表的第819篇文章。赵建院长的第758篇原创文章。想要获得深度内部知识内容分享,请加入会员观看直播。
摘要
文章通过历史比较法分析中美经济周期的背离与收敛,指出美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通胀、资产泡沫等问题与中国2021年相似,各项政策开始重视供给侧;而中国则类似2021年前的美国,疫情冲击下深度调整,各项政策开始重视需求侧。中美两国在政策应对上存在相似性,但差异显著。未来“东升西降”趋势是否延续,仍需观察。
正文
对于市场来说,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智慧,一是研究“天道”,天道的核心就是变化,易经中的“易”,意思就是变化。变化的核心逻辑,是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否极泰来,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反者道之动”;二是研究“人道”,人道的核心又分为两个,一个是“人心惟危”,尚书里说的人心复杂多变;一个是儒法的伦理秩序和统治手段,如何治理人,只不过是儒家用仁义道德,法家用严刑峻法。三是研究“地道”,是“阴”的一面,可以说是诡道、兵道。所谓“兵者,诡之道也”。也讲究一个变化。
对宏观研究来说,对变化的理解,今年的美国应该是让我们感触最深的。谁也没想到,特朗普卷土重来后,竟会出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过去预判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国和全球,经常用的一个比喻是“孙悟空当上了玉皇大帝”,如今真的是一番“大闹天宫”的景象。从美国内部政治纷争,到国际地缘冲突加剧,再到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从历史比较法的视角,美国的今天竟然好像穿越到了中国的2021。无论是开始精简政府、亲俄外交,还是开始治理债务、泡沫和通胀,都是2021年中国做的事情——自我革命。至于后果会怎么样,会不会像从2022年开始出现“西升东降”这样的资本潮汐一样,出现今天大家热议的“东升西降”?这当然不能完全机械的类比,但需要认真对待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毕竟资本的本性是“趋利避险”的。
历史比较法是我最近几年一直采用的研究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研究现代化进程和债务周期的时候。在这些历史进程中,一些国家现代化成功了,一些国家失败了;一些国家告别房地产的时候采取了激进的方法,从而进入了漫长的告别和痛苦的通缩期,一些国家则出清的比较彻底,采取的政策也比较及时。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起之秀,当然遵从现代化国家进程的一般规律,但也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和特色。所谓中国式现代化,难度在对“中国式”的理解。
在历史比较法的框架内,今天的美国,面临的形势和做法,有点像2021年的中国;而今天的中国,面临的形势和做法,有点像2021年的美国。今天的美国面临着什么形势?经济通胀和资产泡沫,社会很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朗普准备做什么?一是为了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胀,不惜刺破股市泡沫。2021年的中国上半年也出现了经济过热和股市飙升,特别是房价泡沫。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三道红线”,以治理房地产泡沫。二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政府部门改革(DOGE),精兵简政、优化人员,目的是缩减开支降低赤字。中国政府那时加大力度反腐,再一次重申“政府过紧日子”并真正落到实处,初步策划政府人员优化方案。三是面临超过35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特朗普在想办法化债。中国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开始严控地方债务,开始了漫长的通缩型去杠杆的债务治理进程。
这种吊诡的时空穿越、无常的国运钟摆,究竟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人类社会运行逻辑的必然?我们需要一探究竟,才能更好的做出预判指导投资。说到底,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形势比人强”。在无比强大的周期力量面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属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都只能采取类似的应对手段。而周期的运行机制,说到底也不过是“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
2021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呢?那就先从2020年疫情发生后说起。2020年疫情在中国爆发后,通过集中统一管理的机制先被控制住,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恢复了供应链。而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疫情失去了控制,供应链被破坏,只能从中国进口日常生活和防疫物资。中国利用2020年的机会,民营企业家大幅扩大了海外市场的份额。一年多的时间,中国出口份额就从2019年的13.1%大幅提高到2020年的14.7%,到2021年更是达到了历史记录15%。要知道这是在2018年中国受到贸易战的影响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以前提升一个百分点要用三四年的时间,2021年的时候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国运。总之2021年的中国,在全球还处于疫情失控一片混乱的情况下,通过向全球供给工业品、商品和各类生活物资,在经常账户赚的盆满钵满。全球的资金蜂拥涌入中国,包括以前“润出去”的中国企业家和富人。这一切使得中国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就快速复苏,到了2021年在全球还处于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竟然出现了过热,通货膨胀开始出现,股市大涨,地王频现,房地产价格创造了新高——这一切,像不像最近几年的美国?
面对过热的经济和股市,政府采取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思路是一样的。中国开始对经济和股市降温。在股市,开始给抱团基金泼冷水,股市开始进入漫长三年多的低迷时期。对房地产,推出了“三条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 70%;2. 净负债率不超过 100%;3. 现金短债比不小于 1。于是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走向漫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债务方面,中国政府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对地方政府债务开始了痛苦的去杠杆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严控增量,大部分只能借新还旧,强化限额管理;严管用途,专款专用,发改委严格把控各地项目;全面强化审计工作,加强金融财政反腐;加快推进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落实新的政府会计管理准则等等。在外交政策上,与俄罗斯强化大国合作关系等。还有面对贫富分化引起的社会不满,高层提出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切都何其相似。
中国政府的这种高质量发展政策,固然取得了改革成效,同时自2022年下半年后,中国经济和股市,开始进入漫长的深度调整和转型阵痛期。由于20大确立了以百年为单位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图景,2023年后经受的一些考验被认为是为改革付出的必然代价,是值得的。因此一直保持着战略定力。直到2024年三中全会以后,各种政策开始突破过去几年紧缩式去杠杆的思路,特别是今年将赤字率史无前例的扩大到4%,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放到第一位,多么像2021年大幅扩赤字的美国拜登政府?
美国的最近几年,物价飙升、资产泡沫、债务高企、社会分歧加剧、政治纷争恶化、民主政治退化,导致了带有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孤立主义的特朗普极端右翼卷土重来。反者道之动,这一切的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民主党拜登政府的极度左翼,为极右势力的返潮埋下了伏笔。所以我们说在每一个趋势疯狂演进的过程中都创造着自我否定的力量。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今天的美国,在对过去极端左翼政策的治理和纠偏中,会不会制造类似我们2022年后的转型阵痛和深度调整,比如刺破泡沫、从通胀转成通缩,治理结构也变得超级中心化。转型之下无牛市,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无法既要又要还要。
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三年多的高质量发展与深度转型后,中国的资产泡沫已经近乎出清,经济在加速探底,房地产有筑底迹象,股市已经走出熊市。特别吊诡的是,与当初的情景非常类似,美国ChatGpt横空出世,从此美股进入第二阶段牛市;而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的DeepSeek也横空出世,港股进入了火热的牛市。再加上中国的货币政策(首提“适度宽松”)和财政政策(首次突破4%),已经开始系统性转变和突破。中美两国在2025年的蛇年,出现了吊诡的轮回——今天的美国类似2021年的中国重视供给侧,今天的中国类似2021年的美国重视需求侧,这是当前“东升西降”叙事的一个主要根据。然而历史比较法并非机械论,中美两国的差异也比较大,前者在供给侧有韧性,后者在需求侧有优势。接下来如何演绎,“东升西降”是否会真的延续,还是“东升西不降”,我们还需要观察。但是从历史比较法来看,中国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幅减少,美国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却在大幅上升。这个事实会严重的左右着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大类资产走势。
关于中国一季度经济走势分析及对今年经济走势的研判,我们将在后续会员专场直播中进行详细解读,包括:
1,内需是否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靠的是什么?
2,消费提振政策会否取得预期效果,3000亿以旧换新政策会惠及哪些行业?
3,房地产出现结构性复苏迹象,今年会有什么表现,会出现大面积复苏吗?
4,股市接下来会是什么表现,牛市会到什么程度,值得配置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
5,在中国经济弱复苏,美国经济强不确定性的格局下,黄金,汇率等资产如何走?
相关直播
西京
3、即可查看全文
往期 · 推荐
赵建、金超:百年轮回——美国大萧条的中国启示
赵建:东升西降 南渡北归 港股命运齿轮反转?
赵建:股市已经稳住 接下来要看楼市
3月月度分析:川马搅乱世界格局,东升西降可否持续?
赵建:民企座谈会的奥妙与信号
赵建:世界乱局的底层逻辑——在三大百年周期交叠
赵建:OpenAI拯救了美股,DeepSeek能拯救A股吗?
赵建:2025,中国经济能否平稳着陆?
赵建最新观点:5%之谜,“看不见的增长”来自何处?
赵建:从美国经济“软着陆之谜”看中国经济
赵建:政府工作报告发出的强烈信号
赵建:俄乌战争的“四重叙事”
来源:西京研究院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