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竹竿打落“刺球球”,鄂豫皖媒体在罗田体验打板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0:05 2

摘要:大皖新闻讯八月的罗田,板栗飘香。8月29日,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罗田县八里畈板栗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打栗人”——来自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他们手持竹竿,头戴草帽,在栗农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打板栗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

大皖新闻讯 八月的罗田,板栗飘香。8月29日,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罗田县八里畈板栗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打栗人”——来自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的记者们。他们手持竹竿,头戴草帽,在栗农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打板栗的乐趣,感受丰收的喜悦。

体验打板栗:力道技巧缺一不可

上午9时,采访团记者来到罗田县河铺镇八里畈板栗公园,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上挂满了青绿带刺的栗球,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悬挂在枝头的“小海胆”。

“打板栗可不是简单活儿,既不能太轻,也不能过重。”当地栗农向记者们演示着技巧。手持长竿,对准果实精准敲打——力道轻了,栗球纹丝不动;力道重了,又可能伤及枝桠。记者们试了好几次,才逐渐掌握窍门。

打下来的栗球满身是刺,徒手去捡特别扎手。在栗农的指导下,记者们学会用脚踩住栗球一端,用剪刀尖头插入外壳,向外一剥,光滑油亮的板栗终于“破茧而出”,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八里畈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明刚介绍,板栗公园种植规模达5500亩,主要品种有桂花香、羊毛栗等。“今年是个丰收年,预计板栗产量比去年增加40%。”

每年秋天,打板栗活动都吸引大量周边游客。“除了本地游客,还有许多来自安徽和河南的游客。”雷明刚说,公司除了板栗采摘和销售外,还经营板栗月饼、板栗罐头、即食板栗仁等深加工产品,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罗田成为“全国板栗第一县”

罗田位于鄂东北大别山腹地,是板栗的原生地之一和南方板栗的主产区。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板栗就是罗田的大宗产出。建国以来,板栗一直是罗田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今年罗田板栗迎来大丰收,预计全县年产板栗达6万吨。”罗田县林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峰辉告诉记者,得益于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沙质土壤,罗田非常适宜板栗生长。当地板栗属大果型“菜板栗”,栗仁自带天然亮黄色,生食熟食皆宜,口感香糯甜脆,特别适合于烹饪加工,还被誉为“肾果”,是食疗滋补佳品。

历经多年发展,罗田已建成板栗基地101.5万亩,年产6万吨,位居全国之首,形成了“乡乡镇镇有基地、村村组组有栗场、家家户户有栗园”的产业格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板栗第一县”。

五大系列产品销往全球

罗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板栗产业发展,立足优势将板栗作为“一县一品”的主打产业,坚持以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大力推广“栗药共生、栗畜共养、栗旅共兴”立体发展模式。

通过建设种养基地、板栗公园,发展直播电商,拓展线上销售,罗田板栗实现了“论球买”。现有板栗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能力7万吨,开发了保鲜、罐头、速冻、休闲、预制菜食品等5大系列30余种特色产品,销往全国126个大中城市、出口54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板栗加工集群和南方板栗聚散中心。

2012年,“罗田板栗”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先后被评为“湖北名牌”“湖北市场首选知名品牌”。2024年,罗田板栗全产业链产值达22.5亿元、品牌价值达26.98亿元,位居湖北林产品前列。

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柱产业

板栗产业虽然效益可观,但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郑峰辉介绍,从板栗建园栽种到挂果,需要4年时间:第一年苗子栽下去,第二年开始嫁接,第三年管理一年,第四年有少量挂果,但为了长树不能让它结果,第五年开始才会有收入。

这种长期的投入和等待,造就了罗田板栗的卓越品质,也见证了罗田人民对板栗产业的执着和坚守。

如今,罗田板栗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每到金秋时节,罗田境内板栗飘香,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也迎来越来越多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这颗小小的板栗,正成为老区人民致富的“金果子”。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姚一鸣 余康生

编辑 王翠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