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即将开班,线上授课,由我本人主讲。我将通过20-30节课,帮助同学们实现申论分数质的突破。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联系我。
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即将开班,线上授课,由我本人主讲。我将通过20-30节课,帮助同学们实现申论分数质的突破。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联系我。
今天,政论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2025年国考行政执法类申论试卷第二题的作答思路,并拟定参考答案。
我们先看题干:
“给定资料2”中提到“S市总工会工作的优化,真正实现了以职工需求推动服务的新格局”,请说明S市总工会是如何实现这种新格局的。(15分)
要求:理解准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超过250字。
一些同学看到这道题,会说:“这道题与本套试卷第一题一样,都是概括题,只要把关键词提取出来,组织成句子,就是优秀的答案”。
同学能有这种想法,我也很理解。因为第一题是概括“主要做法”,而这道题是谈“如何实现这种新格局的”,从语义来看,也的确有概括“主要做法”的倾向。
但是,如果你听过我之前讲授的申论23节直播课,你就会对上述的观点产生质疑。
第一题要求是: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第二题要求是:理解准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超过250字。
如果都是概括题,为什么作答要求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有同学会说,第一题的全面就是内容全面,准确就是理解准确,有条理和逻辑清晰,也大概是一个意思。
如果你这么想,就说明你的申论基础太薄弱了,就连申论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要求,也没有理解清楚、掌握精准。
全面、准确、有条理,主要是指关键词要全面,语言表述要准确,答案内容要分层分点。
理解准确,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主要是指要通过分析的方式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主旨,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使答案内容不缺点、不少项,要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考方式,让答案的逻辑更加清晰。
同时,第二题的题干“请说明S市总工会是如何实现这种新格局的”,其中“说明”两个字,也在提示你,要按照分析的方式,组织答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本套试卷第一题概括题要以概括为主,答案主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第二题其实是分析题,要以分析为主,答案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
我们先看一位同学的答案:
1.倾听职工心声。开展线上调查,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助推各单位展开工作,增强职工沟通互动。
2.开展智慧培训。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搭建成长平台,创造发展机会。
3.线上心理咨询。开设服务专栏,心理咨询师专业指导,提供针对性建议和方法,缓解压力情绪。
4.帮助职工维权。全面建成并运行维权热线,耐心听取,提供法律帮助,迅速解决纠纷。
5.提升服务体验。推出清凉福利活动,设立五星站点,打造专业化服务空间,精准回应劳动者诉求。
这位同学的答案有什么优点呢?
第一,有条理。将答案分成了五个方面,各个方面之间呈并列关系,内容虽然有交叉,但并不多,是典型的概括题的答案结构。
第二,思路清晰。采用小标题+措施+成效的内容组织方式,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分析题的答题逻辑,有相符之处。
这位同学的答案有什么缺点呢?
第一,逻辑不清晰。概括题和分析题的最大区别是:
概括题往往以这一则给定资料的自然段为单位,提炼和组织答案。换而言之,一个自然段往往就是一个层面的答案,我们只需要按照给定资料的顺序逐段概括,之后就可以组合成答案。
分析题往往以这一则给定资料的全部段落为单位,组织答案,也就是要着眼一则给定资料的全部内容,通篇分析并综合后,才能组织答案。
这位同学并没有按照“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组织答案,因此,答案只能是一个个点,而没有形成答案的“面”。
可能有些申论基础差的同学,看不懂我上面表述的内容。
我们再看一下题干“请说明S市总工会是如何实现这种新格局的”。你看看,上面那位同学的答案,是否能够说明如何实现“新格局”。换而言之,上面同学的答案,就是简单的概括,并没有通过分析的方式,真正把“新格局”是如何实现的,阐述清晰。
第二,理解不准确。我们看题干:“S市总工会工作的优化,真正实现了以职工需求推动服务的新格局”。这里不难看出,命题者是让我们围绕“优化”需求”“服务”来组织答案。
但这位同学的答案,并没有紧紧围绕“优化”“需求”“服务”,也就是为什么优化,优化了什么;职工有什么新需求;为什么按照需求服务,服务与之前相比,有了哪些改变。
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如何拟定呢?
如果你听过我之前讲授的申论23节直播课,应该很容易判断出,这是一道分析题,因此,必须要有观点类的总括句——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
通过给定资料,我们不难看出,S市总工会工作是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实现新格局的。具体来讲,就是创新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方式。
因此,“创新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方式实现新格局。”这个就是我们的观点。具体内容,要围绕线上如何创新,线下如何创新而展开,答案应该是总分结构。
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优化”“需求”“服务”而展开。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做具体解析了。
政论文原创的2025年国考行政执法类申论试卷第二题的参考答案为(共238字):
创新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方式实现新格局。
线上:为便于与职工沟通互动,利用职工心声大调查活动和连心桥小程序收集意见建议,整改问题;为便于职工适应数字时代需求,依托线上培训模式帮职工掌握新技能;为便于职工舒缓压力,网站开通心理咨询服务专栏,协调心理咨询师帮解决问题。为便于职工维权,宣传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沟通解决问题。为便于户外工作者体验清凉福利,可用手机领清凉券且在附近商店用。
线下:为精准回应劳动者工作和生活诉求,各级工会组织科学布点,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打造专业化服务空间。
下面,共享我的一位学生的回忆版答案。这位同学2025年国考行政执法类申论试卷获得了75分,算是高分了。
各位同学可以将这份答案与第一位同学的答案进行对比,验证一下你对申论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你认为哪一份的答案分会更高?
1.职工心声大调查活动利用连心桥小程序收集意见和建议,有效助推单位迅速解决反馈问题,增强沟通互助;
2.智慧培训活动利用线上培训平台打破时空限制,搭建成长平台,创造发展机会,展示新思路新作为;
3.设置心理咨询服务专栏,通过情绪管理练习,让其情绪稳定生活积极,提供针对性建议让其从容面对压力;
4.设置12351维权服务热线,通过联系法律服务解决纠纷,搭起放心沟通桥梁;
5.推出夏季清凉活动,让户外工作者得到福利,便捷操作提升其体验;
6.创建星级站点打造专业化服务空间,通过一站一品精准回应劳动者工作和生活诉求。
来源:英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