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胰腺炎不是稀罕病,但真被它缠上,才知道什么叫“能疼得满地打滚”。不是胃病,不是胆囊炎,这个藏在胃后、沉默寡言的器官,一旦发作,轻则住院、重则命悬一线。
胰腺炎不是稀罕病,但真被它缠上,才知道什么叫“能疼得满地打滚”。不是胃病,不是胆囊炎,这个藏在胃后、沉默寡言的器官,一旦发作,轻则住院、重则命悬一线。
57岁的王阿姨就是这样,被胰腺炎折腾过,才把生活节奏一点一点拉回正轨。而她每天坚持的一碗小米粥,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藏了她做对的四件事。
我们不讲神奇疗法,也不神化食物,咱们就从她这碗粥里,把胰腺保养的真经捋一捋。
王阿姨的胰腺炎,是典型的胆源性胰腺炎,也就是胆结石惹的祸。初发时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烧,白细胞飙升,血清淀粉酶翻了3倍。CT一拍,胰腺肿得像被气球吹大,医生立马下了“中度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她那几天连水都不敢喝,靠静脉营养维持生命,一度体重狂掉7斤。
但你别说,半年后复查,她恢复得比医生预期还快。饭量正常,体重平稳,腹痛再没犯过。她说自己“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煮一锅小米粥,慢慢喝完,才开始一天”。听起来像老年人的养生习惯,其实背后是四个医学认同的关键行为。
第一件事,她让胰腺得到了“真正的休息”。
胰腺这个器官,不是你想让它歇,它就能歇的。它有点像办公室那个最累的同事,一会儿要分泌胰液帮你消化脂肪、蛋白质,一会儿还要负责调节血糖,分泌胰岛素。尤其吃得杂、吃得油,它就必须加班加点。
小米粥的好处,在于低脂、易消化、负担小。医学上叫“胰腺功能保护期饮食”。研究显示,轻症胰腺炎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若在48小时内尝试低脂饮食,反而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风险。
《中华消化杂志》2023年研究指出,小米、藜麦、燕麦等全谷类食品,在胰腺恢复期内表现出良好的粘附性饱腹感,既提供能量又不刺激胰液分泌。
她每天早上喝粥,不是迷信,是在给胰腺“设闹钟”——早早唤醒,温柔启动,避免暴饮暴食后的突发冲击。
第二件事,她彻底戒掉了“隐形脂肪”。
胰腺最怕的,不是你吃了一块肉,而是你吃了一肚子不知名的“油”。王阿姨以前爱下馆子,凉菜必须来盘麻辣牛肚,炒菜油多才香,嘴里没油不叫吃饭。可她不知道,90%的胰腺炎复发患者,都在饮食中摄入了超标脂肪,而多数脂肪都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医学上,这叫隐形脂肪摄入。餐饮调味料、汤里的浮油、糕点里的黄油,这些都是胰腺的“隐形炸弹”。中国营养学会2022年数据显示,城市中老年人每日摄入脂肪量超标比例高达68%,而胰腺炎患者中,这一比例升至84%。
王阿姨现在的原则是:看得见油的菜不吃,闻起来太香的菜不碰,没配料表的零食不买。不是她清心寡欲,而是她知道,胰腺是个记仇的器官,吃一次不当,可能就是一次炎症。
第三件事,她坚持“定时定量”,不给胰腺添乱。
你以为早起喝粥是一种生活情趣,其实是她给自己定的“胰腺节律”。胰液的分泌有节奏,早上五六点是胃肠道最清醒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吃点容易消化的东西,就像发动汽车前先热个车,胰腺“启动”得更平稳。
最怕的是啥?一顿不吃,一顿猛吃,饿了撑、撑了饿。这种饮食习惯,会让胰腺在“懒洋洋”和“拼命干”之间来回拉扯,久而久之就出毛病了。
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202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胰腺炎患者中,不规律进食导致复发的比例达到39%,而规律进食、少量多餐者,复发率不足15%。这不是玄学,是生物钟在说话。
她现在吃饭定点,不图饱,图稳。三餐定时,七分饱就收口,晚上七点后不再吃东西。她说:“我不是怕胖,是怕痛。”
第四件事,她改掉了“压力性进食”。
王阿姨以前在家带孙子,忙、累还烦,晚上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最快乐的事就是打开电视、切一盘水果、来点薯片。她习惯了用吃来缓解情绪,尤其是甜食和零食。
问题是,情绪压抑时,交感神经兴奋,胃酸上升,胰液分泌更紊乱。尤其在高压状态下进食,高脂高糖更容易刺激胰腺,诱发胰酶异常活化。
医学上,这是典型的应激性胰腺刺激。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研究指出,胰腺炎患者中,存在情绪相关进食习惯者占比超过52%,而其中超过一半在改善情绪管理后,发作频率明显下降。
她现在下楼快走一圈,听听音乐,写写日记,不再靠嘴巴排解情绪。那种“吃着吃着就哭了”的状态不再有了。她说:“我现在能控制情绪,也能控制嘴了。”
胰腺炎这个病,说白了就是你对生活的态度的一面镜子。它提醒你:不能暴饮暴食,不能情绪崩溃,不能忽视节奏。你越是约束自己,它越是安分守己;你要是心大,它就给你颜色看。
有些人总觉得“吃点东西还能出事?”但你得知道,胰腺炎是少数“吃出来也可能死”的病。中重度胰腺炎死亡率高达15%,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时连医生都无计可施。
王阿姨那碗小米粥,不是灵丹妙药,但它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她做对的,不是“喝了什么”,而是从吃、到心态、到节律、到认知的全盘重建。
很多人问,得过胰腺炎还能吃肉吗?能不能喝粥之外的东西?当然能,但你得知道怎么吃、什么时候吃、吃多少。胰腺不是让你戒口一辈子,而是让你学会“尊重它的节奏”。
医生最怕的,不是病情重,而是病人轻视这个病。你不改,它就反复;你一改,它就乖乖的。胰腺炎不是靠药救的,是靠你日复一日的“轻负荷生活”养回来的。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伟.胰腺炎患者早期饮食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23,43(5):312-316.
[2]李娜.城市老人膳食脂肪摄入与健康关系分析[J].中国营养学杂志,2022,44(3):188-192.
[3]赵志强.胰腺炎复发与饮食习惯的关联性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1,33(6):401-405.
来源:老张健康说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