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节约医疗资源、减缓细菌耐药的最有效方法。
一定要住院治疗吗?
CAP 应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治疗场所:门诊、住院或 ICU。2016 年中国 CAP 指南 建议根据 CURB-65 评分作为判断 CAP 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标准:0~1 分:原则上门诊治疗即可;2 分:建议住院或在严格随访下的院外治疗;CURB-65 等 CAP 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可预测 CAP 患者的死亡风险,低风险患者完全可在门诊治疗,不必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也方便患者。当然任何评分系统都应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社会经济状况、胃肠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等综合判断 [1]。
一定需要输液吗?
对于门诊轻症 CAP 患者,尽量使用生物利用度好的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建议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IB);
青年无基础疾病患者或考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患者可口服多西环素/米诺环素(III B)。2019 年英国《NICE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生素处方》对于儿童及年轻患者,非重症 CAP 抗生素口服与静脉使用一样有效;
基于经验、抗菌药物管理原则及儿童与年轻患者的证据,口服抗生素应作为成人 CAP 的一线治疗;
严重感染、症状体征不严重但无法口服则可能需要静脉用药;
如初始为静脉用药,应在 48 小时后根据治疗反应及微生物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如有可能则应切换到口服。口服用药治疗简便、经济,对于无高热、轻症、口服可耐受的 CAP 患者完全可考虑口服抗菌治疗,如选择多西环素、莫西沙星等口服治疗。
一定要两联吗?
门诊上头孢类 + 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联合方案不算少见。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等(表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类、碳青霉烯类等)无法覆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不典型病原体,而左氧、莫西沙星抗菌谱更为广泛,不但可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CAP 的典型病原菌等,还可覆盖不典型病原体,故被称作「呼吸喹诺酮」。表 1 CAP 最常见的病原体 [2]
喹诺酮类与 β-内酰胺类抗菌谱有重叠,门诊治疗的轻症 CAP 如选择喹诺酮,则单药即可,一般不必联合 β-内酰胺类。
肺炎支原体肺炎仍首选阿奇霉素吗?
以往推荐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首选用药 [4],但 2000 年起,大环内酯类耐药 Mp 在全球各地流行的证据越来越多 [5],中国、日本等国家报道的部分地区肺炎支原体的耐药率已达到 90%~100%[6]。2016 年中国指南 [1] 针对国内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的现状,将 MPP 的首选用药更新调整为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阿奇霉素已经降级为次选(二线)。
总之,因为耐药率较高,MPP 不再首选阿奇霉素了。
抗感染疗程一定要达到 2 周?
:2019 年美国《IDSA/ATS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20 年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抗感染治疗一般于退热 2~3 d 且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停药,不可以肺部阴影吸收程度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通常轻、中度 CAP 患者疗程 5~7 d;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延长至 10~14 d;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抗菌药物疗程可延长至 14~21 d。解读:1. 部分临床医生认为应在影像学大部分或完全吸收时停药,但肺炎渗出吸收、影像学好转有滞后性,以肺炎支原体肺炎为例,到住院后第 4 周也仅有约 50% 的患者达到影像学完全吸收 [9]。
2. 2018 年有系统回顾与 meta 分析研究纳入 21 个临床试验共 4861 位临床可评估的 CAP 患者,将抗感染 ≤ 6 天定义为短疗程,≥ 7 天定义为长疗程。结果发现两组临床治愈率相似无差异,复发率也相似,而短疗程组伴更少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死亡率更低 [10];
3. 有认为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疗程要 10~14 天,而仔细研读国内指南:非典型病原体肺炎 + 治疗反应较慢 = 疗程延长,对于治疗反应较好的 MPP,完全不必长疗程。
复查 CT 应该在治疗后 1~2 周?
虽然指南不推荐常规复查胸部 CT,但为了考核评价疗效,进一步排除结核、肿瘤等其它疾病,临床复查 CT 比较普遍,情有可原,但是多久复查为宜?有研究发现,CAP 影像学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MPP 治疗后 4 周影像学完全吸收者仅有 50%,而肺炎链球菌肺炎 11 周影像学完全吸收者才 50%[9]。
2010 年有研究发现 10 天后 30.8% 的患者影像学完全吸收,1 个月后 68.4% 的患者完全吸收;同时发现影像学吸收要迟于医生评估的临床疗效,而且肺炎球菌肺炎吸收要更为缓慢。结论:临床恢复良好的患者不应常规短期内复查影像,如需排除基础疾病不应在 4 周内复查 [11]。
所以治疗后 1~2 周复查 CT 显然太短,建议至少 4 周后复查 CT。
当然肺炎初始治疗效果不佳甚至病情持续加重恶化,提前复查 CT,甚至几天复查也是完全必要的。
肺炎治疗常规使用激素?
时有发现抗生素 + 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等)这种双抗(抗感染 + 抗炎)方案治疗 CAP,CAP 使用激素治疗有无益处?中国 CAP 指南 糖皮质激素对于不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其它重症 CAP 患者的益处不确定 [3]2017 年 Cochrane 系统评价 [12]:激素治疗并不能降低非重症 CAP 患者的死亡率,且可增加高血糖症。
临床上重症 CAP(sCAP)较为少见,门诊上轻症 CAP 常规使用激素不合理,除非合并其它疾病,如哮喘急性发作、慢阻肺急性加重等。
很多肺炎患者合并高热,不应常规使用激素退热,可选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治疗。总结
1. 门诊治疗的 CAP 不必常规输液、常规住院与常规二联抗菌治疗;
2. 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四环素类与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已经列入次选;
3. 抗菌疗程以 5~7 天为宜,注意个体化调整;
4. 非重症 CAP 不应常规使用激素。投稿:heer897@163.com
题图:图虫创意
来源: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