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释:纲鉴易知录》8.10东汉纪•13/17孝桓皇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08:45 2

摘要:孝桓皇帝当初做蠡吾侯的时候,曾跟着甘陵人周福学习,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便提拔周福担任尚书。当时同郡的房植在朝廷很有声望,乡里人为这件事编了一首民谣说:“天下有规矩的是房植.伯武,因为是皇帝老师而获得印绶的是周福.仲进。”两家的宾客们互相讥讽、非议,于是产生了深

岑晊:字公孝,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

简释:孝桓皇帝

秋季七月,杀了南阳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刘瓆,逮捕了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部党二百余人下了大狱,于是下诏免除太尉陈蕃。

孝桓皇帝当初做蠡吾侯的时候,曾跟着甘陵人周福学习,等到他即位做了皇帝,便提拔周福担任尚书。当时同郡的房植在朝廷很有声望,乡里人为这件事编了一首民谣说:“天下有规矩的是房植.伯武,因为是皇帝老师而获得印绶的是周福.仲进。”两家的宾客们互相讥讽、非议,于是产生了深深的仇怨。从此甘陵郡的士人就分为南北两个派别,党人之间的议论、纷争也就从这时开始。

汝南太守宗资任用范滂做了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任用岑晊做了功曹,他们都全心全意地信任并放手让他们做事,让他们褒奖善行,纠正错误,整肃郡府和州府的风气。于是这两个郡为此编了民谣说:“汝南太守是范滂.孟博,南阳太守宗资只管在文书上签字画押;南阳太守是岑晊.公孝,弘农太守成瑨只是坐着发号施令。”太学里的学生有三万多人,郭泰、贾彪是他们中的领袖,与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互相赞赏、推崇。太学里流传着这样的话:“天下的楷模是李膺.元礼,不畏惧强权的是陈蕃.仲举,天下才德出众的是王畅.叔茂。”就这样朝廷内外都接受这种风气,竞相以品评人物的好坏为时尚,从公卿大臣以下,没有人不害怕受到他们的批评指责,都急忙登门拜访。

宛城有个富商叫张汎,他倚仗着后宫中宦官的势力,肆意横行。岑晊劝说成瑨逮捕张汎;不久遇上朝廷大赦,成瑨最终还是把张汎杀了,然后才向朝廷奏报。小黄门晋阳人赵津贪婪蛮横,胡作非为,太原太守刘瓆也在朝廷大赦之后把他杀了。于是侯览指使张汎的妻子上书鸣冤,宦官们趁机诬陷成瑨、刘瓆。桓帝非常生气,下令将他们征召到京城关进监狱。有关官员秉承皇帝的旨意,上奏说“应当将他们在闹市处死并暴尸街头”。

山阳太守翟超,任用张俭做督邮。侯览的家在防东,残害虐待百姓;还大肆修建坟墓。张俭检举揭发侯览的罪行,拆毁了他的坟墓和住宅,没收了财产。

徐璜哥哥的儿子徐宣做下邳县令,他求婚想娶原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没有成功,于是就带领官吏和士兵到李暠家,把李暠的女儿载回自己家,用箭射死了她。东海相黄浮逮捕了徐宣的家属,不论老少,全部审查后将其在闹市处死并暴尸街头。于是宦官们又为徐宣申诉冤屈,桓帝非常生气,翟超、黄浮两人都被判了髡刑,即剃去头发,和钳刑,即用铁圈束颈,被罚做苦役。

待续.简释14/17孝桓皇帝

贾彪:字伟节.东汉学者.名士.太学生首领!党锢之祸受害者;兄弟三人均著名.时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考注】

①、成瑨:字幼平,东汉桓帝时弘农人。少年好学,崇信仁义之说。被荐举为孝廉,拜郎中,升任南阳太守。至南阳上任后,施惠政,闻岑晊高名,请来任为功曹,委事之,时有“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之语。时郡内多豪强。中官黄门盘踞境内,瑨在任时,肃振严威,震慑群豪。汉桓帝乳母中官贵人之外亲张子禁,依恃权贵,不循法纲,瑨将其捕之付狱,打杀之,为民除害。汉桓帝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帝闻知将成瑨下狱致死。

②、杜密:字周甫,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人。东汉时期名臣。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不久调任代郡太守。三次升迁后被调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后来汉桓帝刘志征召杜密并任命为尚书令,再调任河南尹,后转调为太仆。党锢之祸发生后,被罢免官职回到老家,并同李膺一块获罪,而且他们的名气和品行相近,所以当时人称他们为”李杜“。后来太傅陈蕃辅佐朝政,杜密再次出任太仆。第二年,因为党锢事件而被惩治,遂自杀。为人沉稳质朴,从小立有激励世俗并使之醇厚淳朴的志向。

③、房植:东汉中后期大臣!字伯武,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故城县人;遵守礼法,有名当朝,时人赞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历任朝右公、河南尹、少府,桓帝朝官至司空。

④、岑晊:字公孝,东汉末棘阳人。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瑨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当时人们说“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坐啸:闲坐无事】。意思是成瑨把公务都交给岑晊办了,岑晊似乎成了南阳的太守。与刘表和汝南陈翔,字仲麟;高平范滂,字孟博;渤海范康,字仲真;高平张俭,字元节;山阳檀敷,字文友;鲁国孔昱八人称“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

⑤、贾彪:东汉学者、名士、太学生首领,党锢之祸受害者。字伟节,颍川定陵、今河南舞阳北人。初与郭泰同为太学生首领,联合李膺、陈蕃等,评论朝廷,褒贬人物。曾为新息长。后因“党锢之祸”被禁,死于家。有兄弟三人,均较著名,以他最为突出,时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⑥、王畅:东汉大臣!字叔茂,山阳高平县人,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官至司空。父亲王龚,儿子王谦。王畅年轻时以清廉笃实为人称道。后得到大将军梁商推荐,四次迁任尚书令,又出任齐相。不久,先后被征拜为司隶校尉,调任渔阳郡太守,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后因事获罪免官。太尉陈蕃荐举王畅,再次担任尚书。不久,任命为南阳太守。后来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升迁司空,几个月后,因水灾免官。第二年即公元166年,死在家里。

⑦、张俭:字元节,公元115年出生于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东汉时期名士,江夏八俊之一。他是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但他认为刺史不得其人,于是托病不去。延熹八年即公元165年,山阳太守翟超邀请张俭任东部督邮。建安初年,朝廷征召张俭为卫尉,张俭不得已才接受。张俭看到曹操有篡夺野心,于是闭门不问世事,将驾车悬挂起来。一年多以后,即公元198年,在许都去世,终年84岁。

⑧、刘瓆:字文理,亦作刘质,东汉高唐人。官至太原太守,以有经术称世,处位敢直言,不畏权贵。汉桓帝延熹八年,因处死贪横放恣的小黄门赵津,被桓帝征捕下狱,死在狱中。

⑨、周福:字仲进,东汉甘陵人。桓帝刘志为蠡吾侯时,曾就学于周福。桓帝即位后,擢升周福为尚书,与任河南尹的同郡人房植同时名闻当朝,甘陵有南北党人之说即自周、房二人始。

10、宗资:东汉时期人物,曾任汝南太守。他任用功曹范滂,推行清明政治,当时流传“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的歌谣,说明宗资对范滂的信任和支持。

11、张汎:南阳人,富商。与后宫有亲戚关系,又善于雕刻供人赏玩的物品,常送礼物给宦官,依仗权势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后被南阳太守成瑨逮捕入狱,成瑨不顾赦令将其诛杀。

12、赵津:小黄门,贪污残暴、骄纵恣意,是太原郡全县的一大祸害,被太原郡太守刘瓆逮捕,刘瓆在朝廷颁布赦令之后将其诛杀。

13、翟超:山阳郡太守。他任命张俭担任东部督邮,张俭弹劾中常侍侯览的罪行,但奏章被侯览拦截。翟超因支持张俭,被宦官向桓帝控诉,被判髡刑,送往左校营服苦役。

14、徐宣:中常侍徐璜的侄子,担任下邳县令。残忍暴虐,曾要求娶前汝南郡太守李暠的女儿为妻,未得逞便将其抢走,以箭射女为游戏,将她杀死。后被东海国国相黄浮逮捕并处死。

15、李暠:汉桓帝时为汝南太守。其女被徐宣杀害。注: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也叫李暠,但与汉桓帝时期的李暠不是同一人。

16、黄浮:东汉时期汝南人,曾担任东海相。收治了中常侍徐璜的侄子徐宣,并将其一门老幼全部处死,徐宣本人被弃市。因此触怒宦官,和山阳太守翟超被判苦役。

张俭:字元节.东汉时期名士;江夏八俊之一!初举茂才.认为刺史不得其人托病不去;汉桓帝时任东部督邮

原文:孝桓皇帝

秋七月,杀南阳太守成瑨、太原太守刘瓆,捕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部党二百余人下狱,遂策免太尉蕃。

初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晊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于是二郡为之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于是中外承风,竞以臧否相尚,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宛有富贾张汎,恃后宫中官,用势纵横。岑晊劝瑨收捕;既而遇赦,瑨竟诛之,后乃奏闻。小黄门晋阳赵津贪横放恣,太原太守刘瓆亦于赦后杀之。于是侯览使汎妻上书讼冤,宦官因缘潛诉瑨、瓆。帝大怒,征下狱。有司承旨,奏“当弃市”。

山阳太守翟超,以张俭为督邮。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大起茔冢。俭举览,破其冢宅,藉没资财。

徐璜兄子宣为下邳令,求故汝南太守李暠女不得,遂将吏卒至暠家,载其女归,射杀之。东海相黄浮收宣家属,无少长,悉案弃市。于是宦官诉冤,帝大怒,超、浮并坐髡钳,输作。

待续.原文14/17孝桓皇帝

来源:快乐正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