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筑基 实践致远丨教师代表张鹏龙在清华公管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8:28 2

摘要:当清华园的银杏叶刚染浅黄,我们终于在这片浸润着“明德为公”精神的土地上,迎来了朝气蓬勃的你们。作为一名公管学院教师,我既欣慰于新一代“清华公管人”启航,更期待与大家循着清华先辈们“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五十年”的初心,共探公共管理的使命之路。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

课堂筑基 实践致远

教师代表 张鹏龙

在公共管理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新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课堂筑基 实践致远”。

当清华园的银杏叶刚染浅黄,我们终于在这片浸润着“明德为公”精神的土地上,迎来了朝气蓬勃的你们。作为一名公管学院教师,我既欣慰于新一代“清华公管人”启航,更期待与大家循着清华先辈们“为祖国健康工作至少五十年”的初心,共探公共管理的使命之路。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教师,向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新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选择清华公管,不仅是选择一个专业领域,更是选择与一所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的大学同行。清华始终以“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能扛事、能担责的栋梁之才。而清华公管的教学,更是将这种校风融入每一堂课和每一个教学环节——在这里,你们不会遇到“照本宣科”的课堂,只会体验到“让政策活起来,令理论扎下去”的教学创新。

例如,依托《数字时代与公共治理》《数字治理》等前沿课程,清华公管紧扣国家战略,先后开设“数据要素卓越人才高级研修班”与“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与政策前沿研修班”,为跨行业先行者搭建“理论×实践”的共学平台。

又如,《中国国情与发展》等经典课程持续关注中国发展真问题,以国情讲坛、学术著作深度剖析财政体制与地方治理,并且依托国情研究,把智库研究嵌入高校课堂,强化学生的国情认知与政策分析力。

再如,《“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新格局》等英文课程面向60余国学生,倡导“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用跨国合作、实地调研拓展国际视野,而外交部调研、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参访等活动则让理论落地,引导学生体悟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重要角色。

同学们,选择清华公管,就是选择了一条“问题导向、理论创新、方法融合、案例驱动、国际视野”的顶级研究之路。

首先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的问题导向。我们强调研究必须直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无论是突发灾害中的危机领导力,还是“放管服”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学院的研究都力求从真实情境出发,提炼科学问题,讲好中国治理故事。

其次是贯穿始终的理论创新目标。学院聚焦数字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提出“数字治理”的新型理论框架,强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升治理效能。

第三是鲜明的跨学科与方法论融合特色。清华公管的研究从来不局限于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广泛融合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例如关于政府声誉管理的研究,就巧妙结合了案例研究与计算社会科学方法,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在重大项目决策中的行为逻辑。

第四是以高水平案例研究为核心的创新。清华公管拥有国内顶尖的“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其案例开发强调真实性、典型性与冲突性。案例研究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抓手。

最后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清华公管的研究一方面积极与国际顶尖学术机构对话,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另一方面又始终坚持本土化立场,致力于解决中国自身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同时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同学们,或许此刻你们会迷茫:公共管理的边界在哪?答案就藏在清华的每一堂课里、每一次教学互动里、每一次研究讨论里。清华公管的育人,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课堂为起点,以实践为终点”,让你们在学习中解决真问题、增长真本领。未来在清华公管,希望你们珍惜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传承好“清华精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好奇”为帆,做研究问题的发现者。在政策分析的课堂讨论中多问“为什么”,在全球治理的案例分析中多思“怎么办”,在项目模拟中多探“如何做”,对“真问题”保持执着的探索。

第二,以“实干”为桨,做解决方案的构建者。在研究方法课的数据分析中锤炼严谨,在应急模拟演练的实操中提升能力,在实践营中积累经验,依托清华的教学资源,把自己打造成全面综合的公共管理人才。

第三,以“初心”为舵,做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在政策伦理课题中坚守底线,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体会民生温度,在跨文化合作中传递中国善意,让每一次学习都向着“为公为民”的目标靠近。

第四,以“包容”为桥,做跨越文化的沟通者。在国际发展的课堂中学会倾听,在国际交流项目的互动中尊重差异,在全球治理的模拟谈判中理解多元诉求,将清华的“行胜于言”转化为跨文化协作的信任基础。

同学们,清华公管人,要做“顶天立地”的人,既有全球视野、理论高度,也扎根中国大地、解决实际问题。未来几年,我们会以“清华公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在每一堂课上为你们传道授业,在每一次实践中为你们保驾护航。期待早日看到你们带着“清华印记”,在祖国大地描绘“民生故事”,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声音”,成为真正“明德为公”的清华公管人!

最后,祝各位同学在清华园学有所成、不负韶华!愿公管因你们更精彩!愿清华因你们更荣光!

谢谢大家!

编辑丨王瑞琪审核丨朱旭峰

来源:美术小黑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