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涝南旱”,中国的降雨带真的北移了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9:29 2

摘要:今年夏季,华北等地的雨格外猛烈,多地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强降雨,虽然已经告别了“七下八上”,但雨水仍在持续。

你有没有感觉到

这几年的降雨变得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了!

北方多地频频遭遇强降雨

一轮接一轮的暴雨,屡屡刷新历史纪录

动不动就是“几十年一遇”

而在南方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37℃以上的高温已是常态

局地甚至超过40℃

雨水也迟迟不肯光顾

这一北一南的极端天气对比

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难道中国的降雨带,真的向北移动了吗?

今年“北涝南旱”

多地迎来几十年最强暴雨

今年夏季,华北等地的雨格外猛烈,多地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强降雨,虽然已经告别了“七下八上”,但雨水仍在持续。

那么,这个夏天华北地区的降雨究竟有多强?

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七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也是北方防汛的关键期

图源:中国天气网

据中国天气网统计,今年7月18日至8月17日的一个月内,华北等地共出现两次暴雨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

2025年7月26日,呼和浩特市气象台解除暴雨蓝色预警。图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洪峰过后堤坝水位

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东部至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大部、天津北部累计降水量达250毫米以上,少数地区超过500毫米。

降雨量最大的地方是北京密云上甸子,累计降雨量高达839.2毫米。

图源:中国天气网

这个数字尤为惊人,要知道北京密云上甸子常年(1991年至2020年)年均降雨量仅为562.8毫米

也就是说,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降下了超过常年一整年总量的雨水

图源:微博截图@生命时报

持续得降雨,使得北京今年夏季格外潮湿

在市区公园和郊区潮湿区域,野生蘑菇也进入疯长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中出现了北京地区毒性极强的肉褐鳞环柄菇。(提醒大家野外遇见务必远离,切勿采摘、更不可食用!)

肉褐鳞环柄菇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甚至在城区的北京林业大学路边,成片的蘑菇成为今夏多雨最直观的见证。

图源:小红书@Chung Lin

近日,京津冀地区再度迎来了新一轮降雨,不少网友调侃:“北京跟广州一样多雨”、“为啥三天两头下雨”、“感觉北方才是这个夏天的‘真江南’吧”

2025年8月21日,北京,游客冒雨游览故宫。

而对于上班族来说,这雨也是“精准打击”,总挑在上下班通勤时段开始下雨,不少网友戏称此时段的降雨为“牛马雨”

心里的苦只有打工人自己清楚

“牛马雨”确有科学依据,这种晚高峰的阵雨专称为“夜雨”

其形成主要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夜间其西侧低空急流增强,带来降雨,尤其在京津冀地区明显。地形也会影响急流强度,夜间山区空气下沉、平原空气上升,形成温度梯度,通过大气热成风作用增强急流,进一步促发夜雨。

夏季对流雨通常有两个高峰:午后到傍晚、后半夜到清晨,恰与出行高峰重叠。白天地面受热强烈,午后气温最高,水汽抬升遇冷形成雷阵雨,即常见的“下班雨”。

北京国贸穿云

中国水利部表示,今年7至8月,中国总体确实呈现“北涝南旱”的降水格局。

北方洪涝偏重,局地暴雨洪涝事件多发重发,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及钱塘江、闽江则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中央气象台8月26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上图为此次的降雨

下图指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气温可超过40℃

一北一南,清晰体现出了“北涝南旱”的格局

为何今年汛期出现“南北反差”?

据中国气象局分析,随着夏季风像北推进,江南、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区的梅雨季节开始时间均较常年偏早,但持续时间总体偏短

2025年6月10日

江苏苏州,江南梅雨季节

大雨中的拙政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比常年提前了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截至8月25日,雨季已持续52天,明显长于常年的30天。

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大,这三层BUFF也使得这个雨季华北格外潮湿,从而形成了当前“北涝南旱”的显著南北反差。

大雨后的北京天坛祈年殿

那么,造成今年这种反常雨季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就必须提到夏季天气中的“常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

从气象原理来看,副高是由赤道上空的气流向极地流动时,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逐渐在副热带地区下沉形成的。

这种下沉气流就像一个无形的 “锅盖”,使得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不断被压缩增温,同时抑制了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

因此,副高控制的中心通常干旱少雨,然而在其西北侧边缘,由于常常是冷暖空气相遇的地方,反而容易形成大范围的持续性降水

副热带高压带是控制太平洋台风活动和中国春末到秋初降水的重要暖性气压系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8期

今年7月以来,副高整体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

尤其是7月,副高脊线位置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华北地区频繁位于副热带高压北侧边缘地带。

这一区域正是冷暖空气激烈交汇的地带,来自低纬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源源不断向北输送至我国北方地区,再与高纬地区南下的冷空气频繁交汇于华北一带,造成该地区降水明显偏多。

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副高北界向高纬度拓展

为副高北抬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

图源:微博@中国气象局

而在南方,由于副高整体依然偏强,在它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明显,导致高温天气长期持续。

即便已过立秋,江南、华南北部等地依然高温高湿,闷热体感如“蒸桑拿”,“秋老虎”势头强劲,牢牢掌控着这一带。

2025年8月24日,受持续高温影响

南京再现蓝天白云水晶天

所谓“秋老虎”,就是指立秋节气以后还会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时间约7至15天。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秋老虎出没地图来看

自8月27起未来一周

“秋老虎”出没地区较为广阔

10余省区市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图源:中国天气网

当然综合来看,造成今年“北涝南旱”的南北反差局面,并非仅由副高单一因素导致。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近期频繁的台风活动及地形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这样的天气格局。

2025年8月25日下午,海南三亚

台风“剑鱼”过境后

三亚主干道已陆续恢复正常

中国的降雨带,真的北移了吗?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降雨过程明显增多,叠加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2020年3月云南亚洲象群异常北迁、2021年7月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竟出现了破纪录的洪水现象……

2024年8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登上热搜

图源:新疆广播电视台

这些异常信号,似乎都在指向一个趋势:北方的气候是否正趋于湿润?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疑问:“中国的降雨带,真的正在北移吗?

2025年8月21日,山西长治

初秋强降雨后浊漳河流量激增,河水变黄

我国雨带近年来确实存在北移的特征,但并不会“一路向北”无休止推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伯奇研究员曾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我国东部夏季平均降水数据,绘制了一幅降水距平(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值)图,应该说雨带确实存在北移现象。”

也就是说,从气象观测事实来看,近年来我国雨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北移。

2025年8月26日,浙江高温持续

游客在苍南县沿168海岸线的海螺湾沙滩消暑纳凉

不过,尽管北方降水持续增加,但“北涝南旱”并未形成长期气候趋势。我国降水格局具有显著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并非一成不变:

20世纪50—70年代呈现“北涝南旱”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为“南涝北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南北两条雨带的大背景下。

近年来(2021—2024年),北方降水持续偏多,南方高温干旱加剧。

图源:国家气候中心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球变暖持续加剧,但其与雨带北移并不是线性关系,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同样是雨带北移的“幕后推手”。

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如全球海温异常、西部利亚冷空气活动以及北上的台风等,同样是推动雨带北移的重要因子。

而更长期气候变化影响很难通过单次事件或短期数据定量分析,更多是宏观角度的极端事件频率、强度变化等来综合分析。

拉尼娜事件对全球气候影响

图源:国家气候中心

不过从防灾减灾角度来看,雨带北移无疑增加了北方地区的防汛压力。

我国黄河流域存在大量“地上悬河”,如强降雨持续覆盖该区域,防洪形势将极为严峻。同时,受早期城市规划局限,许多城市内涝问题突出,“暴雨看海”已成为常态。

因此,面对降水格局异常变化、极端强降雨天气增多,暴雨考验下的北方城市,需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牢牢抓住应对极端天气的“主动权”。

2025年8月6日,郑州迎强降雨天气,溱水河、洧水河水位明显上涨,水量增大

近期极端天气频发

请大家密切关注预警

注意防雨防涝,减少外出,科学避险

防灾意识不可少,安全第一要记牢

参考文献

[1]单之蔷,关于洪水的几个话题.中国国家地理 2020年08期.

[2]纵观30年!以年代际尺度看“七下八上”的雨!中国气象.2023-08-18.

[3]雨带真的北移了!中国气象数据,2023.07.05.

[4]中国雨带探析 ——风自海上来 雨往何处去.中国气象报社 2023年07月03日.

[5]华北雨季降雨量超839毫米,副热带高压偏北致北京频繁降雨.央视财经,2025-08-19.

[6]那些年他们常提起的“副热带高压”.中国气象报社2018-06-28.

[7]左凌仁,2010 高温、干旱、暴雨、泥石流 中国的极端天气预示了什么?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09期.

[8]处暑继续热!全国秋老虎出没地图出炉 看看哪里将上演高温连续剧.中国天气网,2025.08.27.

[9]暴雨考验下,北方城市如何抓住“主动权”?瞭望智库,2025.08.20.

[10]北涝南旱是否将成长期趋势?| 汛问水雨情.中国水事,2025.08.21.

[11]全球变暖,我国降雨带北移,新疆正成为塞北江南?阿克苏之窗,2022.04.24.

[12]雨带会“从南走到北”?主导哪里的雨季?中国气象,2024.07.24.

[13]深入研究|中国降水线北移的气候变化与影响研究报告.生活视界放大镜,2025.08.26.

[14]“七下八上”已过不等于雨季结束 数据看今年华北雨季有多猛.中国天气网,2025.08.19.

[15]北京公园郊外出现剧毒蘑菇,可致人死亡!北京新闻广播,2025.07.18.

[16]北京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今年“七下八上”,华北泼下多少雨?北京日报,2025.08.19.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文创作团队

话题

你那里天气如何?是旱还是涝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