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斯科保卫战于1941年9月30日爆发,一直持续到1942年4月,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以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在残酷的寒冬中保卫自己的城市。作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开端,它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打破
莫斯科保卫战于1941年9月30日爆发,一直持续到1942年4月,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以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在残酷的寒冬中保卫自己的城市。作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开端,它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打破了德国纳粹战争机器“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世界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决心。
莫斯科市中心果戈里大道4号,这栋有着70多年历史的苏联风格建筑,是俄罗斯退伍军人联盟所在地,墙上的每一枚勋章都镌刻着烽火岁月。
纳粹德国以“巴巴罗萨行动”撕毁和约后,凭借“闪电战”迅速推进战事。到1941年9月,兵锋直指莫斯科,月底德军发动“台风”行动,企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苏联首都。
出生于1923年的库罗帕特科夫,当年还是军校的青涩学员。八十多年过去,德军轰炸的轰鸣声依然在他耳畔回响。他说当时飞机就从头顶飞过,敌军射杀了军校生。这样的射击,日夜都在进行着。
面对步步紧逼的德军,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下令动员全国力量进行保卫战。
当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集结了约180万兵力直扑莫斯科,苏军则调集三个方面军共125万兵力,在莫斯科以西构筑了纵深300公里的3道防线。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两万八千多名苏军士兵在红场接受检阅后,开赴战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举行的红场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军士气。
从莫斯科驱车140公里,记者踏上了当年的战斗前线——莫斯科远郊的伊林斯基防线。
伊林斯基防线当时是保卫莫斯科的最前线,时至今日,防御工事上裸露的钢筋仍能显示当时德军的进攻速度非常快,防御工事甚至来不及完全建成就投入了战斗。
在整条伊林斯基防线上,这样的防御工事超过150个。守卫它们的,除了苏军正规部队,还有来自附近波多利斯克军校的3500多名学员和教官。在战斗遗址旁的博物馆里,青年官兵们的照片、日记静静陈列。
伊林斯基防线军事历史博物馆馆长谢尔盖耶夫娜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诉说当年的故事,她说当时一个在战斗中受重伤的军校生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下,祖国面临危险,需要集中所有力量阻止并把敌人击退几百公里。
这群年轻人奉命坚守5天,实际上却用生命坚守了12天,成功迟滞德军攻势。3500多名学员最终幸存不足1000人。如今,民众常来纪念雕像前,缅怀用青春筑起“最后防线”的英雄。
一位带着孙子来这里的奶奶告诉记者,她的祖父和外祖父都在战争中牺牲了。这次带孙子来看纪念碑,以及了解关于波多利斯克军校学员的故事。
在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下,1941年12月,苏军由防守转入反攻。到1942年初,德军被迫向西撤退100至250公里。利用德军防寒准备不足的弱点,苏军从三个方向发起总攻,4月中旬已向西推进350公里,收复大片失地。
八十年光阴流转,英雄从未被遗忘。今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阅兵纪念战争胜利80周年,当年浴血奋战的老兵代表受邀重返红场。
俄罗斯退伍军人联盟主席阿扎罗夫说,莫斯科举行这样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是对老兵关注和尊重。他也听到这些老兵离开时说:“请再次邀请我们来这里吧,在这里我们仿佛获得新生。”
来源:看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