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普】发生呛咳不用怕,康复帮你改善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9:27 2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些老人会不时在饮水、进食时发生呛咳。当老人出现进食呛咳时,家人多会产生焦虑,常会有疑问:“在家能进行康复训练吗?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就诊?”本文将详细讲解呛咳的产生原因、居家康复注意事项与就医指南,帮助老年朋友改善呛咳症状,远离呛咳危害。

发生呛咳不用怕,康复帮你改善它

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些老人会不时在饮水、进食时发生呛咳。当老人出现进食呛咳时,家人多会产生焦虑,常会有疑问:“在家能进行康复训练吗?什么情况下需要送医就诊?”本文将详细讲解呛咳的产生原因、居家康复注意事项与就医指南,帮助老年朋友改善呛咳症状,远离呛咳危害。

饮水、进食呛咳原因

中老年人出现饮水、进食呛咳(喝水时液体误入气道引发咳嗽),通常与吞咽功能异常有关,可能是生理性衰老或疾病的表现,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生理性原因:衰老导致的吞咽功能退化

1、咽喉部肌肉松弛

随着年龄增长,咽喉部肌肉(如环咽肌、声带肌群)弹性下降、协调性变差,吞咽时喉部不能及时闭合,导致水或液体误入气管。

2、神经反射敏感性降低

控制吞咽的神经(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液体刺激的反应延迟,可能在水进入咽喉时未及时触发吞咽反射,引发呛咳。

3、唾液分泌减少

老年人唾液腺功能减退,口腔湿润度不足,液体润滑作用减弱,吞咽时易因摩擦或流速失控而呛咳。

二、病理性原因:疾病影响吞咽功能

1、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

(1)脑卒中(中风):脑干或大脑皮层的吞咽中枢受损,导致吞咽反射障碍,表现为喝水时喉部无法有效闭合(尤其是单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伴随呛咳时需警惕急性中风)。

(2)帕金森病: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咽喉部肌肉僵硬、运动不协调,吞咽时喉部上抬无力,液体易漏入气道。

(3)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病:神经传导异常或肌肉萎缩,直接影响吞咽肌群的控制。

2、肌肉或结构异常

(1)重症肌无力:咽喉部肌肉无力,吞咽时软腭、声带无法正常闭合,导致液体反流入鼻腔或气管。

(2)食管疾病:食管狭窄、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肿瘤等,因食物通过受阻,液体滞留咽喉部,吞咽时易误吸。

(3)头颈部手术或放疗后:如甲状腺手术、鼻咽癌放疗,可能损伤咽喉部神经或肌肉,导致吞咽功能障碍。

3、呼吸系统关联问题

(1)声带麻痹:单侧或双侧声带活动受限,吞咽时声门无法完全闭合,液体直接进入气管。

(2)慢性咳嗽或肺部疾病:长期咳嗽导致咽喉部敏感性增高,可能因轻微刺激引发反射性呛咳。

4、其他诱因

(1)药物副作用:某些降压药(如ACEI类)、镇静剂可能引发唾液分泌减少或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加呛咳风险。

(2)心理因素:焦虑、紧张时可能出现咽喉部肌肉痉挛(如“咽部异物感”),导致吞咽不协调。

三、初步评估与应对建议

1、观察呛咳频率与伴随症状:记录呛咳发生时的状态(如直立位或卧位、喝冷水或热水)、是否伴随疼痛或声音嘶哑,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调整饮水方式:

(1)改用小口径吸管、缺口杯 或用 汤匙少量分次饮水(每次≤5ml),避免仰头喝水(低头吞咽,下巴贴近胸骨)。

(2)尝试将水调成 蜂蜜水、增稠剂调制的浓稠液体(减少流速,增加黏度,降低误吸风险)。

居家吞咽功能康复

一、口腔肌肉训练

1、唇部训练:让老人紧闭双唇,然后尽量将嘴唇向两侧拉伸,做出微笑的表情,重复10 -15次。也可进行吹口哨、抿嘴吹气等动作,锻炼唇部肌肉力量。

2、舌部训练:让老人将舌头伸出,尽量向前、向上、向下及向两侧伸展,每个方向停留3 - 5秒,重复10次。还可做舌部搅拌动作,在口腔内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舌头。

二、吞咽功能训练

1、空吞咽训练:让老人做空吞咽动作,每次吞咽后保持口腔和咽部肌肉收缩状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20次。可在饭前进行,以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2、屏气-发声运动:让老人深吸气后屏气,然后发“啊”音,重复5-10次。此训练可改善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肌力。

居家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针对中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居家康复训练,除了基础的康复方法,还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一、安全与环境注意事项

1、进食环境安全

(1)保持安静、整洁的进食环境,避免分心(如看电视、聊天),减少呛咳风险。

(2)卧床者需抬高床头至 60°-90° 半卧位,进食后保持体位30分钟,避免立即平躺;坐位进食时,确保座椅稳固,背部有支撑,保持坐姿头稍前倾。

(3)一口量不宜过多,一般从5毫升开始,根据吞咽情况逐渐增加。进食速度要慢,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吞咽完后,可让老人做几次空吞咽动作,再进食下一口。

2、避免误吸与窒息

(1)严禁用普通杯子直接饮水,改用 缺口杯、吸管杯或汤匙(每次饮水量≤5ml),饮水时低头吞咽(下巴贴近胸骨)。

(2)若发生呛咳,立即停止进食,轻拍背部,鼓励咳出食物;若出现面色发紫、呼吸困难,立即清除口腔异物并就医。

3、食物选择:根据吞咽障碍程度调整食物质地。轻度障碍可选软烂食物,如香蕉泥、豆腐脑;中度障碍宜用泥状或糊状食物,像土豆泥、米糊;重度障碍则需依靠匀浆膳等特殊医学食品。

二、训练操作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1)每项训练(如舌部运动、空吞咽)每次重复 10-15次,每日2-3组,以不感到肌肉酸痛或乏力为度。

(2)若老人出现头晕、呼吸急促、出汗等不适,立即停止训练并休息。

2、口腔清洁与健康

(1)训练前后检查口腔,清理假牙、残食,保持牙齿和口腔卫生(每日刷牙+漱口≥2次),预防感染或异味影响食欲。

(2)若存在口腔溃疡、唾液分泌减少,可遵医嘱使用润唇膏或口腔喷雾。

3、体位与动作规范

(1)头部姿势调整:吞咽时可根据情况选择 低头吞咽(防呛咳)、转头吞咽(单侧咽部无力时)或 点头吞咽(加强喉部上抬),具体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2)避免强迫训练:若老人抗拒或配合度差,先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紧张,再逐步引导。

三、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情绪疏导与鼓励

(1)吞咽障碍易导致老人焦虑、抗拒进食,家属需耐心陪伴,用积极语言鼓励(如“这次比上次进步了”),避免催促或指责。

(2)可通过播放舒缓音乐、少量多次进食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2、家属协助技巧

(1)喂食时位于老人正前方,视线平齐,便于观察吞咽情况;

(2)准备好吸引器(如有条件),以防突发呛咳时紧急清理口腔;

(3)记录每日进食量、呛咳次数及训练反应,供医生评估康复效果。

3、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偏方

不随意使用“促进吞咽”的中药或保健品,所有训练方案需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尤其是合并脑卒中、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

及时就医指征

一、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1、频繁呛咳、无法控制唾液或食物反流;

2、进食后出现发热、咳嗽加剧(可能提示吸入性肺炎);

3、持续2-3天无法正常进食,体重明显下降(1周内体重下降>2kg);提示吞咽功能严重受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4、伴随症状:如吞咽时疼痛、声音嘶哑、吞咽梗阻感加重(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食管狭窄)。

二、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若饮水呛咳伴随以下症状,可能提示严重疾病,需紧急就诊:

1、突发呛咳+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可能是脑卒中(黄金抢救时间4.5小时内)。

2、进行性加重的呛咳:从偶尔呛水发展到吃软食也呛咳,可能提示食管肿瘤、重症肌无力等。

三、及时就医检查

到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可能需要做 吞咽造影、喉镜、头颅CT或MRI等检查,明确呛咳原因(如神经损伤、结构异常)。明确诊断且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总结一下,中老年人饮水、进食呛咳并非“单纯衰老”,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生理性退化可通过调整饮食和训练改善,但一旦伴随神经症状(如肢体麻木、言语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脑卒中、肿瘤、神经肌肉疾病等风险,避免延误治疗。早期明确病因并干预,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居家康复的核心是 “安全第一、循序渐进、精准评估”。家属需密切观察老人状态,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如刷牙时做唇部运动,进餐时练习吞咽姿势),同时定期与医院康复科沟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方案。若障碍持续加重或出现紧急情况,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因居家护理不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

作者介绍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治疗师

吴辉

出诊地点:西城院区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专长:卒中康复、颈腰椎病、关节疾病康复、骨科术后康复、吞咽障碍康复、言语系统康复(失语症、构音障碍、口吃)、OSAHS综合症康复等多种疾病的康复。

患者服务平台小程序

提供友谊医院医疗服务相关资讯。

提供预约挂号、报告查询、在线咨询等移动服务。

微信视频号

快手短视频

抖音短视频

喜欢我们的内容

来源:北京友谊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