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工厂”的订单,为何排着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9:06 2

摘要:操作台前,水晶饼、软香酥、老婆饼、绿豆糕等秦式糕点的面皮在工人手中反复擀压,包入秘制馅料后,再用模具塑形。成型的糕点被送入烤炉烘烤,出炉后整齐码放,等待自然冷却、装箱。包装区内,工人们动作麻利,笑言:“最近订单多,客户都排着队。我们得加紧干。”

8月25日,泾河新城同新食品园区,传统糕点香气四溢,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牵引着步履踏入陕西志宽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志宽食品”)的生产车间。

操作台前,水晶饼、软香酥、老婆饼、绿豆糕等秦式糕点的面皮在工人手中反复擀压,包入秘制馅料后,再用模具塑形。成型的糕点被送入烤炉烘烤,出炉后整齐码放,等待自然冷却、装箱。包装区内,工人们动作麻利,笑言:“最近订单多,客户都排着队。我们得加紧干。”

订单饱和与产能稳定,已成为志宽食品这座现代化食品“工厂”的常态脉搏。

自1992年创立以来,志宽食品已发展为集研发、生产、加工中西点及肉制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依托现代化工厂与十万级无尘净化车间,企业不仅铺开100余款创新糕饼,将关中文化凝练为水晶饼的晶莹剔透、软香酥的入口即化、长安饼的绵密醇厚,更以自主研发的秦式月饼填补陕西本土品类空白,并同步拓展西点、粽子、肉制品等复合产品线。自入驻泾河新城后,志宽食品已成功了推出长安礼、糕歌长安、长安花酥等十余款文创糕点,实现了文化符号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

三十年如一日的匠心传承与创新胆识,让志宽食品先后获评“陕西十佳烘焙企业”及“西安老字号”称号——两块沉甸甸的荣誉牌匾,既是行业权威对传统工艺的致意,亦是对现代食品工业升级的见证。

如今,志宽食品的创新糕饼已进驻全国近3000家商超与旅游网点,更深度嵌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与盒马鲜生共创联名礼盒激活节日消费,在秋林商贸特色专柜化身为西安“味觉名片”,同时成为三星、华为等企业员工福利采购的优选。志宽食品承载关中文化的创新糕饼,正以美味为媒介,悄然串联起当代生活的多样场景与现代职场的情感共鸣。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基因,在今年端午节的创新实践中尤为亮眼。志宽食品以三十余载匠心工艺为根基,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盒马鲜生,将盛唐文化凝练于端午美食,共同研发推出了“长安糕玺”“糕歌长安”“粽览长安”三款文创伴手礼。

文创伴手礼

“食品是让文物从展柜走进生活的载体,我们期待消费者在美味中触摸历史。”据志宽食品总经理聂雅健介绍,在联名产品研发中,设计团队亲手解密陕历博文物元素,将盛唐文化植入传统工艺,既延续了手工细作的匠心底蕴,又以可食用的形式让盛唐文明走入当代生活。

“‘长安糕玺’绿豆糕以低糖配方重塑‘玺印’尊贵符号,通过细腻绵密的口感唤醒千年古都记忆;‘糕歌长安’绿豆冰糕复刻‘唐宫御宴’遗韵,打造了一幅可食用的‘历史乐章’;‘粽览长安’礼盒则通过纹样解构,让消费者在品尝时感受文明的温度。”聂雅健介绍说。

据了解,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中秋节,志宽食品将深度挖掘利用文化资源,以历代钱币为创研灵感,推出“月满盈财”钱币文化月饼。届时,大秦、王莽新朝、三国蜀汉、北魏及唐朝的古钱币元素将融入饼身,为佳节添一份历史韵味。

志宽食品蓬勃生长的沃土,正是泾河新城精心培育的同新食品园区。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更是一个以大数据平台为神经中枢的产业生态圈:前端连接原材料直采体系,降低企业成本。中端依托“产学研用”融合引擎,吸引陕西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等机构共建实验室,将高校科研成果注入生产线。后端打通电商与文旅渠道——志宽食品的端午、中秋联名产品借力盒马的供应链优势,让“西安味道”与“盛唐文化”走向全国;“长安的荔枝酥”等创新产品也通过茯茶镇观光研学基地走向全国。传统糕点由此蜕变为“大而精”的智慧产业集群。

立足泾河新城,志宽食品与同新园区的共振折射出区域食品工业的升维战略。近年来,泾河新城以“园区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动传统食品工业转型升级,让“舌尖”上的产业更有“滋味”。发布重点产业链紧缺人才目录,向食品企业输送研发骨干;优化政务服务,企业办手续可走“高效一件事”套餐......泾河新城以政策与服务为桨,推动着本土企业从“单兵突围”转向“集群共进”,最终将田间麦香、烤箱热度转化为城乡增收的暖流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10亿元的马来西亚—中国食品产业园也于去年落地新城,棕榈油、咖啡等东南亚原料将实现本地化加工,与志宽食品等本土食品企业形成产业链互补,共同打造特色食品产业聚集区。

在泾河新城,食品工业这条传统赛道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从“田间”到“舌尖”一块糕点的香甜,也正逐步“酝酿”着一个产业的“醇厚”未来。

来源:丝路新陕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