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晋江图书馆的实习,是一场与知识相伴、与读者同行的奇妙旅程。这里,有书架间穿梭的忙碌身影,有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更有文化传承的温暖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张露霄和周晓宇的实习日记,去感受他们在图书馆的点点滴滴,体会那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
在晋江图书馆的实习,是一场与知识相伴、与读者同行的奇妙旅程。这里,有书架间穿梭的忙碌身影,有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更有文化传承的温暖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张露霄和周晓宇的实习日记,去感受他们在图书馆的点点滴滴,体会那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收获。
PART.01
张露霄
在晋江图书馆的实习,是一段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图书馆的日常运作,更让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文化传播与服务读者的深刻意义。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部门的工作,从文学、总服务台、期刊到数字体验区,我学习了图书分类、期刊管理以及读者咨询解答等基本技能。这些岗位的学习让我对图书馆的日常运营有了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严谨与庄重。在这些岗位上,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管理图书资源,还学会了如何与读者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这期间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三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漆器”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这三场活动,是我实习期间最具挑战性也最有成就感的部分。活动筹备期间,我深入研究了漆器的历史与文化,精心挑选了适合儿童的绘本,并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和手工体验。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当天,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认真聆听绘本讲解,积极回答问题,手工体验环节更是热闹非凡。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我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满足。这三场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主讲人的责任与使命,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知识传递的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我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让自己在这份传承中得到了成长与升华。
除了阅读推广活动,我还参与了图书馆的其他工作,如资源建设部的采编工作和读者捐赠活动。在采编科室,我学习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参与了图书的分类、编目和贴标签工作,这些工作让我对图书馆的资源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读者捐赠活动中,我参与了上门收取书籍。这些经历让我感受到了读者对图书馆的热爱与支持,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服务读者的机会。
在晋江图书馆的实习,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在服务中成长,更让我体会到了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将在这里学到的一切,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继续为传播知识、服务读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PART.02
周晓宇
时光荏苒,在晋江图书馆的实习已近尾声。回首这段日子,主要穿梭于业务流通部的服务台与书架间,也奔走在活动拓展部的捐书路上——从晨光中为读者办理借阅的扫描枪,到烈日下接过捐赠书籍的双手,每一页纸都记录着成长。
在业务流通部的实习中,我深入参与了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工作。在前台岗位,每天需要处理上百位读者的借还书需求,熟练掌握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要求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读者咨询的问题千差万别,从简单的借阅期限查询到复杂的系统操作指导,都需要快速准确地应对。特别是在暑期高峰期,如何在排队等候的情况下保持服务质量,是对应变能力的极大考验。 排架工作让我对图书馆的“秩序”有了全新认识。按照中图法分类规则,我需要将归还的图书准确归位,误差必须控制在最小范围。这项工作培养了我对索书号的敏感度,也让我体会到图书管理员对细节的坚持——每一本错放的图书都可能成为读者寻找时的“拦路虎”。此外,期刊报纸的上下架工作让我掌握了出版物的时效管理要点,确保读者总能获取最新的资讯。
在活动拓展部的实习则展现了图书馆的“另一面”。参与“爱心捐书”活动期间,我跟随团队走访了一户捐赠家庭。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体力——每次搬运都要确保书籍完好无损,更需要沟通技巧——要真诚感谢捐赠者,同时解答他们对捐赠流程的疑问。在此期间,我们也在图书馆的协助下,开展了三场有关漆器的阅读推广。回到馆内,我们要对捐赠图书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知识来判断书籍的馆藏价值,同时也要考虑读者的实际需求。通过整理捐赠数据,我发现文学类和儿童读物是最受欢迎的捐赠品类,这为后续的采购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两个部门的实习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业务流通部注重标准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而活动拓展部则强调灵活应变和情感连接。但它们的核心都是“服务读者”——前者确保知识获取的便捷性,后者拓展知识传播的广度。这种“内外结合”的工作模式,让我对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2025年福建师范大学“阅享乡童”社会实践队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