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电脑,让GPT写代码;吩咐设计,让Midjourney出图;安排任务,让Claude做规划——看起来团队已经AI化,效率应该翻倍才对。但现实却是:产品依然延期,员工反而更忙,效率不升反降。
打开电脑,让GPT写代码;吩咐设计,让Midjourney出图;安排任务,让Claude做规划——看起来团队已经AI化,效率应该翻倍才对。但现实却是:产品依然延期,员工反而更忙,效率不升反降。
问题出在哪里?吴恩达的发言一针见血:大多数团队只是在“表演AI”,而不是真正用AI做事。
作为Google Brain创始人,现任AI Fund掌舵人,吴恩达看过无数团队的AI化实践。他发现一个惊人反差:AI能力每月都在飞跃,但团队使用AI的能力却停滞不前。真正可怕的不是不会用AI,而是自以为会用AI。
▍从“AI辅助”到“AI执行”的鸿沟
有些团队曾经陷入这样的困境:每天早上开会分配任务,然后各自去找AI帮忙,最后再把AI的产出拼接起来。看起来每个人都在用AI,实际上却增加了更多协调成本。
直到有些人意识到问题所在:人们把AI当成了更快的搜索引擎,而不是可以托付任务的执行者。
现在,进化到会直接告诉AI:“这是本周要上线的需求,请列出开发计划,编写代码,完成测试,并部署到预发环境。”然后,AI真的会把这件事完整地做完。
这种转变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彻底重构。就像吴恩达说的:“重点不在于AI多聪明,而在于它能不能把一件事情完整的做好。”
▍小团队正在用AI颠覆传统组织
有趣的是,规模越小的团队,越容易实现真正的AI化。
有些初创公司只有3个人,却完成了过去需要10人团队的工作量。他们的秘诀不是加班,而是重新设计了工作流程:所有重复性工作都交给AI,人类只做决策和创意。
相反,很多大公司还在用“人海战术”:招更多人来管理AI,设置AI协调员,成立AI监督组……结果就是组织越来越臃肿。
吴恩达对此看得很透:“有团队问我需要招多少人,我都会反问:为什么不是需要多少个AI组件?”
▍产品经理正在成为AI时代的瓶颈
最让人意外的是:工程师们已经能用AI快速实现功能,产品经理却成了拖慢进度的环节。
传统的产品开发流程是:市场调研→需求文档→原型设计→评审会议→开发上线。现在AI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开发和测试,但产品决策还要花两三周。
这让人想起吴恩达的观察:“现在的瓶颈已经从写代码转移到了产品决策。”AI把执行门槛降到了最低,却把决策质量要求提到了最高。
优秀的PM不再需要写出完美的文档,但必须能快速理解用户、快速试错、快速调整。就像打篮球快攻,没时间让你慢慢想战术,必须瞬间做出最佳判断。
▍全员AI化不是口号,而是生存必需
有些人会发现,财务总监成了AI用得最好的人。
财务让AI自动审核合同、提取付款信息、生成财务报表,甚至预测现金流。现在财务团队5个人干完了过去20人的工作量,而且准确率更高。
这印证了吴恩达的观点:“不是每个人都要会写代码,但每个人都要能清楚地告诉AI要做什么。”
未来的职场,不会用AI的员工就像今天不会用电脑的员工——不是能力问题,是生存问题。
▍真正的AI化需要推倒重来的勇气
人们花了两年时间才明白:真正的AI化不是给现有流程加上AI工具,而是用AI重新定义工作方式。
现在我们的原则是:任何新任务来时,先问“AI能全部完成吗?”→“AI能完成多少?”→“需要多少人配合AI?”
结果让人惊讶:很多我们认为必须由人完成的工作,AI其实都能做得更好。而人类的价值,体现在那些真正需要创意、洞察和决策的地方。
吴恩达说得好:“最有竞争力的不是最聪明的团队,而是最会用AI的团队。”但什么是“真正会用”?大概就是,要把AI当同事,而不是工具;要重新设计工作流,而不是简单替代;要让决策速度匹配执行速度;要实现全员AI化,而不只是技术团队。
AI不是万能药,但会用AI的团队正在淘汰不会用的团队——这个速度,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快。
AI不是终点,而是重新定义价值的起点
AI带来的不是效率危机,而是价值革命。当执行成本趋近于零,人类智慧的真正价值才刚刚开始彰显——就像内燃机解放了体力劳动,AI正在解放脑力劳动。
这场变革不是在取代人类,而是在追问:当机器能完成绝大多数工作时,什么才是唯有人类能创造的独特价值?
吴恩达的警示实则是种启示:AI化不是技术的终点,而是组织进化的新开端。最成功的团队不再是那些拥有最多人才的团队,而是最先找到人机协作最优解的团队。
他们理解到,AI不是另一个需要管理的工具,而是需要对话的合作伙伴;不是对现有流程的优化,而是对工作本质的重新想象。
未来十年,我们会看到两种组织加速分化:一种在“表演AI”中继续内卷,另一种则用AI重构生产关系。而分野的关键,恰恰在于是否有勇气承认——真正的AI化,始于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终于找到“人机共生”的新平衡。
这或许就是AI最大的骗局:它假装是个工具,让我们误以为只需要学习新技能;实则它是面镜子,照出我们工作方式中所有不合理之处;它更是个支点,正在撬动人类文明数百年来积累的组织范式和生产逻辑。
人类从未被技术淘汰,只会被固守旧模式的自己淘汰——AI时代亦然。
来源:红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