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过了50岁,无论男女一定要打这2种疫苗!不要不当回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8:23 1

摘要:五十岁以后,身体像是翻过了一座山,很多事开始悄悄变得不一样。你走得慢了,饭量小了,睡得浅了,连一次感冒都能拖上十天半个月。问题是,病毒和细菌没在等你,它们反而更盯上了你这个“老弱的好目标”。

五十岁以后,身体像是翻过了一座山,很多事开始悄悄变得不一样。你走得慢了,饭量小了,睡得浅了,连一次感冒都能拖上十天半个月。问题是,病毒和细菌没在等你,它们反而更盯上了你这个“老弱的好目标”。

那么问题来了:过了50岁,什么才是真正该重视的健康投资?

答案不是保健品,不是每天吞一把维生素,而是——打疫苗。不是那种小时候打过的,而是成年人该打的两种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很多人一听“疫苗”,脑子里自动弹出的是儿童接种表,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但现实是:这两种疫苗,是50岁以后最不该错过的健康“盾牌”。你不打,是在赌运气,可等到病毒找上门,你就知道这不是小事。

为什么说这两种疫苗必须打?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带状疱疹。这个病名听着像皮肤病,其实它是潜伏在你身体里几十年的水痘病毒,等你年纪一大、免疫力一弱,它就跳出来捣乱。爆发的时候像火烧,皮疹一片片,痛得人整夜睡不着。最麻烦的是,有些人即便皮疹退了,神经痛却能拖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疼到人想撞墙。

不是吓唬人,是临床上见得太多了。五十岁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尤其是女性。有人说是压力大,有人说是免疫差,不管哪种原因,结果都一样:疼得人精神崩溃,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更现实的是,这病没法根治,只能对症。但有一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打带状疱疹疫苗。现在国内已经有上市的重组疫苗,安全性和保护率都不错。国外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接种后,发病率可降低超过90%。

再说肺炎球菌疫苗,这个名字可能更陌生。很多人以为肺炎是感冒拖出来的,其实不全是。肺炎球菌是一种细菌,它能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脑膜炎,尤其在老人身上,可能就是一次感冒起头,最后人直接住进了ICU。

国家疾控中心早就指出,肺炎球菌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肺炎死亡的主要元凶之一。而且它的传播方式很简单:空气飞沫。你挤个公交、去个菜市场、跟孙子亲热一下,可能就被带进来了。

问题是,很多老年人并不把这当回事。觉得自己“底子好”“扛得住”,可现实是,肺炎球菌感染后的死亡率在老年人中高得惊人。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因肺炎球菌感染死亡的比率接近15%。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被忽视的健康漏洞。而打疫苗,是截断这个漏洞最有效的方式。现在有多价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一次可提供多年保护,特别适合50岁以上人群。

你可能会问,疫苗打了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它不是护身符,更不是万能药。但它能极大降低重症风险,让你少进医院,少吃抗生素,少受罪。这就是它的意义。

很多人对疫苗有误解,觉得“打不打都差不多”,甚至担心安全问题。但这些疫苗在国外已经使用多年,数据成熟,副作用可控,比起你感染后的痛苦和代价,打疫苗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该担心的是,不打。

现实中,很多老人是在生过一场大病后,才开始四处打听疫苗的事,但那时候往往已经晚了。免疫力已经被掏空,疫苗效果也打折扣。接种最好的时间,是你还没生病、身体还挺得住的时候。

问题在于,我们的健康观念太“事后诸葛亮”,总觉得“等我真得了再说”。可有些病,一旦来了,留下的不是伤口,是一生的后遗症。

说到底,疫苗是用来防病的,不是治病的。这一步,你不提前走,就只能被动挨打。

从社会角度看,这也是一个被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中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在我们国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有些地方甚至不到10%。不是疫苗不好,是宣传不到位,观念没跟上。

在日本和德国,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早已纳入国家推荐接种计划。反观我们,还在靠家庭医生一对一地劝说,有时候连医生自己家里的老人都没打。

这不是个人懒的问题,是观念落后的集体现象。我们太习惯于“治病”,却总是忽视“防病”才是更便宜的健康投资。疫苗就是这种投资,回报率极高,成本却很低。

疫苗不是“神药”。它不是让你百病不侵,但可以帮你把最致命的那几种病,挡在门外。尤其是年纪越大,抵抗力越弱的时候,它就是你身体的“预警系统”。

站在医生角度,我最怕的不是病人病得重,而是病人原本可以不病。

一位72岁的老爷子,去年冬天因为肺炎住进ICU,插了气管,花了20多万,最后还是没挺过来。他儿子在病房外哭着问我:“如果早点打疫苗,是不是不会这样?”我只能沉默。不是因为不知道答案,而是知道这句话,太迟了。

我们都在熬时间,但病毒也在熬你。年纪越大,防线越薄,疫苗就是那层该补上的墙。不是可选项,是必须打的那一针。

别说“我身体好,不用担心”,那不是理由,是侥幸。五十岁以后,身体是你看不见的战场,你要给它武器,而不是空手上阵

别说“我怕打针”,疼一秒钟,总好过疼三个月。

别说“等下次体检再看看”,健康不等人,病毒不会预约。

现在能做的,就是去打这两种疫苗。不是为了现在的你,而是为了十年后的你,能不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后悔。

打疫苗,是50岁之后最聪明的一笔健康投资。

别再等到生病了,才想起医生说过什么。

关键的两种疫苗,记住: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愿你我都不是那个“后知后觉”的人。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评论、转发给你关心的家人朋友。让更多人知道:50岁以后,别再拿健康开玩笑

参考文献:

1、郑捷,王福生.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及疫苗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3):321-325.

2、高宇,陈志海.肺炎球菌疫苗在老年人群中的效果与推广策略[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1,27(5):552-557.

声明: 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草本健康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