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筑“基”强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措并举提升效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7:47 2

摘要:8月29日,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崂山区基层治理有关工作情况。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范成业,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科负责人钱亮,区委社会工作部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刚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8月29日,崂山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崂山区基层治理有关工作情况。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范成业,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科负责人钱亮,区委社会工作部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刚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筑“基”强网,全面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是扎实推进村改社区转型城市社区及改村工作。今年以来,先后指导中韩、沙子口街道做好牟家、中崂等村改社区转型城市社区;指导沙子口街道段家埠等14个村改社区,北宅街道沟崖、东陈社区改回村委会,对沙子口街道观海等3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域范围进行调整,并及时备案赋码。截止目前,崂山区累计已完成28个村改居社区转型城市社区,16个村改居社区改回村委会,剩余15个村改居社区,按照成熟一个转型一个的原则,力争2026年年底前实现应转尽转。

二是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规范村居事务民主管理,不定期对民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日常指导和监督,发现整改村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现象11起。抓好后进村居班子整顿,配合组织部门到相关村委会蹲点调研,与120名村民代表(股民代表)、22名党员代表约谈,收集各类问题20余个,并指导予以解决。

三是为基层“减负”“赋能”双向发力。持续巩固“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持续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组织各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开展村(社区)“滥挂牌”问题排查整治,严防反弹回潮。深化“社区万能章”整治,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等方式,规范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公用事业服务企业等要求村 (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

四是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为全区八百余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统一赋码,对街道社区工作者在岗情况、借调情况进行检查。重视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实施“崂山区社会工作人才赋能计划”,开展5期社会工作专题培训,动员337名社区工作者参加2025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社会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市委社会工作部社区工作者能力选拔赛,分获个人组三等奖、团体组三等奖。

五是组织实施社区治理新动能培育项目。通过挖掘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源动力,培育社区治理新动能,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系统总结社区治理的创新经验做法,探索具有专业性、持续性、典型性、推广性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先后召开3次基层治理座谈交流会,邀请专家团队到康城、新宏路、听海、东麦窑、曲家庄等社区(村)调研十余次,在小区党建引领治理共同体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开放式楼院自治管理等方面指导创新工作,一对一指导开展社区治理特色服务项目,并协助社区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唱好“共”字歌 社区更祥和》工作经验在《中国社会报》发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家园共同体”建设步伐》申报全国第二届“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六是持续推进“掌上社区”平台建设。加快“掌上社区”平台推广应用,采取“平台讲解+现场演示”“线上实操+线下测试”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社区(村)开展“掌上社区”平台使用专题培训2轮,覆盖培训学员900余人次。截至目前,已实现“掌上社区”平台与“崂先办”平台人口、房屋等66万条数据互联互通。

七是扎实推进将防范非法集资纳入基层治理工作。健全完善防范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防范非法集资“1145”工作法,持续发力宣传教育引导、风险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处置,有效减少非法集资涉刑类案件。组织街道指导村(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纳入基层治理宣传教育活动。与金融办对接社区(村)宣教计划研究制定防非宣教计划,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工作。

深化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

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崂山区社会工作人才赋能计划”,开展了5期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组织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组织和培训工作,动员发动1000余人报名参加2025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以“持证率提升”为目标,采取“线上+线下”“督学+促学”具体措施,多方联络培训资源,向报考人员提供考前免费辅导培训,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目前,崂山区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已登记注册的人员已经超过1100余人。

二是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制发《关于深入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举办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与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结对仪式,组织16个试点社区与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进行结对,支持社区开展融合试点工作。聚焦“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和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组织成立崂山区信访社会工作室,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动能,指导成立新就业群体法律志愿服务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点群体,指导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街道社工站开展爱老敬老、儿童关爱、“暖”新关爱、邻里守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联动融合活动300余场,策划开展“3·5学雷锋日”“爱心助考 护航梦想”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

下一步,崂山区社会工作部将重点围绕两大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牢牢把握“基层基础”,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上再提升。

持续做好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及时发现村(社区)挂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挂牌规范,做好回头看检查工作。

持续推进村改社区转型城市社区及改村工作。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依法依规推进,加强程序指导,完成年度转型任务。

推进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挖掘社区治理骨干带头人,搭建人才赋能平台,修订《崂山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根据街道需求招录社区工作者,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效能。

二是牢牢把握“宗旨初心”,推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再深化。

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发展。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规范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各行各业建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崂山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选一批“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示范项目,挖掘培育一批本土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挖掘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深化整合辖区内生力量,形成“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相互协作服务机制。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政校社”合作模式,建立崂山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专家智库,与驻区高校共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引入高校专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为融合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创新思路。持续实施“崂山区社会工作人才赋能计划”,举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推动社会工作人才能力素质提升。

青岛日报日记者提问:众所周知,“小马拉大车”是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想问一下,在这方面,咱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去年以来,区委社会工作部按照省委、市委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突出精准施策,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针对省、市整治方案归集的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崂山区的问题表现,自查上报突出问题6个,均已整改到位,全部销号。同时,指导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推进措施,健全完善信息沟通、统计分析、督办问效等工作制度,推动专项整治高质高效开展。一是开展社区工作事项负面清单的调研,收集汇总基层反映的“违规要求出具证明”等问题。指导社区(村)严格按照《青岛市崂山区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三张目录”、社区工作事项、社区综合考核评比项目、社区印章使用范围“三张清单”》要求落实社区证明事项,不在证明事项清单里的,一律不得让村(社区)出具。二是持续做好对村(社区)挂牌问题整治工作。指导街道、相关部门将“挂牌”整治成果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进行督导检查,严格标准要求,逐村(社区)抓好落实,通过各部门、各村(社区)全面自查,彻底整治各村(社区)牌子数量多、种类多、形式多、虚名多等各类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共清理各类违规挂牌1500余块。指导各街道不定期到各村(社区)对“挂牌”清理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文件精神对牌子种类和挂牌标准进行指导说明,使各村(社区)熟悉工作流程,抓好责任落实,确保整治效果。根据市委社会工作部安排,参加两次区市间“牌子多”清理整治交叉检查,学习借鉴兄弟区市一些好的做法,对崂山区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了整改。

记者提问:社会工作部是一个新的部门,想问一下,在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责有哪些?

社区专职工作者是指通过依法选举或任命产生的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等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和区(市)面向社会统一招录的全日制社区专职类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是积极执行党组织的决策、决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意见,办理本社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与社区居民利益相关的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帮扶救助、惠残助残等工作。

近年来,崂山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扣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通过赋能培训、机制优化、激励保障实现队伍素质与服务效能双提升,在队伍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能力系统化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实现队伍素质与服务效能双提升,在崂山区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夯实基层基础、服务辖区群众的中坚力量。比如,在业务能力提升上,崂山区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通过系统性、跨业务领域的强化培训,使社工能够熟练掌握人社、民政、卫健、残联等多条线政策业务,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在“五社联动”提升治理效能上,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崂山区通过联动融合发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纽带,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源等内外资源,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记者提问:刚刚您提到了崂山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崂山区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接下来的工作举措?

崂山区高度重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工作,率先制发了《崂山区“社工+志愿”联动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对阵地共享、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实践活动、项目培育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组建成立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发挥引领、联合、服务、促进作用,整合全区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资源。依托“区社会工作支持中心—街道社会工作站—社区社会工作室”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联动融合发展枢纽平台。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和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成立崂山区信访社会工作室、新就业群体法律志愿服务队,为社会治理创新注入新动能。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举办“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与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结对仪式。组织指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先进典型培育、评选,做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工作,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点群体,指导崂山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街道社工站开展爱老敬老、儿童关爱、“暖”新关爱、邻里守望、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等联动融合活动300余场,策划开展“3·5学雷锋日”“爱心助考 护航梦想”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进一步深化“政校社”合作模式,研究成立崂山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专家智库,与驻区高校共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引入高校专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为融合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创新思路。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鲁网青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