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1月28日,中共发言人公开表态:既然国民党在战场上连连失利,现在又想谈和,那就得先拿出点诚意,条件是必须马上抓一批发动内战的罪魁祸首,名单里头号人物蒋介石,宋子文排在第二位。
1949年1月28日,中共发言人公开表态:既然国民党在战场上连连失利,现在又想谈和,那就得先拿出点诚意,条件是必须马上抓一批发动内战的罪魁祸首,名单里头号人物蒋介石,宋子文排在第二位。
张乐怡出生在江西九江庐山一个殷实的家庭,她的父亲张谋知是当地声名在外的建筑商,凭着勤奋和胆识,从普通农家子弟一步步闯出一片天地,乐怡继承了父亲坚韧、不服输的性格,自小聪慧伶俐,深得父亲喜爱。
张谋知的家族原本世代务农,早年住在琵琶湖边,常年遭遇水灾,庄稼颗粒无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为了撑起家业,他的母亲刘氏不得不去九江城里给一户英国人家当佣人,刘氏为人勤快细致,渐渐博得雇主信任,雇主甚至允许她把孩子送进教会学校免费读书,次子张谋知和三子张谋信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长子张谋礼则不得不留在家中继续务农。
张谋信读完小学便回家帮工,但张谋知却一路学业优异,被送入同文学院营造专业,系统学习建筑设计,还掌握了流利的英语,鸦片战争后,九江和庐山成了外国人聚居的租界,大批洋人来此建造洋楼别墅,需要既懂西式建筑又能沟通的人才,张谋知恰好兼备这两点,他便开设了营造厂,专门承包房屋建造和建材买卖,凭着诚实和本事,他很快就成了九江小有名气的建筑商人,逐渐积累下丰厚的家业。
张谋知一共育有6个儿子和5个女儿,张乐怡排行第三,是他的掌上明珠,她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性格开朗活泼,又兼有女性的细腻与从容,大学时,她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中,帮父亲处理生意往来,就在这时,宋子文出现了,宋子文作为政界新贵来到庐山考察别墅建设,有人向他推荐了张谋知,得知是宋子文,张谋知心中暗喜,能与这位显赫人物搭上线,意味着家族有了更坚实的靠山,他亲自款待宋子文,把他请到家中详谈别墅设计。
席间张乐怡奉茶侍客,她气质端庄,谈吐得体,又能用英语与宋子文交谈,宋子文第一眼就被她的美貌与灵气吸引住,张乐怡初见宋子文,只觉得他气度不凡,但因容貌看起来年长,便随口称呼他为“叔叔”,这一声让宋子文有些尴尬,却也觉得颇为有趣,在别墅建造事项敲定后,宋子文提出想游览庐山风光,并邀请张乐怡作陪,张谋知心中自是乐意,尤其得知宋子文尚未婚娶,更是暗自觉得这或许是一门好姻缘。
随着接触的加深,张乐怡的爽朗、真挚逐渐打动了宋子文,对这样一位年轻而活力的女子,宋子文心生怜爱,而张乐怡也被这位成熟稳重、才华横溢的政界人物深深吸引,爱情在不知不觉间滋生,1928年张乐怡与宋子文步入婚姻殿堂,那一年,宋子文34岁,张乐怡21岁,婚礼简洁而隆重,成为当地社会一桩佳话。
婚后两人感情甚笃,几乎形影不离,无论是出席政界、商界的正式活动,还是日常生活的琐事,他们常常一同出现,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张乐怡还和大姑姐宋庆龄一道,到上海慰问十九路军的将士,她以宋家媳妇的身份亮相,更以一名有独立思想的新女性,投身于公益与社会活动,她积极参与妇女运动,呼吁保护妇女与儿童权益,成为当时社交与公共事务中颇有影响力的女性人物。
张乐怡与宋子文共育有三个女儿:长女宋琼颐、次女宋曼颐、小女宋瑞颐,三个孩子都继承了母亲的秀美和才智,自小受良好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成年后,她们仪态端庄、学识出众,成为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闺秀,在父母的安排下,三姐妹分别嫁入门当户对的家庭,婚姻生活安稳幸福。
在民国时期,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形象的说法:“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这句话点破了当时国民政府的权力实质,所谓的“民国”,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这四大家族牢牢掌控,政权俨然成了他们的私人领地。
1933年6月孔祥熙被任命为中央银行总裁,从那一天起,他就像一位真正的“银钱大管家”,通过金融系统不断为蒋介石和江浙财阀输送利益,孔祥熙出身豪门,又是宋家的女婿,既有钱又有人脉,很快便利用手中的资本手段强势吞并了中国银行,摇身一变成了最大股东,随后他又让宋子文当董事长,宋汉章任总经理。
孔祥熙接着又盯上了交通银行,他几乎是照搬同样的操作方式,再次成为交通银行的最大股东,当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体量,占据了全国金融业的一大半,孔、宋两家牢牢抓住了这两家巨型银行,也就等于握住了全国货币发行的命脉,法币的发行权落到他们手里为四大家族的疯狂敛财打开了最重要的通道。
孔宋两家在战争年代大发国难财,不仅囤积食品、药品、工业原料这些关系到百姓生死的物资,还放出大批高利贷,许多中小地主为了还不上钱,被迫把土地抵押出去,最后落入财阀手中,这样一来他们掌控了金融,还逐步吞并了大量土地资源。
在军事层面,蒋介石依靠“黄埔系”不断清剿共产党武装,政治舞台上,则有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的“CC系”为其摇旗呐喊,洗白其行径,至于社会上的反抗声音,宋家手里还有一张杀手锏,税警总团是三万五千人、装备精良的武装集团,它打着“税警”的旗号,本质上就是宋家手中的私兵,火力足以与地方军阀抗衡。
从蒋介石叛变革命,被四大家族推上国民党最高权位,到抗战结束的十几年间,四大家族几乎鲸吞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尤其是日本投降后,宋子文作为行政首脑,急不可待地把精力都用在接受日伪留下的财富上。
行政院成立了“收复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名义是代表国家接管敌伪财产,实际上却成了四大家族巧取豪夺的工具,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被侵略者霸占的土地、生产资料,几乎都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因为贪得无厌,甚至连国民党内部官员都看不下去,讥讽他们为“五子登科”:房子、车子、黄金条子、美女和票子。
根据1946年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的数据,宋子文一手经办的接收物资价值高达六千二百亿元法币,而其中大部分最终归入了四大家族的口袋,他们把这些战后收缴的资产作为抵押,帮蒋介石向美国贷款,发行所谓“金圆券”,大批美元借贷被他们私吞,金圆券的滥发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百姓苦不堪言,大量国民财富彻底被他们转化为私人财产。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蒋家王朝一夜之间失去了大陆,四大家族也被迫落幕,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先是与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翻脸,将他们赶出权力核心,孔祥熙、宋子文则早有预感,担心蒋氏家族卸磨杀驴,干脆提前逃到海外享受富贵生活。
次年蒋介石又以怀柔之策把宋子文骗回台湾,宋子文见面时哭哭啼啼,向蒋诉尽苦衷,但蒋并未心软,反而借机狠狠敲诈了一笔,随后在1952年国民党七大上宣布将宋子文和孔祥熙双双开除党籍,再放他们回到美国,至此昔日的盟友彻底撕破脸皮,走向公开对立。
接下来宋子文和孔祥熙屡次在公开场合抨击蒋介石,蒋也不示弱,将二人直接列入台湾“永久不得入境”的黑名单,1963年,宋美龄托姐姐宋蔼龄牵线,试图说服孔、宋二人春节回台湾,想借此重聚,但最终只有宋子文短暂现身,与阔别十余年的蒋介石、宋美龄见了一面后便仓促离开,孔祥熙则始终没有踏上台湾的土地。
1971年的春天,远在美国的宋子文,已经是个满头银发的老人,虚岁七十七,年纪大了,他早已退出政治舞台,过着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每天清晨,他会在旧金山郊外那座别墅的花园里散步,午后则搬一把藤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心思却并不总是安分。
那一天他靠在椅背上,脑子里忽然闪过往昔的念头:“要是当年没跟蒋介石翻脸,今天的我,是不是还能在台湾掌握一方权力?说不定,还能在国民党里当个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妻子张乐怡走了过来,她端着一杯新泡的龙井,声音温婉:“别瞎想了,那些事都过去几十年了,再揪着不放,对身子骨可没好处,眼下日子平平静静,不挺好吗?”
宋子文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他笑了笑道:“你说得对,是该放下,可是啊,乐怡,人老了,有时候难免回头想,那些年权力的斗争、外交的角力,一幕幕还在脑海里翻腾,真像是一场接连不断的电影。”张乐怡在他身旁坐下,熟悉地看着这个老伴儿,别人眼里的宋子文,是呼风唤雨的财政部长,是冷静老练的政治家;可在她眼里,他有时候就像个任性的大孩子,于是她笑道:“那就当作你演过一场大戏,如今谢幕了,再怎么轰轰烈烈,也比不上现在我们俩坐在阳光下的安稳。”
宋子文听了,忍不住大笑,笑声里有点自嘲,也有几分释然,他凝望着身边这位陪伴多年的妻子,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柔情:“乐怡,这辈子能有你陪着,我也算没白活,多少次大起大落,要不是你,我早就撑不下去了。”张乐怡摇头:“你这老顽童,还是爱说这些讨喜的话,快把茶喝完,晒太久对皮肤可不好。”她半开玩笑半心疼地叮嘱,春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庭院里,两个老人肩并肩坐着,似乎真的把那些旧日的政治风暴都隔绝在了很远的地方。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旧金山参加宴会时,因一根鱼刺意外卡在气管,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消息传出时,许多人唏嘘感叹:这位曾经的政坛巨擘,竟以这样突兀的方式谢幕,宋子文的离去,让张乐怡仿佛被抽走了半条命,多年来,病痛一直缠绕着她,帕金森折磨得她行动迟缓,精神也逐渐恍惚,她时常在夜里喃喃自语,念叨着故乡九江,叮嘱女儿们:“有机会,一定要替我回一趟家乡,去看看庐山的云雾。”那份乡愁和统一之梦,只有她自己明白有多沉重。
可惜这心愿还没能实现,1988年张乐怡在美国安然离世,随宋子文而去,那一刻,属于他们夫妇的恩怨、辉煌与沉浮,也彻底成为了历史,回望他们的一生,外界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宋子文是精明老练的金融巨子,有人骂他是国民党的权谋政客,有人说张乐怡只是附庸者,也有人觉得她是那个时代新女性的缩影,但无论怎样,风云已散,恩怨已远,留在墓碑后的,不过是一段再也无法重演的往事。
历史舞台上的风浪,总是大到超出个人的掌控,昨日还呼风唤雨的人物,到最后也不过归于黄土,静静长眠,宋子文也好,张乐怡也罢,都是时代洪流中的浮沉者,想要回头,却已不能。
来源:小乐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