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提出,尤其是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1947年)中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用“文化工业”一词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
文化垄断下的人民文化话语权
作者:颂明
今天再说一个概念“文化垄断”。
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提出,尤其是马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1947年)中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用“文化工业”一词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标准化现象,认为文化产品被少数大公司控制,导致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和思想的同质化。
文化垄断无疑是精英政治的主要内容。
精英政治主要是通过经济垄断(控制生产资料和财富分配)政治垄断(通过选举制度、官僚体系或暴力手段维持权力)和文化垄断(通过控制文化生产和传播,精英可以巩固其统治地位)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垄断”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产业通过制定标准、商品化和意识形态控制,垄断了文化生产和传播。文化垄断的核心在于:文化生产的集中化,少数大型媒体和文化机构控制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以维护既得利益者的统治。
在文化垄断面前,大众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文化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失去了批判和反抗的能力。
重要的问题说三遍,文化垄断具有以下特点——
文化商品化:文化产品被商品化,成为利润工具,失去了原有的批判性和多样性。
标准控制与伪个性化:文化产品趋于服从垄断者所制定的标准,表面上追求个性化,实则千篇一律,缺乏真正的创新。
意识形态控制:文化产业通过传播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掌握话语权,削弱个体的批判能力。
被动消费,大众成为文化产品的被动消费者,失去了主动参与和批判的权利和能力。
虚假满足,文化产业通过娱乐和消费提供虚假满足,掩盖社会矛盾,阻碍真正的社会变革。
由于当前的人类社会依然是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占据着主流和主导位置。他们通过世界性文化大奖的方法控制着全球范围的文化话语权,并通过游戏、文学、影视、漫画等媒介对其它国家和民族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对弱势民族文化加以温水煮青蛙似的窒息,最终实现文化殖民的目标。
我们新中国建立起来人民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我们的内部也存在着一批崇洋媚外的文人,他们以获得“世界大奖”为最高荣誉。假如这些崇洋媚外文人一旦控制了国内的某些文化阵地及奖励权,就会主动呼应西方文化大奖的标准,为西方的文化殖民推波助澜。
因此,人民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民文化与殖民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会有一个漫长的此消彼长的过程。
“莫言文化”现象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在我们国内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下一篇文章接着讨论。
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
来源:南山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