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是中国首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当时共有1.2万名官兵、500多件装备、近200架飞机受阅,其中84%的武器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这是中国首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当时共有1.2万名官兵、500多件装备、近200架飞机受阅,其中84%的武器装备为首次公开亮相。
石齐平先生分析认为,这次阅兵实则是中国向美国发出的明确战略信号。回顾2015年前后的中美关系:美国在亚太推进“再平衡”战略,2014年以来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多轮制裁,并在南海频繁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中国通过此次阅兵清晰表明立场——既不寻求霸权,也绝不牺牲发展权。
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导弹等新型装备,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突破。与此同时,中国在民用科技领域同样取得进展:华为于2015年发布首款自研麒麟950芯片,中芯国际在2015年实现28nm制程量产。
欧洲方面也出现战略调整迹象。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5年尚未当选,但其后多次表示“欧洲需要战略自主”;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在2015年访华时明确表示“支持多极化世界格局”。
九三阅兵至今已过去九年,但中国当时传递的信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中美博弈持续演进,但中国始终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的原则。通过公开展示实力避免误判,正是中国战略智慧的表现。
当今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发展,各国都在寻求平衡与稳定。中国始终向世界传递明确信息:既具备捍卫核心利益的实力,也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这种“明牌”战略,或许正是维护国际秩序稳定的有效方式。
来源: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