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夏天我在南昌老城区吃夜宵,隔壁桌大爷从包里摸出个泛黄的玻璃瓶,说是九十年代的庐山啤酒。我凑近一看,标签都快掉了,就剩几个模糊的字。这让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巷口小卖部成捆卖的洪都啤酒、吉安啤酒,现在连货架都找不着了。
去年夏天我在南昌老城区吃夜宵,隔壁桌大爷从包里摸出个泛黄的玻璃瓶,说是九十年代的庐山啤酒。我凑近一看,标签都快掉了,就剩几个模糊的字。这让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巷口小卖部成捆卖的洪都啤酒、吉安啤酒,现在连货架都找不着了。
九十年代江西各地都有自己的啤酒厂。南昌、九江、赣州、吉安,随便哪个县城都能造啤酒。那时候厂子门口天天排着拉货的大卡车,街边小卖部按捆卖,十瓶一块钱。我记得初中放学路上总能闻到酒香味,厂子用的都是本地水,庐山冰川水酿的酒喝着凉丝丝的,南昌啤酒浓香,鄱湖啤酒泡沫多,大家觉得这味道比外地的地道。
好景不长,到了两千年左右各厂开始内卷。全省一年能产一百万吨,但本地人根本喝不完七十万吨。小厂为了活下去,要么低价倾销,要么偷工减料。南昌啤酒当时是销量老大,但扛不住外省品牌往中高端冲。雪津、青岛这些大牌子进来后,本地货慢慢被挤到角落。最惨的是产品都一个味,人家喝腻了就想换新鲜的,江西厂子还在死守老配方。
转机没等到,资本先来了。2006年新加坡公司买下庐山啤酒,结果四年就甩了手,后来厂子三易其主,现在连名字都快没人提了。2013年百威花了大价钱收购南昌啤酒,直接把老产品下架换成了自己家的配方。我爷爷说以前结婚摆南昌啤酒多有面子,现在满大街百威金冰,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南昌8度"是啥。
吉安啤酒更绝,被燕京收购后直接停产。赣州的赣江啤酒停产那年,有个老工人在日记里写"换了北方水,味道就死了"。现在全省只剩庐山啤酒勉强活着,年产量才三万吨,跟巅峰期没法比。去九江还能看到老厂区改的美术馆,发酵池成了收集雨水的池子,看着怪心酸的。
最近听说景德镇有人复刻八十年代的啤酒瓶,南昌还有学校研究复活老工艺。2024年政府出政策说新建啤酒厂得保留两项传统工艺,乡镇超市要留五%给本土品牌。但百威在南昌建的新厂明年就能投产,年产能八十万砘,比现在全省加起来还多。
我在短视频上刷到个博主,专门找老啤酒厂的设备,花大钱买了几个九十年代的橡木桶。有次聚会他带了自酿的老味道,确实和现在卖的不一样。但也有人说费这么大劲不如直接喝进口精酿,反正年轻人都爱追新潮。
现在江西超市货架,百威占一半,雪花占两成,剩下全是外地货。偶尔能在小巷小店找到庐山啤酒,但瓶子上的logo都褪色了。上周跟朋友去大排档,问老板有木有本地啤酒,人家翻半天找到两瓶放在冰柜最里头。有个00后朋友听完我说的这些直摇头:"原来咱们这儿还有这么多老牌子啊?"
来源:小雪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