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好,我是老郭,每天写一篇关于人性的文章。给新关注的粉丝赠送一本《超级个体搞钱手册》电子书。
牛羊喜欢成群结队,猛兽总是独来独往。
你好,我是老郭,每天写一篇关于人性的文章。给新关注的粉丝赠送一本《超级个体搞钱手册》电子书。
关于独处,这是老郭听到的最好解释:
独处,是高手对平庸最狠的报复!
讲一个扎心的真相:
越是拼命合群的人,越容易活成社会的边角料。
很多底层的牛马,他们总觉得人脉就是钱脉,总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
事实上,所谓的朋友遍天下,到了关键时刻却无人伸手。
不是朋友多了好走,而是你的路走好了,朋友自然就多起来了。
越社交越焦虑,越合群越廉价!
真正的高手,早就戒掉了“合群”这种低级的奶头乐。
1、关于社交
世界上大部分的真相都是反着来的:
读书的时候我们认为,能够合群的人、人缘好的,就是厉害的人。
随着阅历的加深,就会发现,只有傻狗才会成群结队,高手往往选择独来独往。
所谓的混圈子、社交,核心目的就是对价值的榨取。
你是这样的本能需求,对于那些跟你社交的人来说,他们的本能需求也是如此。
如果你月薪3000,即便是挤进了年薪百万的圈子,又能如何?
他们不会把你当成兄弟,只会把你当成笑话。
即便是年薪百万的人愿意给月薪3000的人提供帮助,3000的哥们也未必吼得住那些资源。
反过来,3000的哥们根本就无法给年薪百万的人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或者是你不能给别人带来利益和价值的时候。
无论你如何做,别人都不会拿你当人看。
所以,真正的高手日常只有两个动作:
一是用独处蓄能,深度思考、提升认知、死磕技能;
二是用结果说话,你强大了,全世界都会主动为你让路。
2、关于合群
底层牛马的合群,本质是一群废物互相给彼此投喂安慰剂。
为什么越底层的人越爱扎堆?
一是在逃避直面自己的无能。比如,独处时需要思考我为什么混这么差?
这是底层牛马不愿意面对的,因为直面问题和改变自己,都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但他们忽略一点,如果不能面对问题并做出来改变,他们会痛苦一辈子。
二是承担成长的风险。所谓的成长风险,指的是学习、练习、试错、被嘲笑等等。
只要想改变,就要面临无数的问题和挑战。这个过程事实上是非常痛苦的。
高手和牛马的区别就在于此,高手知道什么对的,并且能够朝着对的方向去努力。
而牛马分不清楚对错,即便是知道了对错,要么不愿意,要么是没办法让自己朝着对的方向去努力。
举例,读书这个事是不是对的?但为什么坚持读书的人是极少数?
底层牛马的身边,聚集着大量的同类,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会因此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你有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群失业的中年男人,每天凑钱买劣质白酒,吹嘘自己当年多风光;
几个家庭主妇凑在一起,不是攀比孩子成绩,就是八卦周遭朋友的私生活;
看看身边的同事,下班就组酒局、周末必搞团建,往往五年后还在原地打转。
时间都浪费在“假装努力合群”上,当然也就没空提升自己了。
3、关于独处
独处不是躺平,而是用沉默发起的一场自我提升的战役。
独处的意义:
首先,提升自己。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些资源一旦用到了其他方面,比如社交。
那么,用到提升自己方面的资源当然也就减少了。
然而,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练习来堆砌的。
独处,就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对的地方,用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方。
其次,向内求。
只有独处的时候,你才有机会问问自己: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如何把事情做正确?
在那些嘈杂的社交环境里,你是没有静下心来思考的可能性。
即便是你想思考,你周围的人也对你产生拉扯,阻止你的思考。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
老郭为什么每天都在坚持“吸氧”这个动作?
目的就是为了独自走一走,要么边走边听书,要么就是边走边和自己对话。
走路的时候,比较容易拿到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思路。
再者,保护能量场。
那些热衷于社交的人,肯定都不是什么高手。
因为高手知道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所以,高手从来都是花钱解决问题。
看似花钱了,但本质上,这样的社交方式最有性价比的。
那些热衷社交的人,都是底层的牛马。他们总想着走捷径、抄近道,总想着用最少的钱解决最大的问题。
越是如此,越是赚不到钱。越是没钱,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性价比就越低。
从这个角度去看社交,但凡是社交场上的积极分子,都是那些不值得交往的牛马。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手选择独处,就是在刻意地回避那些没有价值的底层牛马。
同时,也是对自己能量场最好的保护。
4、如何摆脱“合群陷阱”?
你不需要合群,你需要的是“选择性地不合群”。
关于摆脱合群陷阱,老郭给你3条实操建议:
建立“社交止损线”
超过5人的饭局不去,聊闲天超过20分钟就找借口离开。
时间比钱更贵,想办法把有限的时间投资给高那些价值的人和事。
练习“沉默权力”
开会时,尽量最后一个发言;微信群聊的时候,只回复“收到”,尽量少一些“废话”。
越沉默,别人越觉得你深不可测;越聒噪,越容易暴露底牌。
打造“独处仪式感”
每天给自己留出来1小时“黑洞时间”:关手机、断网、写复盘日记等等。
哪怕是发呆也行的。
当你习惯了独处的快感,合群的欲望会自然消亡。
独处时你有多耐得住寂寞,出头时你就能多镇得住场子。
写在最后的
道理非常简单,为什么做到的人那么少呢?
本质就是两件事,一是懒,懒得改变!
因为改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对自己下狠手的。
就像读书、健身这些,都是容易做到且意义巨大的事情。但现实中,能够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二是贪图眼前的快乐。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
如果没有巨大的痛苦或压力,没有几个人愿意改变现状的。
独处,是一个非常熬人的事情。
没有多少人能够扛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在一个没有鲜花和掌声的环境长期独处的。
明明知道坚持正确的事情,在未来有可能会拿到更大的利益。
但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能要求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更不要说把事情做正确了。
推荐大家看看日本的一个纪录片,《寿司之神》。
男主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练习如何做好一个寿司。
这样的人,其人生结果当然也就显得十分亮眼了。
老郭说,当你不再需要合群时,世界才会真正需要你。
读文章有收获了,请打赏一下老郭。给钱,是认同和支持的最高表现形式。
这里有一个关于胶原蛋白的项目,老郭推荐你看一看,《揭秘!胶原蛋白背后的暴利生意,你也能分一杯羹!》。
来源:爱文化的黄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