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过得飞快,今年的暑假已经所剩无几。这个假期,石油娃都去了哪儿?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关乎孩子的成长,也考验着家长和企业。本版聚焦中国石油各企业解决一线员工后顾之忧,搭建平台,让石油娃的暑假“有处去、有人管、有收获、有团聚”的生动实践,记录石油娃在别样暑假
编者按:时间过得飞快,今年的暑假已经所剩无几。这个假期,石油娃都去了哪儿?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关乎孩子的成长,也考验着家长和企业。本版聚焦中国石油各企业解决一线员工后顾之忧,搭建平台,让石油娃的暑假“有处去、有人管、有收获、有团聚”的生动实践,记录石油娃在别样暑假中的快乐成长。
“暑”有所获
假期坐标: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
长庆油娃走进社会课堂——
“科学实验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党委组织部(人事部)袁丽娜:“平日里工作节奏快,能有这样专属的亲子时光太难得了,每一刻都让人觉得温暖又珍贵。”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北区实验幼儿园王舒雅(5岁):“这里不仅能上课,老师讲的故事比绘本里的还精彩!每天去托管班,就像闯进了充满快乐的小乐园。”
“这次夏令营收获可多啦,下次我还想参加。”8月25日,小油娃罗鸣鲲捧着自己制作的古风纸扇满眼期待地说。不久前,长庆油田苏南作业分公司工会精心打造的第五届“童趣苏南打卡城川”夏令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圆满落下帷幕,一群特殊的“小候鸟”在这里度过了别样暑假。
长庆油田生产区域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6万余名员工中有近九成人员在一线工作,生活区与生产区地域跨度大。油田中小学生如何过好暑假?假期去哪儿?这成了一线员工及其子女暑期生活的头等大事。今年,长庆油田提前筹备、上下联动,统筹各区域资源力量,因地制宜开展独具特色的员工子女暑假托管班,留守家中的部分员工子女开启了“小候鸟”模式,奔赴生产一线与父母团聚。
苏南公司拓展服务思路,创新开展“童趣苏南打卡城川”夏令营活动,不仅精准辅导暑期作业,还首次利用社会资源,从奇妙的科学实验到鲜活的劳动实践,从协作的团队拓展到专业的体能训练,打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特色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孩子的科学实验笔记写得密密麻麻,回家后还兴奋地给我当‘小老师’!孩子学会了主动探索,是这个假期最大的惊喜!”员工卓杨欣喜地分享道。
为了将暑期托管班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有维度的石油娃成长乐园,长庆油田各单位“各显神通”。采油十一厂组织“小候鸟”参观陇东石油展览馆,重温石油前辈战天斗地的故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父母坚守一线的不易;新闻中心长庆油田展览馆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沉浸式的体验环境,连续7年举办“萌娃讲长庆”活动,今年有69名“萌娃”报名参加,经过5天培训,孩子们用“童言童语”讲述长庆故事;输油一处组织40名员工子女走进长安云科技馆,开启了一场集科普探秘、趣味互动与实践体验于一体的暑期科技盛宴。
“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暑假托管活动,丰富了员工子女的暑期生活,增进了他们对父母工作的理解,让员工们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长庆油田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记者 肖丹 通讯员 马旭晴)
“暑”有所托
假期坐标:辽宁
辽河油娃进矿区——
“有了成长营,我们上班心里踏实多了”
■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车龙刚:“作业辅导打底、特色课程加料,每天都有新期待!儿子在成长营待了两周,不仅完成了暑假作业,还学会了打篮球、画油画。”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小学车锦坤(11岁):“托管班太好玩啦!消防员叔叔教我们用灭火器,我还穿上了消防服呢!”
8月26日,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工艺所职工付凤娟看着女儿兴奋地讲述着托管班的趣事,满是感激地说:“有了成长营,我们上班心里踏实多了!”今年夏天,辽河油田公司党委聚焦职工急难愁盼,由工会牵头在各独立矿区全面开展暑期子女托管服务,将“孩子没人管”的焦虑转化为“放心干事业”的踏实。
针对油田不少独立矿区地处边远、职工需驻守采油一线,且暑期正值原油上产关键期的实际,辽河油田公司工会年初便联合各二级单位,制定“油田独立矿区暑期子女成长营活动方案”,明确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通过资金扶持、资源统筹等方式,让托管服务从“零散试点”升级为“系统工程”。各矿区迅速响应。辽河油田公司工会下拨专项扶持资金。各采油厂工会盘活场地资源,改造出学习室、运动区、休息角等,并招募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技能专家等组建“师资库”。截至目前,托管服务已覆盖欢喜岭、沈阳、茨榆坨、曙光等多个采油厂,累计服务职工子女近300人,服务家庭超200户。
托管服务不仅注重“看住孩子”,更注重“育好孩子”。各矿区将作业辅导、素质培养、文化传承相融合,设计课程体系。在红色基因浸润方面,茨榆坨采油厂成长营开设“石油前辈故事会”,沈阳采油厂开展“红歌唱学”活动;在安全技能上,欢喜岭采油厂开设消防实训课,曙光采油厂联合派出所、救援队开展“自救技能传授”“少儿模拟审判”活动;在科普方面,沈阳采油厂组织了高凝油油塑体验活动,欢喜岭采油厂组织了“红海滩研学”;此外,艺体活动也丰富多彩,曙光采油厂体能训练营、茨榆坨采油厂声乐课等课程让石油娃在暑期增智强体。
安全是托管服务的底线。辽河油田各矿区制定详细的运行方案,对场地、膳食等进行全面排查,为孩子购买暑期保险。托管场所公示“安全须知”,人员管理实行全链条签到确认,建立“工会干事+志愿者+轮岗职工”联合陪护模式,确保孩子安全。
辽河油田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孩子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丰富活动内容,让托管服务更有“温度”和“深度”。(记者 隋泠泉 通讯员 阮芳)
“暑”有所聚
假期坐标:青海茫崖
西钻油娃上高原——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西部钻探固井公司青海项目经理部水泥车司机刘亮:“暑期一到,孩子就来看望我们,一家三口才能团聚,我们都非常珍惜这短暂的幸福。”
■甘肃敦煌油田第二小学刘嘉萱(12岁):“这里的空气有点稀薄,但办公室的阿姨们总是给我塞糖果,甜甜的。愿爸爸的车开得稳稳的,愿叔叔阿姨们都能按时回家。”
“大家好,我叫果儿,今年12岁,我喜欢折纸鹤,今天我要给大家折好多美丽的纸鹤,放飞梦想……”8月26日上午10时,青海花土沟西部钻探固井公司生产点热闹非凡,来自敦煌基地、跨越600公里远道而来的“小雏鹰”们齐聚一堂,为一线油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进入8月,固井公司青海项目经理部迎来施工繁忙时期,全员战高温,斗志昂扬地投身固井工作。此时正逢暑期,“小雏鹰”们从家乡“迁徙”到一线与父母短暂团聚,感受“高原固井大家庭”的温暖,营造着家庭和谐的美好愿景。
刘嘉萱今年上六年级,是固井公司水泥车司机刘亮、资料员马晶晶的女儿,也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马晶晶说。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也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魏昀博是固井公司青海项目经理部经理魏群宝的儿子,今年13岁。魏群宝长期在高原上班,负责固井青海区域全面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度过假期。小昀博独自踏上探望父亲的旅途,辗转近2200公里,历经10多个小时,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在高原的日头下,在井架的轰鸣声里,这个刚要迈入初中的孩子读懂了父亲——原来那个在家总缺席的爸爸,在这片土地上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为了营造浓浓的烟火气息,固井公司加强人文关怀,呵护“小雏鹰”们健康成长。公司向孩子们开放了职工书屋、活动室,将其作为固定活动场所。职工书屋有学习书籍,是孩子们写作业和阅读的理想场所;活动室有棋牌类游戏,是孩子们锻炼和玩耍的乐园。孩子们在青海项目经理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该公司全力当好全体职工的“娘家人”,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为远道来探亲的家属安排食宿,核销往返路费,安排一线人员合理调配工作,增强幸福固井人的获得感。(通讯员 李翼 张惠林)
“暑”有所学
假期坐标:陕西榆林
冀东油娃向西行——
家国情怀扎根心中
■冀东油田西部勘探开发项目部气田管理中心邹仪虎:“平时工作忙,这次和孩子一起学习、玩耍,既弥补了陪伴的缺失,又让孩子理解了我们工作的意义。”
■河北省唐山市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邹语陶(12岁):“我以前总怪爸爸不能陪我过生日,现在才知道爸爸是为了更多人的温暖而努力工作。爸爸,我为你骄傲!”
近日,冀东油田西部勘探开发项目部第三届“亲子西部研学”活动温情启动,45个石油家庭踏上红色教育与亲子互动之旅,在精神传承中凝聚奋进力量。
在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孩子们仰起小脸认真聆听讲解。“妈妈,英雄们为什么穿这个?”稚嫩的提问引发了大家对红色历史的思考。对中共绥德地委旧址的参观和对榆林学院校史馆的探访,让家国情怀在亲子互动中深深扎根。走进科技馆,孩子们瞬间变身“科学小达人”,在趣味互动中畅游科技海洋。在亲子花馍制作环节,大小朋友巧手协作、笑声不断,将陕北特色美食化作亲情纽带。榆溪河畔的“健康跑”活力四射,绘就“健康家庭、活力西部”的动人画卷。这场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情感,而且让石油精神与红色基因根植在油娃心中。(记者 陈久松 特约记者 张弦)
本文来自【铁人先锋】,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