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作为第一主办单位,借鉴前九届的经验做法,对本届论坛进行了系统设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29日电 (记者 苗阳)8月29日,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新闻发布会召开,据悉,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首次作为第一主办单位,借鉴前九届的经验做法,对本届论坛进行了系统设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深化。本届论坛重点突出科学防沙治沙的理念,通过积极推广库布其模式,即消灭东段、南部围堵、封禁西部、锁边北缘、中部切割,工程建设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造林“三措并举”,最终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理成效。
二是论坛议题更加充实。本届论坛将围绕“科学治沙 绿色发展”主题,聚焦国内外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论坛活动。其中,科学防治沙漠化主旨论坛将重点突出全球合作,组织联合国、亚洲、非洲、中东等代表开展对话交流,共商新形势下应对全球荒漠化生态问题挑战;草原保护与可持续经营专题论坛将重点突出草原保护和治理,分享交流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等区域的草原保护修复经验;土地友好型商业发展专题论坛将重点突出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合作,形成推进荒漠化防治合力;“科技赋能 综合治理”院士论坛将重点突出讨论交流防沙治沙与生态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三是展示内容更加丰富。近两年来,内蒙古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5000多万亩,探索总结出了一批富有成效的治沙模式。一是光伏治沙,即利用光伏板的遮光降温作用,促进沙地植物生长,减缓沙化趋势,实现“草光互补”生态经济双赢。二是以路治沙,在治沙难度大的地区修建穿沙公路,两侧密植草方格将黄沙紧锁,达到以路治沙、治沙护路。三是锁边林建设,即在沙漠边缘种上植物,形成绿色防护带,把流动的沙子“锁”住,不让沙漠继续向外扩张。四是孔兑治理,即在黄河流域上游丘陵沟壑区突出水土保持治理,中游风沙区着力减少泥沙,下游冲积平原区保障防洪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
四是合作交流更加深化。本届论坛结合内蒙古对外开放重点,全力扩大“朋友圈”,邀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沙特、蒙古国等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三北”地区相关省区市等代表参会,将广泛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以科技引领治沙,加强区域联防联治,共同应对荒漠化及其引发的沙尘灾害天气,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中科院大数据中心、《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地球观测组织GEO等将共同发布全球荒漠化监测与数字治理倡议,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荒漠造福人类。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