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让自己像上士一样修行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6:48 2

摘要:在修行以前,大部分都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苦海,因为烦恼来的时候我们太痛苦了,即使没有确切的烦恼,也会在茫茫人生的旅途中,由于对生命了不够了解,对世界不够了解而产生诸多的疑惑,

在修行以前,大部分都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苦海,因为烦恼来的时候我们太痛苦了,即使没有确切的烦恼,也会在茫茫人生的旅途中,由于对生命了不够了解,对世界不够了解而产生诸多的疑惑,

也由于我们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紊乱,造成了我们内心始终无法安宁的一种现状,而正因为这无法安宁的现状,才促使我们走向了修行的道路。

一个修行人回过头去看看,都会看到自己是因为何种因缘而走向了这条路。有的人因为人生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而有的人纯粹是想要寻求生命的真谛,总的说来,每一个修行人都充满着对殊胜的正法的向往。

那么当我们遇到正法之后,一定会有感触,就是内心觉得这些道理说的真好。我愿意为这样的事情去付出我的余生。

当如此的菩提心发出之后,我们的整个人生就做出了里程碑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非常难得,大部分人一辈子活到老去死去也没有这样的改变。

从某种角度来讲,修行人确实是比较幸运的一批人,因为他们能够听闻正法,能够被播下这样的种子,还能发芽长大,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浸润在佛法的甘露滋润里面。

因此我们常常听到说要感恩,是的,我们真应该感恩。因为总有那么几个人,或者总有那么一两件事引领着我们,勇敢做出了人生的选择。在利益当前的社会当中,我们没有打倒头去追逐名利,而是华丽的转身走进了追求生命层次提升。

从这一点来看,每一个修行人,每一个发心的修行人都是上士。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还记得你曾经没日没夜的如饥似渴的吸收修行的知识,修行的学问,不停的看各类的开示,还记得你尝试着自己每日定时做功课、不顾一切的念着经咒,拜着佛或者坚持打坐,坚持布施坚持持戒?

其实这就是你勤而行之的开始。我们并不是圣人,一开始不会很清楚,一定是带着疑惑带着糊涂的。

在遇到明师之前,在自己心性蜕变之前。跌跌撞撞,历尽坎坷挫折。在一片迷茫里煎熬着等待着。

到如今依然没有放弃,我们依然在追求这个东西,这是最值得赞叹的事情。

我们常常讲不要在比量里活着,可是有时候比也是一件好事,和过去的自己比一下,你会发现我好了很多。和很多你身边的人去比一下,你也许也会发现你与众不同。这时候自己要鼓励自己。

那么我们到底用什么样的姿态去修行呢。很简单,就是像上士一样去修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不疑惑,不放弃、不幻想、不急躁、不要停。

这就是修行人遇到正法后最应该有的态度。

不要自卑,不要觉得自己刚刚入门,也不要觉得自己悟性很低,更不要觉得自己跟明师没有缘。

什么自己愚钝之类、业力孽障太多之类的想法,全部把它抛开,首先把自己当做上士。

立志做一个上士,必须做一个上士。学习上士,成为上士超越上士。

什么是上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能够做到勤而行之就是上士。或者说心里想勤而行之已经是上士,就是说你有这个发心,你就是上士。

上士是不害怕的,古人说为法捐躯,不要说这么夸张,我们是要学习上士这种精神,为了正法,为了正念,为了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修行人,我们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上士他们面对各种困难都不退缩,不管是生活里的苦,还是修行中遇到的阻碍,都不能让他们动摇。我们要学上士这样,心里装着正法,不让那些不好的想法影响自己。正念很重要,上士一直保持正念,我们也要这样,不管做什么事都想着正念,不做违背正念的事。

要成为真正修行人不容易,需要我们放弃很多东西,比如那些让人贪心的欲望,那些让人懒惰的想法。上士为了这些都能坚持,我们也得这样,就算付出很多时间,就算遇到别人不理解,也不能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靠近正法,才能让正念一直在心里,才能慢慢变成真正修行人。

上士的精神不是嘴上说,是要实际做出来,我们学这种精神,就要真的去付出,不管代价多大,都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是真的学上士,才是真的为了正法和正念,才是真的想成为修行人。

上士不害怕人生的无常,不害怕苦难灾劫,你真正修通了,根本不害怕,你会像高尔基一样喊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所有的理论,所有的想法,他都要靠自己亲自去印证,靠自己亲力亲为,脚踏实地去做到去践行。不是光听别人说就信,不是光看别人写就认,也不是自己头脑里想几下就当回事,一定要在自己修行当中真切感悟到、自己真正受益了,这就是上士的精神。

别人讲的理论再好听,要是自己不去试,不去做,那理论就只是空的,对自己没有一点用。看到的文章写得再有理,自己不亲自去践行,那些道理也变不成自己的东西,不能帮自己进步。头脑里想的再美好,不落到实际修行里,想的再多也没用,算不得真的懂了。

上士就不这样,不管是什么理论什么想法,他都会一点点去做,去验证。比如听到修行要心诚,他就会在日常里守着心诚,看这样做是不是真的有帮助;看到说修行要坚持,他就每天都按要求做,不偷懒,看坚持下来自己有什么变化。

只有这样亲自去做,在修行里慢慢感受到变化,比如心里变平静了,遇到事不慌了,这才是真的懂了那些理论,真的从里面得到好处。上士都明白这个理,所以他们从不去靠听来的看来的想的,只靠自己做出来的,这样才是真的修行,才是上士该有的样子,才让自己在修行路上一直走对方向。

因为上士就是来真的,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斩断就能斩断。

上一秒上一天上一个月上一年,过去的自己无论怎么样都不否定他,全部接纳。

修的不好接纳,修的好接纳,没什么大不了,全都没什么大不了。

每一个当下都是从零开始,这就是上士,上士就是归零,时时刻刻都都归零。当你时时刻刻都归零的时候,你时时刻刻都在进步。

上士不会把过去的成绩挂在心里,不管之前修行到什么程度,到了新的当下,就把之前的都放下,当成自己刚起步。比如昨天悟到了一点道理,今天上士不会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就不用再学,还是会像没懂过一样,重新去体会,重新去践行。

要是总想着以前的收获,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不想再努力,这样就没法进步。上士就不这样,每一刻都把自己当成初学者,不管之前做的好还是不好,都从零开始。做对了不骄傲,做错了也不纠结,当下就重新调整,按正确的方式去做。

比如修行中每天都要做的事,上士每天做的时候都像第一次做那样认真,不因为做过很多次就马虎。这样每次做都能发现新的问题,都能有新的感悟,慢慢就有进步。要是不归零,总带着过去的习惯去做,就看不到新的东西,也没法改进自己。

上士都懂这个,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保持归零的心态,每一个当下都重新开始,不被过去的自己影响。这样才能一直吸收新的东西,一直改正自己的不足,时时刻刻都在进步,才能在修行路上一直往前走,不停下来。

不信的话你去试试,假如你总是对过去分析判断总结研究,然后产生很多杂念,你这个进步一定会滞后,一定是缓慢的。

搞一个方法去修行,认知到一个道理去践行,然后心无旁骛,绝不疑惑。不被外面的情况打扰,也不被内心的杂念打扰,一直专注下去傻乎乎的撸起袖子默默干,这就是上士,

所以上士并不是说学问多高,悟性多高。他有一种单纯的专注,他的能量能够凝聚在一起,他的精气神能够凝聚。

当他觉照的时候,那个觉知的稳定性就高。持续的时间就久。那他离真谛的距离就近。上士不用懂很多复杂知识,也不用一开始就有特别好的悟性,只要能保持单纯专注,把自己的能量聚起来,不让能量散掉,精气神也不分散在没用的地方,就能在觉照时做得好。

比如有的人学问多,知道很多修行理论,但心思不专注,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能量都散了,觉照的时候就容易走神,稳定性差,没一会儿就断了,这样就很难靠近真谛。上士就不一样,不管做什么修行的事,都只盯着当下要做的,不想别的,能量就不会浪费,都聚在一处,精气神也跟着集中。

这样他觉照的时候,就能一直保持觉知,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稳定性比别人高很多,能持续很久。觉照稳定又久了,就能更清楚看到事物本质,慢慢就靠近真谛了。要是做不到专注,能量散着,精气神也不集中,觉照时总断总乱,就看不清本质,离真谛就远。

上士都明白这个理,所以他们不追求多高学问多高悟性,就只练单纯专注,让能量和精气神凝聚,这样觉照才能好,才能一步步靠近真谛,在修行路上走对路。

所以,像上士一样去修行吧!

来源:老段世界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