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 | 泉州高甲戏《围头新娘》燃情昌吉;漳州、南平分指助力木垒县举办七夕节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6:48 2

摘要: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代表性戏曲剧种,于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头新娘》以高甲戏的艺术形式,讲述了福建省泉州市围头村从“炮战第一村”发展为“两岸通婚第一村”的动人故事,再现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及跨海通婚的历史进程。该剧通过两家三代人跨

泉州高甲戏《围头新娘》燃情昌吉

8月27日晚,“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高甲戏《围头新娘》交流演出在昌吉市精彩启幕。

高甲戏作为闽南地区代表性戏曲剧种,于2006 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头新娘》以高甲戏的艺术形式,讲述了福建省泉州市围头村从“炮战第一村”发展为“两岸通婚第一村”的动人故事,再现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及跨海通婚的历史进程。该剧通过两家三代人跨越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展现两岸人民“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携手共建家园的“闽台缘”传奇故事,勾勒出坚韧勇敢,善良宽容,率真义气,爱拼敢赢的群像品性。剧情感人至深,演员演技精湛,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高甲戏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共同追求和平,共建美好家园,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学习他们爱拼敢赢的精神,恪尽职守,维护一方治安稳定。”建国路街道派出所副所长沈宝生说。

高甲戏《围头新娘》创作于2021年,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至今已演出180余场。此次将在昌吉市连演四场,让当地群众领略福建泉州高甲戏的独特魅力,感受海峡两岸血脉亲情,促进泉昌两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新疆的朋友通过观看高甲戏演出,更深入地了解泉州文化,泉州不仅有高甲戏,还有木偶戏、梨园戏,以及悠扬婉转的南音等,诚挚欢迎新疆的朋友们来泉州,亲身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演员陈情瑜说。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说:“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虽然我们远隔几千公里,但是我们以‘丝路同源 山海交响’为主题,通过《围头新娘》的演出,促进泉昌两地的情感互通、情感交流,希望两地更加繁荣昌盛。”

漳州、南平分指助力木垒县举办七夕节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8月27日,在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南平分指挥部的支持下,木垒县举办第三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暨2025年七夕节传统文化节日活动,23对“新人”在社会各界的见证下,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走向幸福之门,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

活动现场装饰一新,新人们身着华丽的传统中式礼服,经过牵巾礼、三拜礼、入华堂、沃盥礼、同牢礼、结发礼、执手礼等环节,在亲朋好友和现场观众的见证下喜结连理。每一个仪式都充满了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期许,让“新人”们在庄重而神圣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婚姻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中,结婚五十年的金婚老人和结婚三十年的珍珠婚老人分享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新人”代表宣读了《推进移风易俗 抵制高价彩礼》倡议书,并一同切下象征幸福美满的爱情蛋糕。热闹喜庆、庄重文明,将传统文化与践行文明生活方式融合,不仅弘扬了新时代文明婚嫁新风,更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深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婚俗的独特魅力。

活动期间还开展七夕节对诗会,以诗歌朗诵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表达人们对爱情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

木垒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祁娟说:“我们以传统节日‘七夕’为载体,结合七夕节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的主题内涵,让大家在活动中体验到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以新的气象、新的追求、新的担当,自觉抵制婚俗陈规陋习和大操大办之风,争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新风正气的传播者。”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