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举办《槐乡偶书》作品研讨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3 20:56 2

摘要:3月23日,德阳本土作家周中罡的新书《槐乡偶书》作品研讨会在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举办,此次研究讨活动由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德阳市作家协会、德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村委会协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创研室党支部书记黎正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3月23日,德阳本土作家周中罡的新书《槐乡偶书》作品研讨会在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举办,此次研究讨活动由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德阳市作家协会、德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村委会协办。四川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创研室党支部书记黎正明,德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肖勇,德阳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科长胡婕等出席活动,祝贺《槐川偶书》出版,希望作家们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的乡村振兴题材文学精品力作。

德阳市作协和市评协负责人及相关作家代表、以及高槐村村民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槐乡偶书》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德阳市2024年度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项目,作者周中罡系四川省作协会员、德阳市作协副主席,他以文创人、写作者及乡村新农人身份,偶然与地震灾后重建的高槐村相遇,用一杯咖啡,开创乡村文旅之路,继而引发群体效应,高槐村的建设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

从在场者身份,入住乡村十年所见所闻为素材,以精短日志笔记体形式记录,精心裁剪,以小见大,作者在《槐乡偶书》中勾勒和见证了一个村庄从省级贫困村到文旅名村的巨变实录。全书分别以“乡野景致”、“舌尖味道”、“闲情逸趣”、“日常琐记”、“村居见闻”五个章节,描写了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新时代新村农居、山野美景、四季风物、动物植物、村居生活和人事变迁。

黎正明、潘鸣、蓝幽、张帆、杨轻抒、冯再光、周建华、赖安海、尹帮斌、丰继奎等作家和文艺评论家现场对《槐乡偶书》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该书以兼具文言古雅和白话通俗的风格,挥洒出颇有古意的笔记体小段子。行文率真,有生活趣味、世间百态,妙趣横生,余韵悠长,作者以现代人视角追寻先贤格调,描绘生活中的小确幸,以接地气的寻常片段,勾勒城乡融合发展下的时代风貌与人情世态,引导读者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之美。是一部当下时代的《四时幽赏录》,乡村振兴的文学亲历记。

该书文字精炼,以当代时空语境之下,简洁爽朗的新文言体写作,回归传统汉语简约之美,老瓶新酒,有音韵节奏古雅气,却是活泼泼的时尚味儿。笔记体是汉语书写中的山涧清流,它融小说、史论、日记、诗话诸多文体于一炉。每一则皆精短而独立;整体又具篇章的连贯性。类似微博体、微信体,更符合快节奏时代语境下的轻快阅读方式。

研讨活动中,高槐村党支部书记陈波介绍高槐村及本书作者在村中深入生活的情况,作者周中罡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并向高槐村捐赠《槐乡偶书》,诵读爱好者也现场朗诵了《槐乡偶书》部分节选。

德阳市作家协会主席潘鸣表示,德阳市作协近年依托省作协重点文学作品和德阳市主题文艺精品扶持政策,积极开展省作协“文学轻骑兵”和德阳市文艺大讲堂活动,动员组织会员积极参加省作协“文学川军百场改稿会进基层”活动,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化主题文艺创作中涌现出大批活跃作家和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和非虚构散文等,《槐乡偶书》的出版,给人耳目一新,这本专辑文体上推陈出新,文言小品风格颇有创意,独具魅力;篇章上散中有聚,看似碎片,实为珠串,内在逻辑关联紧凑,形散而神不散;内涵上以小见大,滴水折射阳光;外延上由近及远,聚焦槐乡,放眼天下;《槐乡偶书》所抒写的一人一物,一事一景,一草一木、一悟一叹,莫不凸显高槐品质,铭刻时代烙印,律动乡村振兴的脉搏。也希望德阳的作家们继续笔耕不辍,为家乡、为读者奉献更多佳作。

来源:德阳热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