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记载农历二月二十五,是道教传说中“新罗金真人飞升成仙”之日,这位可是传道入朝鲜半岛的第一人。名字叫金可记(又名金可纪),他以“性沉静好道,不尚华侈”闻名,在考中进士科后,无意仕途,退居终南山子午谷中修道,最终于唐大中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在终南山子午谷羽化升仙。
据记载农历二月二十五,是道教传说中“新罗金真人飞升成仙”之日,这位可是传道入朝鲜半岛的第一人。名字叫金可记(又名金可纪),他以“性沉静好道,不尚华侈”闻名,在考中进士科后,无意仕途,退居终南山子午谷中修道,最终于唐大中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在终南山子午谷羽化升仙。
他的故事不仅是对道家“淡泊名利、顺应天道”的诠释,也为后人提供了仲春时节修身养性的启示——放下执念,悠然自得,方能与天地同春。在这天的时候,笔者提醒大家记得“一不争,二不留,吃三样”,悠然自得乐无边。
一不争
学金真人,弃浮华之念
金可记登科后无意仕途,选择隐居修道,正是“不争”的典范。他“焚香静坐,诵读仙经”,以“服气炼形”追求身心合一,最终在终南山“五云唳鹤,羽盖琼轮”中升仙。
这种超脱名利、专注内在修为的精神,与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相通。 而我们同样也要明白, 春为万物发陈之时,易生躁动之心,但“争”只会耗气伤神。可效仿金真人“手植奇花异果”,在庭院或阳台栽种绿植,以静心观察草木生长,体悟自然之韵。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仲春是播种而非收获的季节。与其焦虑目标能否达成,不如如金真人般“务行阴德,人有所求无阻者”,以助人为乐积累福报。
弃旧执,纳新生
金可记飞升前曾上表称“玉皇诏辞不留人间”,暗示放下执念方能超脱。这一哲理与仲春“发陈”的物候特征相呼应——草木褪去枯叶,新芽破土,正是“去旧迎新”的象征。
我们同样也要学会2不留:
1、不留陈年旧怨:春季阳气生发,宜“疏肝解郁”。可效仿《黄帝内经》“移精变气”之法,通过登山、写诗或冥想,将负面情绪随风散去。
2、不留积压琐事:金真人“精勤为事,人不可偕也”,但其勤勉并非为功利,而是“自然之道”。现代人可借此日整理书桌、清理电子文件,象征“断舍离”,为心灵腾出空间接纳新机。
三要吃
金真人修道时“服气炼形”,饮食以清淡为主。结合道教“天仓开日”习俗与春季养生需求,推荐一道时令菜,那就是鱼,鱼谐音“余”,象征富足有余,且富含蛋白质,适合春季滋补。
推荐食谱:清蒸鲈鱼
所需食材:鲈鱼、葱姜辣椒丝、猪油、盐、蒸鱼豉油
做法:
1、 把鲈鱼清洗干净,我们可以选择稍微大一点的,然后打上花刀,也可以从背面切开,然后对其进行腌制。
2、 锅中注入适量的清水,把盘子下面放上姜片,把鲈鱼放进去,然后来点猪油,沸水蒸8分钟。
3、 把它取出来,放入葱姜辣椒丝在上面,来上一点热油,再从边上来点蒸鱼豉油,就可以直接开吃了。
笔者认为,金可记的故事与仲春的物候共同传递一个哲理:“争”与“留”皆是执念,唯有顺应天时、心怀豁达,方能如仙人般“羽化登天”。 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不妨感受自然的生机,以清茶代酒,与友人共话春风。人间纷扰,终将化作云烟,唯清静之心可得永恒。
来源:茶人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