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到底是经典还是糟粕?原著中有多少细思极恐的细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3 20:00 2

摘要:提起水浒,一些著名场景呼之欲出: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黄泥冈智取生辰纲……等等等等,但这些都是被后代运用各种形式——戏曲、大鼓书、连环画尤其是影视美化了的片段。

作者:青年文摘。今天是「作家」栏目,私享沙龙

读水浒要注意的事

文/王国华

提起水浒,一些著名场景呼之欲出: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黄泥冈智取生辰纲……等等等等,但这些都是被后代运用各种形式——戏曲、大鼓书、连环画尤其是影视美化了的片段。

如果读《水浒传》原著,里面还有很多被弱化乃至虚化了的细节,阅读时要有所警惕。

武松醉打蒋门神,缘由是官少爷与黑社会争夺一个酒店,武松被其中一组收买,去打另一组。事后为报复张都监,武松不仅杀了他全家,连后院的马夫,厨房里的两个丫鬟也被一刀砍死。

沧州知府对朱仝有知遇之恩,放心地把自己的幼子交给他看管。为逼朱仝加入梁山团伙,李逵将孩子杀害。

孙二娘和她的丈夫张青,在十字坡上以开店的名义劫掠路人钱财,他们采取的手段是无差别杀人,武松只是有所觉察,才得以保命。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些行为都属草菅人命,滥杀无辜。

还有越想越不对劲的。

林冲雪夜上梁山,貌似悲壮,但自己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非但不敢反抗,还一封休书将其撵回家,以致妻子自杀身亡。若不是林冲的懦弱和自私,结果也许不致如此。

在发配途中,两个差人受命杀害林冲,是鲁智深跟踪而来,救了他一命,而林冲有意无意向差人说出了鲁智深的身份和底细,差人回去之后就迫害鲁智深。

鲁智深到梁山之后再也不与林冲称兄道弟,而是客客气气地称呼他为“林教头”,对其为人的失望可见一斑。

“火并王伦”一节也值得思索,王伦固然心眼儿小,但毕竟是在林冲走投无路时收留了他,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的恩人。林冲即使跟王伦做不了一辈子的兄弟,起码也该惦记这点好,更别提翻脸。

以上种种,可见书中价值观与今日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书中的所谓英雄豪杰,并非那么正气凛然。当然,他们做事时也要打出各种旗号,“替天行道”之外,还有扶危济困,扫尽不平事,铲赃官,除恶霸等等,且会拿出一两个证据,但这些掩盖不了他们大写加粗的另一面。

水浒故事曾一度被解读为“农民起义”,其实细数一下梁山人物便会发现,里面没几个农民,反而是体制内和土豪出身的不在少数。大名府富户卢俊义日子过得好好的,宋江一伙慕其大名,为壮大梁山声势,让吴用假扮算命先生前往卢府,搞得卢俊义遭遇牢狱之灾,家破人亡,只好入伙。所以“逼上梁山”,到底是谁逼的谁,值得深思。

另外,梁山好汉们劫富之后,也没怎么济贫,而是自己“消费”了。一百单八将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银”的粗放型管理到排座次,论地位,比他们要推翻的对象好不到哪里去,而被压迫者还得从头开始,喂养另一群新贵。

当然,这些故事有一些正面意义,比如所谓的“血性”。梁山一干人等,大多血脉偾张,动辄拔刀相向,从不手软,男子汉气概爆棚。

当今法制社会,自然用不着这样,但“血性”还有其他表现形式,比如路见不平时,是否能够大喊一声;见人落水,是否勇敢地跳下去救人;遭遇不法侵害,是否拍案而起,正当防卫;受到不公正待遇,是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而不是忍气吞声,默默承受?你的忍气吞声只会让坏人更加变本加厉,侵害更多的无辜者。每个人都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坏人就会有所畏惧,社会上的侵害就会变少。

这只是一方面。整部《水浒传》里面,很多价值观和今天的价值观大不一样。比如对生命的漠视,对他人基本权利的轻视,对女性尊严的刻意贬低,对恶人的理解和同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理等等,这些都是要坚决摒弃的。

或曰,时代在前行,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作者有时代的局限性。水浒事件发生于宋代,传播于元代,成书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打磨,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是体现了该时代的部分价值共识。

这种说法也许有一定道理。有些细节确实体现了这种价值之争。

著名的“三打祝家庄”一节,起源就是鼓上蚤时迁偷吃了祝家庄的一只鸡,还烧了人家的店,被人家捉走。晁盖见到前来求助的石秀和杨雄,认为他们是偷鸡摸狗之辈,上不去八仙桌,要把他们杀掉。还是宋江求情,讲了一番云山雾罩的大道理。晁盖无奈,给了宋江一个面子。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内部对某些事物的判断也不一样,只是立场往往大于是非,大家都在跟着感觉走。

《水浒传》在明清两代曾被列为禁书,是有其价值观原因的。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更多的则是其艺术价值。

这部作品人物刻画鲜活生动,情节设计波澜起伏,场景恢宏,令人沉浸其中,爱不释手,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颇多记录,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正因为其艺术性极高,受众很容易进入情境中,与书中提供的价值观产生共情,不知不觉地被带了节奏。

读这部作品,还是要警惕这种情况,要一边读一边分析,所谓“批判地阅读”,大致如此。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流传极广。小说生动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原著选读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做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坐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烧着。看那火时,但见:

一点灵台,五行造化,丙丁在世传流。无明心内,灾祸起沧州。烹铁鼎能成万物,铸金丹还与重楼。思今古,南方离位,荧惑最为头。绿窗归焰烬,隔花深处,掩映钓渔舟。鏖兵赤壁,公瑾喜成谋。李晋王醉存馆驿,田单在即墨驱牛。周褒姒骊山一笑,因此戏诸侯。

#读书##一句话证明你看过《水浒传》,字越少越好##水浒传#

来源:青年文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