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日本被曝系统性篡改历史认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6:11 2

摘要:当中国以最庄严的方式缅怀3500万伤亡同胞时,隔着东海的日本外务省正悄然进行一项代号为"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的专项计划。

作者 | 燕赤侠

在即将到来的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

当中国以最庄严的方式缅怀3500万伤亡同胞时,隔着东海的日本外务省正悄然进行一项代号为"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的专项计划。

从2015年开始,十年间这项预算累计投入560亿日元,相当于每天花费153万日元用于国际舆论操控。

而同期日本政府对"慰安妇"受害者的补偿总额不足百亿日元,这组悬殊的数字对比,揭开了日本对待历史最真实的双重标准。

这项始于2015年的外宣专项计划,并非普通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根据日本外务省内部文件显示,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国际传播,重构国际社会对日本“领土完整、历史认识、和平贡献”的认知框架。

具体实施路径包括:资助海外学者开展符合日方立场的历史研究,培养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知日派”意见领袖,干预外国教科书关于“慰安妇”等敏感史实的表述。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作为主要执行机构,被曝光连续多年向欧美学者、媒体从业者提供研究经费,要求其发表淡化日本战争罪行的学术成果和评论文章。

这种精密设计的国际传播工程,与日本国内历史教科书修改、靖国神社参拜等行为形成呼应,构成系统性历史修正主义的两大支柱。

日本的外宣战略在本质上,是通过国际传播实施的历史认知改造工程。

在教科书干预方面,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多国施压,要求修改涉及“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史实的表述。

在菲律宾和印尼,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援助项目附加条款,要求当地教科书将"慰安妇"表述修改为"战时自愿劳务人员"。

2024年曝光的文件显示,日本驻外使领馆设有专门团队审查所在国历史教材,对“不当表述”提出“修改建议”。

在学术影响层面,东京大学等机构设立特别项目,资助外国学者开展“大东亚战争再研究”,重点挖掘日本殖民统治的“建设性贡献”。

这些学术成果通过国际会议、英文出版物等渠道进入主流学术界,逐步消解二战史观的国际共识。

这种操作手法具有鲜明的“温水煮青蛙”特征,通过长期、渐进的方式改变历史认知的参照系。

日本正在进行的,就是系统性的历史虚无主义操作。

在历史教育领域,日本文部科学省2024版中学教科书将"南京事件"的表述从"大屠杀"改为"事件",死亡人数标注从"20万以上"变为"诸多争议",相关篇幅较2005年版缩减72%。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政府2025年拨付62.2亿日元用于在欧美高校设立"现代东亚史研究中心",其中剑桥大学某研究所获资8.3亿日元开展"战时日占区市政治理研究",实质是美化殖民统治。

国际传播领域的较量,实质是历史解释权的争夺。

日本投入巨资开展外宣的背后,是对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秩序安排的隐性挑战。

这种挑战不体现为直接的军事对抗,而是通过话语体系重构、历史记忆重塑等柔性方式推进。

相比之下,中国自2015年首次抗战胜利阅兵以来,通过国家公祭、档案公开、跨国合作研究等形式,持续强化历史真相的国际传播。

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档案馆最新公开的731部队、强征“慰安妇”等史料,为国际社会认识日本战争罪行提供了确凿证据。

面对日本560亿日元外宣工程带来的挑战,中国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历史真相防御机制。

在学术层面,应加强跨国史料共享和联合研究,防止历史被碎片化解读。

在教育领域,需推动形成教科书编写的国际合作规范,抵制政治干预学术的行为。

在传媒行业,要强化职业伦理建设,警惕隐蔽的资金渗透影响报道客观性。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外宣战略的强化与中国抗战纪念活动的深化存在显著的时间关联性。

自2015年中国首次抗战胜利日阅兵后,日本外务省“海外战略信息传播”预算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5年达到历史峰值。

具有明显反差的,是日本政府对二战受害者的赔偿始终采取消极态度。

据统计,日本政府对中韩等国“慰安妇”受害者的补偿总额不足百亿日元,且多通过民间基金形式运作,刻意回避国家法律责任。

这种“重外宣轻反省”的资源配置模式,暴露出日本在处理历史问题上的实用主义逻辑——与其真诚反省战争罪行,不如投入资源重塑国际形象。

在560亿公关费与百亿赔偿金之间,日本宁愿花费五倍代价涂抹历史,也不愿直面战争罪责。

实际上,日本外宣战略的推进与其国内政治演变密切关联。

安倍晋三执政时期确立的“积极和平主义”路线,为历史修正主义活动提供了政治庇护。

2023年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首次将“战略性国际传播”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24年成立的“国际信息统括官”机构,直接隶属内阁官房,负责统筹外务省、防卫省、经产省等部门的对外传播资源。

这种体制变革使日本的外宣工作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文化传播升级为战略行动。

必须警惕的是,日本政客频繁将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活动污名化为“反日教育”,却对本国系统性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视而不见。

在国际外交领域,日本对华策略已经出现明显转变。

2015年中国抗战胜利阅兵时,安倍政府尚以"安倍谈话"玩文字游戏,至少表面维持着反省姿态。

到2025年中国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时,日本已公开施压多国"不建议参加中国阅兵",甚至荒谬指责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

这种从暧昧回避到公然干预的转变,暴露出其历史修正主义在国内完成制度化后的外交冒进。

2025年3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公然宣称"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无法律约束力",其防卫省同时将中国列为"最大安全威胁"。

到了8月15日,包括3名内阁成员在内的79名日本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首相石破茂以"私人名义"供奉祭祀费。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与现实扩张主义的合流,正是日本军国主义逐渐抬头的前奏。

当中国高调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时,我们纪念的不仅是过去的牺牲,更是对未来的警示——遗忘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