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核心,立足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围绕“成长中的我”与“法治社会”的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国家意识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核心,立足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围绕“成长中的我”与“法治社会”的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国家意识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情分析
1. 认知基础: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生活经验和简单道德判断能力,对“规则”“责任”等概念有初步认知,但对抽象法治知识(如法律条文、公民权利义务)理解较浅,易将“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混淆。
2. 心理特点:处于青春期前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但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仍需引导;对社会热点(如校园安全、公共秩序)有好奇心,却缺乏理性分析能力。
3. 学习难点:难以将课本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对“国家机构”“宪法地位”等宏观内容兴趣较低,主动探究和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如受教育权、遵守公共秩序义务)。
2. 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人大、政府、法院等)及主要职能,知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 明确校园、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如课堂纪律、交通规则)与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关联。
(二)能力目标
1. 能区分道德要求与法律规定,学会用简单法律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小事(如同学间纠纷、购物维权)。
2. 提高参与班级、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能通过小组讨论、模拟活动(如模拟法庭)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面对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问题时,能采取合法、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增强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之心,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主动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
2. 培养爱国情感和公民责任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问题,愿意为集体、社会贡献力量。
3. 养成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品质,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具体措施
1.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结合校园欺凌案例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模拟体验法”(模拟人大代表提案、超市购物维权)、“小组讨论法”(围绕“公共秩序谁来维护”展开讨论),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2. 生活与课堂结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法治现象(如交通信号灯、小区公告栏的规章制度),鼓励学生记录“法治日记”,在课堂上分享,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短视频(如宪法宣传动画)、图片(国家机构标识)、纪录片片段(如《民法典进行时》)丰富教学资源,直观呈现知识点,降低理解难度。
4. 分层指导与评价: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分层任务(如基础任务:背诵公民基本权利;提升任务:分析“未成年人能否独自网购”的法律问题);采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课堂发言、小组合作、实践活动表现,而非仅看考试成绩。
5. 家校社协同:通过家长会、班级群向家长普及法治教育重要性,建议家长陪同孩子观看法治节目(如《今日说法》);联系社区法治工作者进校园开展讲座,拓展教学场景。
五、教学进度安排(全册共12课,建议总课时18课时,含2课时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
周次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章节) 课时数 教学重点/活动设计
第1-2周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课时 重点:认识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上学、购物受法律保护) 活动:分组列举“生活中的法律场景”,制作手抄报
第3-4周 2.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2课时 重点:理解宪法的根本地位、国家机构的权力来源 活动:观看宪法宣传视频,模拟“宪法宣誓”仪式
第5-6周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3. 公民意味着什么 2课时 重点:明确公民身份的含义、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活动:“权利义务连连看”游戏(将受教育权、纳税义务等与具体场景匹配)
第7-8周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课时 重点:掌握受教育权、隐私权、遵守公共秩序等核心权利义务 活动:案例分析“同学偷看日记是否侵犯隐私权”,分组辩论
第9周 期中复习+期中检测 2课时 重点:梳理前4课知识点,通过习题巩固;分析检测错题,查漏补缺
第10-11周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2课时 重点:认识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职能 活动:制作“国家机构职能卡片”,小组抽卡答题
第12-13周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2课时 重点: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和职责 活动:模拟“人大代表提案会”,围绕“校园午餐改进”提出建议
第14-15周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7. 我们受法律保护 2课时 重点: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家庭、学校、社会保护内容 活动:观看校园欺凌案例视频,讨论“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第16周 8.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2课时 重点:学会运用法律途径维权(如告诉家长、报警、找法律援助) 活动:模拟“消费者维权”场景(如买到过期食品如何处理)
第17周 实践活动:“法治小卫士”行动 1课时 内容:分组开展校园法治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向低年级同学讲法治小故事)
第18周 期末复习+期末检测 2课时 重点:系统梳理全册知识点,针对性复习薄弱环节;完成期末检测并讲评
来源:清清碧荷1